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3)
- 2023(4535)
- 2022(3962)
- 2021(3719)
- 2020(3087)
- 2019(6610)
- 2018(6702)
- 2017(12673)
- 2016(7099)
- 2015(7936)
- 2014(8181)
- 2013(8067)
- 2012(7430)
- 2011(6698)
- 2010(6678)
- 2009(6436)
- 2008(6395)
- 2007(5935)
- 2006(5357)
- 2005(5074)
- 学科
- 管理(21943)
- 税(21572)
- 济(20260)
- 经济(20219)
- 税收(20133)
- 收(19974)
- 业(18083)
- 企(16070)
- 企业(16070)
- 财(12007)
- 中国(7159)
- 学(7071)
- 制(6808)
- 农(6509)
- 方法(6194)
- 体(6182)
- 财政(6102)
- 理论(6057)
- 务(5447)
- 财务(5415)
- 财务管理(5407)
- 政(5107)
- 企业财务(5056)
- 业经(4832)
- 和(4678)
- 银(4635)
- 银行(4620)
- 数学(4484)
- 行(4440)
- 融(4406)
- 机构
- 学院(97691)
- 大学(96760)
- 济(35062)
- 经济(34147)
- 研究(34032)
- 管理(33171)
- 理学(27771)
- 理学院(27430)
- 管理学(26933)
- 管理学院(26756)
- 中国(26563)
- 财(25238)
- 京(21217)
- 科学(21110)
- 所(18298)
- 财经(17623)
- 农(16543)
- 江(16540)
- 研究所(16049)
- 经(15857)
- 中心(14537)
- 北京(13788)
- 业大(13325)
- 农业(12904)
- 州(12722)
- 财经大学(12711)
- 省(12670)
- 范(12646)
- 师范(12467)
- 院(12275)
- 基金
- 项目(56914)
- 科学(43193)
- 研究(42558)
- 基金(39639)
- 家(34993)
- 国家(34716)
- 科学基金(28673)
- 社会(24967)
- 社会科(23506)
- 社会科学(23499)
- 省(21867)
- 基金项目(20386)
- 教育(19344)
- 编号(18880)
- 划(18796)
- 自然(18317)
- 自然科(17879)
- 自然科学(17872)
- 自然科学基金(17545)
- 成果(17205)
- 资助(16603)
- 课题(12913)
- 重点(12561)
- 性(12332)
- 项目编号(12290)
- 部(12118)
- 创(11687)
- 发(11547)
- 体(11126)
- 创新(10944)
共检索到163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文旭
加拿大是第一个对我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的国家,在最近的5年里已对我国发起了8起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加拿大对华半导体冷热箱反倾销与反补贴税案是一起较新的案件,并于2008年末最终裁定对原产于我国的半导体冷热箱征收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边境服务署在最终裁定中确定了38项补贴项目。虽然最终只认定了3项补贴项目使合作出口商获得了利益,但对于非合作出口商,边境服务署通过部长指定程序裁定其获得了所有38项补贴项目下的利益①。在本案的最终裁定中,非合作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与补贴量大大高于合作出口商。本案再次证明,面对国外反贸易救济调查,积极应诉肯定能获得比不应诉更有利的裁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黄文旭
中国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数字,2008年中加贸易总额为53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42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中国进口104亿美元,同比增长9.1%。①随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谢沅潮
2002年12月,加拿大针对美国贸易委员会(USITC)向原产于加拿大软木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措施,在WTO框架下提出了磋商要求,从而开始了为期近4年的两国软木贸易争端诉讼审理。在该案件的审理中,不仅同时涉及了反倾销协议和反补贴协议合并使用问题,而且还涉及了应采用DSU第11条款的评审标准和ADA第17.6条款中的哪一个评审标准,来作为双反并案调查时的专家组评审标准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立余
几点警示(一)市场经济地位之争失去意义《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或反补贴时在中国企业没有做出相反证明时,进口国当局可以使用替代国来计算中国产品的正常价值。这一做法,是建立在中国是非市场经济的假设之上的。这一规定被视为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规定。中国入世后,中国政府即努力消除这一条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立余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陶 黄文旭
中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与反补贴案①是中国新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在该案的调查过程中,美国通过了《1930年关税法(修正案)》。该案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其裁决结果对我国光伏产业及其他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十分重大,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对华太阳能电池(板)案的分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应对"双反"调查建言献策。一、基本案情2011年10月19日,Solar World公司在美国希尔斯伯勒的分公司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称中国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并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庆辉
欧盟对华花岗岩反倾销案以申诉方欧洲国际天然石产业联合会撤诉告终,是中国企业应诉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又一成功案例。本文一方面分析了本案取得胜诉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本案中依旧暴露出的在中国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指控时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欧盟 反倾销 花岗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严敏
本文选取1995~2009年度数据,采用负二项计数模型来探究中国频繁遭受美国"双反"调查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的宏观决定因素主要包括: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美国对华进口渗透率以及美国国内政局变化。其中,美国国内GDP增长率下降、进口渗透率提高以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贬值会显著增加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的数量;而失业率对于美国发起对华"双反"调查数量的影响则与预期不符。
关键词:
中美贸易“双反”调查 负二项计数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明杰 李婷
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简称"两反一保")等贸易救济措施是WTO规则赋予的权利,也是中国"两反一保"条例赋予的法定手段。其立法宗旨就是在相关产业受到进口损害时采取补救措施以维护产业的利益。从贸易实践来看,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是开放条件下相当普遍和普通的经济行为。本文系统介绍了美国味精反倾销和反补贴案的背景、程序和主要内容,对中国受进口冲击较大的产品及时采取"两反一保"等贸易救济措施,有效应对国外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切实维护产业利益,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味精 反倾销和反补贴 案例 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琴华
一、近年来反倾销反补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反倾销、反补贴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工作从起步到发展,历时虽然不长,但各项工作推进较快,为维护进出口公平贸易秩序、依法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波 何海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贸易救济形式呈现出从单一化的反倾销或反补贴措施向反倾销反补贴双项措施联动发展的趋势。基于世贸组织贸易规则,对国内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双项措施联动实施未来的研究方向,对于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和我国反倾销反补贴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反倾销 反补贴 联动措施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欧福永
中国和欧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从1995年以来,欧盟已对我国提起上百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铜版纸、数据卡、有机涂层钢板、自行车、光伏产品(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和太阳能玻璃等。如何避免及应对"双反"调查,已成为我国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一、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与裁决2012年9月6日,应欧洲光伏产业联盟EU ProSun的申请,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欧盟初步选择美国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各利害关系方可就替代国的恰当性提交评论。2009—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倪洁颖
本文就中美有关中国铜版纸反倾销和反补贴税WTO磋商案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美国对中国补贴指控缺乏专向性要素,特别是在事实性专向性上没有肯定性的证据。美国采用37国平均银行利率替代中国国内银行的利率来衡量中国补贴的利益的基准,这是没有WTO协定和案例的支持的。美国在反倾销和反补贴叠加采用上,也有其不合理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2010年10月22日,WTO专家组公布了"美国对来自中国某些产品最终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措施"一案的裁定报告,专家组在该报告中裁定: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本身为《补贴与反补贴协定》第1.1(a)(1)条所指"公共机构"。该裁定对中国今后应对反补贴指控非常不利。本文认为,专家组此裁定存在缺陷,国有企业是否构成反补贴协定上的"公共机构",应根据个案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政府应该就此问题提出上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补贴与反补贴协定 公共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