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7)
2023(5443)
2022(4613)
2021(4311)
2020(3613)
2019(8020)
2018(8125)
2017(14785)
2016(8856)
2015(10042)
2014(10204)
2013(9488)
2012(8711)
2011(7954)
2010(8210)
2009(7634)
2008(7671)
2007(7007)
2006(6124)
2005(5811)
作者
(23111)
(19338)
(19221)
(18466)
(12326)
(9145)
(8870)
(7349)
(7322)
(7111)
(6651)
(6553)
(6355)
(6157)
(6089)
(5896)
(5839)
(5740)
(5701)
(5499)
(5067)
(4789)
(4657)
(4617)
(4485)
(4417)
(4339)
(4276)
(3981)
(3815)
学科
管理(27799)
(25043)
经济(24967)
(23644)
(20424)
企业(20424)
(11841)
(10909)
中国(8359)
(8210)
(8076)
方法(8031)
业经(7470)
理论(7293)
体制(7032)
(6466)
数学(6459)
银行(6449)
(6359)
财务(6341)
教学(6330)
财务管理(6323)
数学方法(6315)
教育(6295)
(6238)
金融(6236)
(6172)
企业财务(6013)
(5300)
技术(5110)
机构
大学(118984)
学院(118752)
(45306)
经济(44109)
管理(40688)
研究(40540)
理学(34226)
理学院(33804)
管理学(33200)
管理学院(32959)
中国(29608)
(25643)
(25137)
科学(22368)
(20090)
(19943)
财经(19027)
(18984)
师范(18838)
中心(18175)
研究所(17725)
(17233)
(17104)
北京(16115)
(15319)
教育(15242)
师范大学(15027)
业大(14979)
(14767)
技术(14479)
基金
项目(74303)
研究(60750)
科学(58576)
基金(51190)
(43182)
国家(42752)
社会(36842)
科学基金(36456)
社会科(34734)
社会科学(34727)
教育(31848)
(30351)
基金项目(26526)
编号(26335)
(25640)
成果(24031)
自然(21375)
自然科(20853)
自然科学(20848)
(20825)
资助(20591)
自然科学基金(20482)
课题(20134)
(17812)
重点(17606)
(16990)
(16855)
(16274)
项目编号(16008)
教育部(15920)
期刊
(53991)
经济(53991)
研究(40096)
中国(32643)
教育(28513)
(21746)
(17181)
管理(17121)
学报(16096)
科学(14483)
大学(13223)
(12480)
金融(12480)
学学(11998)
技术(11735)
农业(11422)
财经(10058)
(8632)
职业(8563)
业经(7976)
经济研究(7794)
问题(6797)
(6296)
论坛(6296)
(6262)
世界(5669)
(5655)
会计(5586)
技术教育(5542)
职业技术(5542)
共检索到191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秀富  
当下,培养卓越教师成为各国进行教育制度改革、追求优质教学的主要途径。加拿大教师职前培养注重遴选与资格认证环节,建立相关政策与体系优化教师培养,在职后培养中注重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师激励,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培养机制。借鉴加拿大卓越教师培养机制,我国卓越教师培养则可从职前严格遴选、注重资格认证,职中注重评估,职后注重教师职业发展与激励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晓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追求优质教学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培养卓越教师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将培养卓越教师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开始推行卓越教师计划。各国推行卓越教师计划的根本目标和实现路径虽存在差异,但大体呈现趋同。加拿大非常重视卓越教师的培养,在探讨卓越教师内涵的基础上,以实现优质教学为根本目标,以教师教育一体化为基本路径,针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确定两个关键主题,推行卓越教师计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芳  
经历30余年的实践与调整,美国在"卓越教师"申请、选拔与促进方面已积累一系列经验,并随着美国教育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而不断为世界各地所认可。对美国"卓越教师"申请、选拔与促进的主要经验进行一系列剖析、总结后发现,申请时具备诸多严格的基准条件,以竞争与第三方评估为原则层层选拔,以及"卓越教师荣誉"制度来促进卓越教师的认可的方法,均是美国卓越教师培养成功的关键之处。借鉴美国卓越教师的培养经验,国内卓越教师培养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应该重构国内卓越教师资格的申请标准;第二,在选拔上可以适应选用竞争与第三方评估;第三,构建与完善国内卓越教师荣誉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海娇  邓泽民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这些政策,作为外部引导,对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需要内生动力,而对教学的反思实践是产生这种内生动力的根本源泉,亟需受到更多的关注。加拿大应用技术院校教师的反思实践以卓越教学框架为价值引领、以"教与学学术"框架为科学指导、以"反思-行动"闭环为行动路径,以"博耶的学术模式"为基本方法,对于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反思实践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高巍  刘瑞  范颖佳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卓越STEM教师的关键。在世界各国大力推进STEM教育的背景下,卓越STEM教师的匮乏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一大阻力。美国UTeach项目的STEM教师培养课程具有多维度融合的课程设置原则、灵活多样的课程培养方案、多方式联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和多主体联动的课程保障系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跨学科综合教学能力的卓越STEM教师。鉴于此,本研究建议: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STEM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创建STEM教师培养的引领项目,健全STEM教育社会联动机制;实行多方式联合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STEM教师专业发展;完善多利益主体的课程保障系统,形成STEM教育社会合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荣  唐新来  李健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社会需求。本文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探讨了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淑琼  
