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7)
2023(3244)
2022(2610)
2021(2448)
2020(1878)
2019(4201)
2018(4220)
2017(7408)
2016(4267)
2015(4754)
2014(4665)
2013(4247)
2012(4121)
2011(3203)
2010(3803)
2009(3501)
2008(3236)
2007(2447)
2006(2080)
2005(2146)
作者
(10578)
(8573)
(8287)
(8148)
(5757)
(4063)
(3844)
(3310)
(3281)
(3229)
(3027)
(2861)
(2749)
(2722)
(2630)
(2625)
(2608)
(2501)
(2487)
(2452)
(2218)
(2210)
(2093)
(2008)
(1999)
(1981)
(1922)
(1888)
(1811)
(1769)
学科
审计(12113)
(10247)
经济(10226)
管理(9817)
(8757)
(7402)
企业(7402)
各类(5861)
(5799)
中国(4769)
方法(4620)
(3717)
财务(3711)
(3668)
财务管理(3641)
企业财务(3529)
(3337)
数学(3294)
数学方法(3265)
(3190)
金融(3190)
教学(3105)
理论(3055)
(2924)
银行(2924)
业经(2796)
(2779)
农业(2423)
教育(2423)
技术(2357)
机构
学院(48086)
大学(47027)
(16759)
经济(16230)
管理(15725)
研究(15281)
中国(14488)
理学(13016)
理学院(12867)
管理学(12636)
管理学院(12545)
(11733)
(11162)
(8974)
财经(8790)
中心(8329)
科学(8289)
(8105)
(7722)
(7195)
(6935)
财经大学(6716)
北京(6625)
(6535)
研究所(6180)
技术(6126)
(6121)
会计(6095)
师范(6048)
(5997)
基金
项目(30717)
研究(25160)
科学(23063)
基金(20683)
(17788)
国家(17602)
科学基金(14926)
社会(14766)
社会科(13950)
社会科学(13944)
教育(12867)
(12250)
编号(10983)
基金项目(10539)
成果(9867)
(9795)
自然(8689)
资助(8594)
自然科(8357)
自然科学(8352)
课题(8331)
自然科学基金(8185)
(7424)
重点(7375)
(7184)
(7117)
项目编号(6976)
(6612)
(6577)
大学(6535)
期刊
(18674)
经济(18674)
中国(18346)
研究(17354)
(11538)
教育(9774)
审计(9265)
(6820)
金融(6820)
(6698)
学报(6507)
管理(5733)
大学(5628)
会计(5137)
学学(5065)
科学(5026)
技术(5007)
农业(4756)
财会(4597)
财经(4209)
职业(3801)
(3570)
经济研究(3528)
(3174)
通讯(3055)
会通(3046)
内部(2996)
国内(2996)
图书(2894)
技术教育(2770)
共检索到85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殷文玲  魏作朋  曲喆  
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已被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也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三大体系之一。地震灾害预防审计作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防震减灾工作保驾护航。然而,我国开展的与地震灾害管理相关的审计活动大都集中在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阶段的活动上,对地震灾害发生前的预防管理活动审计则较少涉及。文章通过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审计公署的多次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进行介绍,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宝贵经验,为建立我国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提供指导:确立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理念、建立相应的绩效审计准则、合理设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目标、有效确定地震灾害预防审计的程序和内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殷文玲  
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作为地震灾害预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开展,但在我国审计界尚是一个新生事物,缺乏理论研究,更谈不上实务开展。鉴于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是地震灾害发生时脆弱地带之一,在高校开展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尤为必要。文章首先提出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相关概念,从"免疫系统"论的视角探讨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三大"免疫功能",在此基础上从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三方面构建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实务构架,解决了"审计谁、审什么、怎么审"三大问题。最后,对高校在开展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实践中将遇到的困难进行了预见性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文玲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初步构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为我国开展相应的审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文章还对我国现阶段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黎仁华  李齐辉  何海霞  
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新兴方式。通过实施"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着眼预防、着力防范"的跟踪审计模式,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灾后和谐重建;有利于促进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落实和完善,促进灾后科学重建;有利于政府合理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为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确保灾后重建审计目标的实现,组织实施跟踪审计应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与物资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来明确审计的基本内容。重点关注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应用的合理性、效率性、经济性。组织实施的思路和方法是:事前调查,着眼预防,促进规范,实现审计的预防功能;全程审计,滚动实施,实现审计的识别揭露功能;适时提出审计建议,督促被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晶亮  冯帅章  艾春荣  
