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1)
2023(6760)
2022(5170)
2021(5093)
2020(3908)
2019(8659)
2018(8476)
2017(13596)
2016(8886)
2015(10180)
2014(10148)
2013(8794)
2012(8048)
2011(7517)
2010(7720)
2009(6596)
2008(6505)
2007(5978)
2006(5337)
2005(4942)
作者
(20995)
(17630)
(17268)
(17125)
(11131)
(8323)
(8143)
(6885)
(6783)
(6393)
(6107)
(5842)
(5614)
(5525)
(5500)
(5482)
(5397)
(5262)
(5172)
(5033)
(4648)
(4442)
(4175)
(4105)
(4001)
(3999)
(3987)
(3896)
(3581)
(3572)
学科
教育(22222)
(20060)
经济(20046)
管理(16822)
中国(14437)
(12870)
(10569)
企业(10569)
理论(9419)
(8998)
教学(8294)
(6668)
方法(6166)
(5867)
(5611)
业经(5509)
发展(5168)
(5045)
研究(4907)
学校(4847)
数学(4846)
思想(4810)
数学方法(4723)
政治(4656)
农业(4545)
思想政治(4423)
政治教育(4423)
治教(4423)
技术(4388)
德育(4372)
机构
大学(113652)
学院(105399)
研究(42498)
教育(34519)
(29770)
管理(29646)
(29429)
师范(29310)
经济(28672)
(26484)
科学(25431)
理学(25313)
理学院(24769)
师范大学(24405)
管理学(23993)
管理学院(23735)
中国(23330)
(20504)
研究所(18860)
(18234)
北京(18041)
中心(17644)
技术(16248)
(16188)
职业(15608)
(15362)
(13958)
业大(13330)
(13289)
研究院(13114)
基金
项目(69146)
研究(60862)
科学(56420)
基金(45075)
(38426)
教育(38130)
国家(37892)
社会(34721)
社会科(32373)
社会科学(32366)
科学基金(31318)
(28915)
编号(28139)
(27532)
成果(26858)
课题(24289)
基金项目(22672)
(20975)
重点(18269)
规划(17946)
自然(17842)
自然科(17364)
自然科学(17362)
(17138)
自然科学基金(17022)
项目编号(16961)
资助(16927)
(16834)
(16573)
大学(15659)
期刊
教育(60384)
研究(47329)
(34025)
经济(34025)
中国(33913)
学报(15875)
大学(14480)
职业(14057)
科学(13767)
技术(12703)
(12022)
(11771)
学学(10493)
管理(9868)
技术教育(8858)
职业技术(8858)
职业技术教育(8858)
高等(8679)
农业(8575)
高等教育(7546)
(6963)
(6783)
论坛(6783)
成人(6524)
成人教育(6524)
图书(6316)
财经(5878)
(5804)
金融(5804)
业经(5795)
共检索到174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柴恋琪  
作为多元文化国家,加拿大学校价值观教育以国家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为根基,从认知导向、情感驱动、行为转变等方面引导学生塑造多元文化观、陶冶包容性精神、实现个体社会化。提升个人素养与培育合格公民高度结合、传递道德精神与加强品格修养相辅相成、注重权利意识与凝聚多元共识有机共在是其价值观教育的显著特征。为了提高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加拿大通过构建基于系统课程的教化涵养、基于社区活动的实践培育以及基于家校联动的合作共育等路径,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与社会发展的学校价值观教育之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学林   刘美驿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在机理,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陈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范例,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可持续蓝图,贡献了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加快推进“两个结合”,加强与西方现代化生态道路的界限划分和交流互鉴,提升人民群众的现代化生态意识与动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动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学林   刘美驿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在机理,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陈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范例,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可持续蓝图,贡献了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加快推进“两个结合”,加强与西方现代化生态道路的界限划分和交流互鉴,提升人民群众的现代化生态意识与动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继瑞  
加拿大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其高等教育机构一般分为大学、大学学院、社区学院、技术职业学校或私立职业学校。目前.加拿大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达46%,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的高校是公立大学,强调"公平"与"质量"并重的办学理念。通过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滑铁卢大学、女王大学等大学校级预算管理的初步调查研究,我们认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靳宇倡  刘钰  
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与名校长的办学理念紧密相关,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精神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的教育理念对于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他们的教育理念,值得当代高等学校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随平  
哈佛大学福斯特校长主张,女性教育最大的宗旨在于赢取公平感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女性拥有的睿智禀赋对提升世界人力资源水平不可或缺,女性好奇心驱使下的变革为社会进步带来种种机遇。哈佛大学在消除人们对女性的传统偏见、赋予女性更多的教育和工作权利,以及为女性创造更多施展才华机会等方面做了不懈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金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要坚持理想与现实相观照、主体与客体相统一、教育与服务相促进、动态与静态相平衡这四项原则,要把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基础,切实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进"工作,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十八大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各种有效途径,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是大学作为一种以培养人为己任的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具体体现,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和追求卓越是校园主流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大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内在精神追求和外在自觉行动两个层面,从"落细、落小、落实"与"融入、潜入、深入"两个方向,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相融的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岑宇  
作为移民国家,新加坡中小学在建立学生一致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和具有自身特色的道德规范体系时,采取法治约束与德治教化相结合、显性课程传授与隐性课程涵养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共育的实现路径,有效解决各民族所固有的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新加坡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进行全面的法治教育、改造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巩固道德教育核心地位和注重多元民族和谐教育。"德法并举"提高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学科间相互配合形成价值观教育合力;学校、家庭与社会融为一体构建全方位价值观教育网络是新加坡的实践经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其瑞  古丽巴奴木·吾买尔江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培育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和人生观,正确把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和时代内涵。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创新融合。把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建设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基地、精品法治教育教材课程和校园法治文化阵地,创建"网、端、微"法治教育平台等方式,凝聚爱国力量,滋养爱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捍卫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刚  
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必然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总体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冰鸥  潘洪建  
知识具有内容、形式和旨趣三个维度,三者相互联系。其中,知识内容是知识构成的实质性部分,它包括:知识对象与问题,学科概念与原理,学科性质与特点。知识内容的教育价值为:滋养精神世界,指导生活实践;提供经验的阐释框架,建构经验的意义;作为思想资源,激发批判创新。知识内容教学的策略主要有:理解知识的对象与问题,把握知识的概念及其体系,开展知识反思活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傅安洲  王甫  
大学生社团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主体意识强,成才愿望强烈,反感空洞说教,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表现出一种偏离或逃逸状态,在寻求自我发展、意愿表达、个性展示上,热衷于通过加入社团来实现。社团已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校园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具有松散性、随意性、自发性等特点,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园媛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知识,通过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与融合,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对大学生的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善元  胡新岗  朱明苑  
打造数字化教学“金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中高职“教学革命”的关键。高职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应基于服务学生学习理念,体现高职教育属性和教学规律,围绕数字化时代“三教”改革,以促进课程教学全程留迹及教与学精细化管理服务、推动课程考核与成绩评价机制创新、提升评教评学的数字化水平为价值追求,通过高起点实施教学数字化顶层设计、高标准优化智能化教学环境、高水平建设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水平打造个性化在线课程、高精度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监控,落实数字化教学“金课”建设,实现教师教学成就感与学生学习获得感双提升以及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促进的改革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