为了给中小学培养卓越教师,美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制定与实施了自己的"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并形成了一个以高校的自我评价为基础,以州政府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为依据,结合联邦政府的立法引领、专业团体的质量评选等各司其职又相互协同与监督的多方协同质量评价机制。"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是这一协同评价机制的主要载体与关键协同因素,但该评价机制也存在如过分强调量化、过分强调培养结果等问题。美国的多方协同评价机制能给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质量评价工作提供积极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振红  于兰  
追求教师卓越一直是美国教师教育努力的目标。为使卓越教师教育有章可循,先厘清卓越教师的内涵,继而构建了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为实现教师卓越发展,美国制定了促进教师发展的举措:强化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设立卓越教师奖励项目;教师质量提升计划。为保障这些举措落到实处,美国建立了完善的评估与问责制度。美国培养卓越教师的举措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  朱莉  
加拿大政府为了支持加拿大大学吸引世界上最有才华、最有前途的研究人员,2008年启动了加拿大卓越研究员计划(CERC)。该计划为加拿大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从遴选主体、资格要求、遴选过程与遴选标准等方面探究加拿大卓越研究员的遴选机制,对我国一流大学高层次科研人才选拔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意义:直接服务于国家科技战略;以研究水平全球卓越作为唯一的遴选标准;重视研究环境及其与科研人才的契合;关注大学与科研人员的发展潜力;注重遴选过程的公平性、多样性与包容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法文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近日正式启动。这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第一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同时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第一个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门计划。这项计划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共同组织实施,旨在通过教育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合作,顶层构架人才培养蓝图,整合优质法学教育资源,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娟  胡淑娟  胡胜  
培养"卓越会计人才"是时代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尽管资源相对困难,但其会计学院培养会计人才也应以"卓越会计人才"为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特点,提出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保障机制:采用多种措施培养师资队伍、合理设置"卓越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实现矩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建强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缩写FH)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摇篮,在生源条件、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独有的特点。我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师的新机制为核心,与德国FH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要使这一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有效、持之以恒,必须破除企业参与、经费设施、生源条件与学位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障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符杰   钟周   乔伟峰  
本研究梳理戈登奖自2001年设立以来至2023年全部20项获奖项目概况与特征,发现了这些项目在培养目标、组织形式、培养方式、优先领域、范式推广五方面的特征,即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综合能力的工程领导者;采取开放多元的跨学科跨院校等跨界合作组织形式;实施基于项目、有工程特色的、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关注前沿领域的教育改革与技术创新,鼓励通过技术创业的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效显著,通过成立国际组织、发起全球倡议多种方式促进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创新“跨界”型工程人才培养,开拓“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注重科技创新与技术创业能力培养,打造“三创”工程教育生态系统;设立国家工程教育专项教学成果奖,提升工程师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开展工程领导力项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婕  
加拿大主要通过“服务-学习”的教育模式培养主动公民,在其培养过程中有独特的培养目标、内容框架、课程形式和实施步骤。加拿大的“服务-学习”项目从小学开始一直延续至高等教育阶段,形式多样,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其一些成功的案例对我国主动公民的培养具有实践意义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尊厚  侯建国  
加拿大采用广泛设置课程,学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评估体制建设等做法,重视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二战后加拿大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应该重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的培养,在政府重视、院校内部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