本文基于独特的2007年和2009年四川省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汶川大地震对农户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我们发现地震造成农户收入下降,但人力资本和非农务工对于缓解地震对收入的负向冲击具有显著作用。政府发放的生活补助款项起到对于收入下降的弥补作用,也使得农户的消费水平在震后保持较快增长。然而,政府提供的住房重建补贴和贷款却不足以负担农户的建房成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据中国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公布,截至5月21日12时地震已直接造成41353人遇难、274683人受伤、累积失踪32666人、(截至20日24时)累计解救和转移被困人员396811人、公路受损里程28829公里、桥梁损毁3053座共计135162延米、9个县市形成33处堰塞湖的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特大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人民日报,2008年5月22日第2版)。而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中央企业初步估算就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央企损失估算300多亿元受灾企业已开始重建工作。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温信祥  刘超  
论文在介绍大地震后日本在农业灾害补偿上的一系列举措基础上,分析了日本的"农业共济"政策,即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及其体系和分工。日本的农业灾害补偿覆盖面广,有着完整的组织体系,在基层农业共济组合、都道府县联合会、国家农林水产省等三个层面明确了各自的分工职责,使"农业共济"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实现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有效救助和补偿,此举对于目前中国在建立完整的法规政策、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等农业灾害补偿方面都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家洪  尹占娥  孟庆洁  叶欣梁  
从地震灾害的本质与灾害风险管理角度,结合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经验,评述汶川地震灾难中暴露出来的中国地震灾难风险管理的一些问题,指出过度强调或依赖地震预报,长于救灾而弱于防灾与减灾,使得中国难以降低地震灾难的严重程度。通过分析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国际主流风险管理框架(IRGC、ERM、TDRM、GTZ),指出综合灾难风险管理是全面减灾最为有效、积极的手段与途径,中国在自然灾难管理中迫切需要实施综合风险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  
地震灾害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保险人对承保的财产因遇地震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企业财产地震保险和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前者一般采取商业运作模式,由保险公司自主开发地震保险产品并定价,被保险人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铮  程君凤  顾新  
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灾后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灾后重建经验,提出了灾后重建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幸宇  
巨灾后农房重建是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居住问题、维护灾区社会安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的资金筹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需求量大、时间紧迫和政策性强等特点,其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健全的实施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资金筹集在创新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以总结和完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卫星  周洪建  
大量事实表明,每发生一种重大灾害总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形成破坏力远超单一灾种的灾害链现象。要有效防范灾害链风险,理清其形成过程、构建其评估模型是前提。在梳理国内外链式风险评估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链案例,初步提出灾害链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①孕灾环境敏感性是致灾因子链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决定灾害链风险的链发概率,确定影响孕灾环境敏感性的因素及定量关系是评估关键;②灾害链中承灾体重复受灾导致脆弱性增大,脆弱性变化评估的引入将提高灾害链风险评估结果的精度。本文旨在为完善区域灾害系统理论,进一步推动灾害链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温信祥  
日本的农业灾害补偿覆盖面广,组织体系完整,在基层农业共济组合、都道府县联合会、国家农林水产省等三个层面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使农业共济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实现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有效救助和补偿。这为中国建立完善的农业灾害金融补偿法规政策、加强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建设等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吉多  周荣  朱清海  
在汶川大地震的应急管理中,各参与主体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们在实际的运行中也会存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唯有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建立彼此信任、资源整合、互相协调、权责统一、共同合作机制,才能促进自然灾害有效的管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张涵博  
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曾遭受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害损失曲线能够反映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情况,对于在事前评估中国地震灾害风险,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超概率曲线理论,提出一种在有限经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长时期大样本的模拟灾害事件,以此构建年度地震灾害损失超概率曲线的方法;并且运用1990年-2011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历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经验数据,分别建立单起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模型和年度成灾地震发生次数分布模型,并通过随机循环抽样模拟生成1000年的中国地震损失事件,构建出中国年度地震灾害损失超概率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