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6)
2023(8392)
2022(7380)
2021(6659)
2020(6096)
2019(14265)
2018(14143)
2017(26693)
2016(14935)
2015(16947)
2014(17301)
2013(17122)
2012(16208)
2011(14686)
2010(14977)
2009(13978)
2008(14187)
2007(13096)
2006(11259)
2005(10205)
作者
(47118)
(39606)
(39388)
(37549)
(24965)
(19154)
(17987)
(15674)
(14773)
(14138)
(13452)
(13167)
(12729)
(12632)
(12543)
(12488)
(12256)
(11643)
(11462)
(11181)
(10141)
(9901)
(9864)
(9081)
(8936)
(8924)
(8829)
(8751)
(8225)
(8186)
学科
(59362)
经济(59293)
管理(38377)
(36161)
(28558)
企业(28558)
方法(27717)
数学(24160)
数学方法(23885)
(17045)
(16073)
(16058)
中国(15839)
(12616)
地方(12026)
业经(11253)
(11102)
贸易(11099)
农业(10830)
(10721)
理论(10397)
(9668)
(9642)
银行(9627)
财务(9607)
财务管理(9579)
(9508)
(9486)
(9385)
金融(9377)
机构
大学(218091)
学院(216303)
(83468)
经济(81481)
研究(79329)
管理(76404)
理学(65014)
理学院(64196)
管理学(62754)
管理学院(62351)
中国(58583)
科学(52638)
(48975)
(47974)
(43406)
研究所(39644)
(39610)
农业(39081)
业大(38597)
中心(36043)
(34629)
财经(30854)
北京(30325)
(29002)
师范(28582)
(27991)
(27804)
(27321)
(26502)
技术(26039)
基金
项目(142820)
科学(108619)
基金(100240)
研究(100005)
(90248)
国家(89523)
科学基金(73243)
社会(59604)
(57441)
社会科(56241)
社会科学(56218)
基金项目(52593)
(48936)
自然(48705)
自然科(47534)
自然科学(47509)
自然科学基金(46610)
教育(46507)
资助(42112)
编号(41137)
成果(34761)
重点(33189)
(31005)
(30771)
课题(29568)
(28994)
计划(28821)
科研(28078)
创新(27203)
大学(26220)
期刊
(92616)
经济(92616)
研究(61456)
中国(46728)
学报(44878)
(44372)
科学(36627)
(32581)
大学(31903)
学学(30060)
农业(29376)
管理(26572)
教育(25524)
技术(19108)
(17984)
金融(17984)
(17015)
财经(15256)
业经(15154)
经济研究(15062)
(13109)
(12987)
问题(12551)
业大(12046)
图书(11203)
统计(10844)
技术经济(10589)
(10551)
科技(10226)
农业大学(10178)
共检索到328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环  云锦凤  王慈航  杨敏  张丽  
通过EST同工酶和RAPD标记,对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加倍一代的70个单株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EST标记的单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4和1.0之间;RAPD标记,单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2860和0.9918之间;加倍一代群体分为三类:分别为偏向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的、偏向父本老芒麦的和变异较大的类群;对加倍一代群体的70个单株进行抽样研究时,应从这三个类群中按比例抽取样本,以便科学全面地对其进行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环  云锦凤  吕天池  周碧柳  
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C0Ⅰ、C1Ⅰ、C0Ⅱ和C1Ⅱ7种材料进行了同工酶和RAPD的分析,旨在通过分子标记方法探讨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育期,EST同工酶酶谱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酶谱差异较大,在分蘖期杂种的EST酶谱偏向母本加拿大披碱草,根据该生育时期的酶谱特征可以鉴定杂种后代的的真实性,其他生育时期,EST酶带偏向父本老芒麦,而且没有明显的差异。SOD酶谱的差异只是体现在表达量的多少上,并没有出现特异性的条带。RAPD分析表明,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的遗传一致度为0.72,遗传距离为0.328 5,在7种材料中亲缘关系最远;杂种后代与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的遗传距离较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环  云锦凤  邰丽华  王树彦  吕建军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及其杂种F1,F2做了比较分析。旨在用分子标记方法探索亲本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及其远缘杂种后代的遗传关系,为后期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亲本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杂种F1主要表现为互补双亲的RAPD扩增带,同时还丢失了双亲部分的RAPD扩增带,杂种F1的多态性条带有偏向母本遗传的倾向;F1是真正的杂种;F2的多态性条带表明:F2与父母本的遗传距离相差不大,略偏向母本。亲本与杂种F1,F2的RAPD扩增带表型均具有一定的差异,RAPD遗传标记可用于杂种鉴定和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克胜  李淑梅  佟永昌  韩一凡  任建中  郑智礼  
以群众杨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F1代木材材性性状的杂种优势,用主成分遗传距离类平均法进行了无性系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抗性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杨树木材性状F1代普遍存在杂种优势。(2)18个无性系可聚为明显不同的5类,第一类速生、纤维性状中等;第二类生长中等,密度较小,纤维较好;第三类纤维性状优良且生长良好;第四类亲本P15A生长快,纤维较好;第五类木材密度大,生长中等,纤维较好。(3)根据聚类结果,结合抗性和生长表现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段清清  徐荣蕊  李旭青  车永和  张锦鹏  李秀全  杨欣明  刘伟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学森  吴燕  陈晓流  孙永华  何天明  冯建荣  
以5~6年生的凯特×新世纪、凯特×红丰、凯特×泰安水杏及泰安水杏×凯特等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试材,对杏的自交亲和性、有效花比率、果实大小及甜仁/苦仁等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凯特杏的S基因位点为杂合型,自交亲和对自交不亲和为显性遗传;(2)3个杂交组合的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及平均单果重等性状在F1中广泛分离,杂种群体的平均值低于亲中值,表现明显的衰退现象,表明这3个性状均为数量性状。但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H2)均差异很大,其中自交坐果率的变异系数(101.5%~139.1%)和广义遗传力(87.1%~91.4%)均较大,表明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并且自交坐果率的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为平  郑晓鹰  
西瓜一代杂种及其母本的种子水溶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分析AnalysesofSolubleProteininSeedsfromF_lHybridandMaternalLineofWatermelonbyIsoelectrofocusingElectrop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景环  何慧敏  云锦凤  
以加拿大披碱草为材料,通过染色体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加拿大披碱草的45S rDN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旨在为加拿大披碱草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5S rDNA在加拿大披碱草的染色体上检测出4个位点(绿色),它们分别位于第2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和第5对染色体短臂次缢痕上,即核仁组织区(NOR),且杂交信号强弱较一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瑞娟   陈文杰   蒋礼玲  
大颖草(Kengyilia grandiglumis)和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是分布在青藏高原沙生环境中的两种多年生禾草。本研究采用顺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应用转座子探针S5和串联重复序列探针AAG对大颖草和短芒披碱草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GISH信号可成功区分P、H、St和Y四个亚基因组,在此基础上获得了S5和AAG探针在两种植物21对染色体上的分布信息。大颖草中S5信号多分布在端粒及近端粒区,P亚基因组中分布位点最多;AAG信号多分布在近着丝粒区和近端粒区,Y亚基因组中分布的位点最多。短芒披碱草中S5信号分布在端粒、近端粒区、近着丝粒区和臂中部区,H亚基因组上信号比St和Y亚基因组丰富;AAG信号分布在近着丝粒区、臂中部区和近端粒区,信号分布位点在St亚基因组中最少。本研究获得了两种异源六倍体禾草亚基因组水平的染色体信号特征,为大颖草和短芒披碱草种质资源的评价及利用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吕复兵  聂以春  郭介华  孙济中  刘金兰  
在发病严重而均匀的田间病圃中,对棉花8个亲本(4抗十4感)和28个F_1代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结果表明:杂种抗性与亲本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4个抗病品种的抗性为中棉12>苏棉3号>鄂62-1>鄂抗棉1号,但苏棉3号的抗性传递能力高于中棉12。抗病×感病组合F1抗性为部分显性,发病率、病指和病级偏向抗病亲本,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8.5%,-33.3%和-47.0%。抗×感、高抗×感组合一般为中抗,中抗×感组合一般为感病,抗性低的抗病品种×病指高的感病品种的组合F1也表现感病。抗×抗、抗×高抗、抗×中抗、中抗×高抗组合表现抗或高抗,甚至超双亲。而感×感组合仍表现为感病。发病率、病指和病级三者间呈极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东升   于肖夏   卢倩倩   于卓  
为深入开展四倍体冰草数量性状产量基因定位分析、优良新种质选育研究,以四倍体杂交冰草F2群体的120个分离单株及其亲本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航道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Fariway’)为材料,对其株高、叶长、叶宽、穗长、穗宽、茎粗、茎叶比和单株鲜重8个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各性状均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正态分布,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为17.5处,将F2群体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1、3类分别表现出优质和高产的特性。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株高(r=0.265,P <0.01),直接通径系数为0.174,其后依次为穗长(r=0.214,P <0.05)、茎叶比(r=0.197,P> 0.05)和茎粗(r=0.109,P> 0.05)。本试验结果可为高产优质的四倍体杂交冰草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华林  王利芬  付春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刘金兰  
利用具有棉属野生种和半野生种族系血统的种质系与陆地棉品种杂交的5个组合F_1和6个组合F_2为材料,分析了F_1和F_2的皮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竞争优势,F_1和F_2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和F_2的优势降低率。结果表明:F_1和F_2的皮棉产量竞争优势分别为12.4%和5.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单株结铃数对产量影响最大,衣分次之,有些组合中增加铃重有重要作用。F_1和F_2的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因组合不同,F_1和F_2的增产潜力差异较大,少数组合F_2仍具有一定利用价值;F_1和F_2性状表型值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以衣分、衣指、绒长和僵瓣率的相关性较高,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  汪隆植  龚义勤  
以萝卜3个不育系A1、A5、A6与2个自交系54、55号配组的6个F1代及亲本为材料,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取根、叶,生殖生长期取茎生叶、花蕾,对酯酶(EST)、α-淀粉酶(α-Amylase)、细胞色素氧化酶(COD)、过氧化物酶(POD)进行比较研究。将各时期、各部位的同工酶酶带按Rf值大小排列,酯酶共有21条带,分为快、中、慢3个区;随着植株生长,α-淀粉酶的3条酶带Rf值有增加趋势;COD共有11条带,其中有Rf0.13和0.17两条保守酶带;POD共有8条带,有Rf0.17一条保守酶带。F1代与双亲各种酶谱相比大多表现为双亲互补型,没有发现杂种酶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海峰  王楠  姜生辉  王意程  刘静轩  曲常志  王得云  左卫芳  张晶  冀晓昊  张宗营  毛志泉  陈学森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与‘富士’(M.doMestica cv.fuji)等苹果品种杂交后代株系间果实类黄酮合成差异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完善功能型苹果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红2号及红脆1、2、4号等红肉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4个苹果株系发育后期的果实为试材,进行MyB10启动子基因型鉴定,并测定类黄酮组分和含量,分析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红脆1、2、4号MyB10启动子基因型均是r6r1型,而紫红2号启动子类型为r6r6型。红脆1号和紫红2号果实成熟期类黄酮含量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