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4)
2023(6903)
2022(5692)
2021(5476)
2020(4289)
2019(9647)
2018(9588)
2017(15479)
2016(9625)
2015(10995)
2014(11201)
2013(10013)
2012(8882)
2011(8230)
2010(8618)
2009(7753)
2008(7349)
2007(6599)
2006(6097)
2005(5709)
作者
(24664)
(20293)
(20268)
(19763)
(12906)
(9814)
(9359)
(7943)
(7812)
(7464)
(7010)
(6792)
(6598)
(6531)
(6473)
(6325)
(6147)
(6110)
(6002)
(5895)
(5380)
(5141)
(4871)
(4825)
(4820)
(4596)
(4537)
(4496)
(4060)
(4056)
学科
管理(24740)
(23389)
经济(23355)
教育(19952)
(17859)
中国(14926)
(14725)
企业(14725)
理论(10845)
(9871)
教学(9329)
环境(8832)
(8747)
方法(7356)
(7206)
业经(7038)
(6780)
地方(6118)
(6072)
技术(5919)
农业(5736)
生态(5662)
(5510)
发展(5509)
数学(5471)
(5383)
(5302)
银行(5293)
数学方法(5288)
(5254)
机构
大学(124946)
学院(121648)
研究(44815)
管理(39428)
(37000)
经济(35738)
理学(33027)
理学院(32539)
管理学(31765)
管理学院(31511)
教育(30418)
(29029)
中国(28537)
(28041)
师范(27869)
科学(26879)
师范大学(22886)
(21709)
(21247)
中心(20879)
北京(19451)
(19433)
研究所(19297)
技术(18400)
职业(17369)
(17309)
(17051)
(15960)
业大(15843)
财经(14920)
基金
项目(79633)
研究(67409)
科学(64005)
基金(52851)
(45351)
国家(44808)
教育(39520)
社会(39256)
科学基金(37876)
社会科(36843)
社会科学(36838)
(33207)
(30160)
编号(30011)
成果(27230)
基金项目(27038)
课题(24852)
自然(22402)
自然科(21775)
自然科学(21772)
(21427)
自然科学基金(21345)
资助(20344)
重点(20039)
规划(18997)
(18573)
(18470)
项目编号(17727)
(17430)
(17178)
期刊
教育(53341)
研究(46637)
(44663)
经济(44663)
中国(37258)
学报(16939)
技术(15765)
科学(15302)
(14928)
管理(14699)
大学(14462)
(14032)
职业(13880)
学学(11518)
(9973)
金融(9973)
农业(9537)
技术教育(8996)
职业技术(8996)
职业技术教育(8996)
图书(8049)
业经(7926)
(7903)
论坛(7903)
(7636)
财经(7014)
高等(6712)
(6202)
书馆(6088)
图书馆(6088)
共检索到199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汝绪华  
加拿大人工智能人才教育一直处于国际领导者地位。然而,由于不具备美国硅谷完整的人工智能人才生态系统,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面对人才教育优势无法转变为产业优势的窘境,加拿大政府希望能够扭转这种局面,使加拿大也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聚集地,而不只是一个人才孵化器。加拿大推出了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与更多优惠政策,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孵化器的人才教育模式,构筑了人工智能人才市场生态,形成了三点一线的人工智能研究带,整合了政府、高校与高科技企业三方力量,着力打造以人才教育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人才生态系统。在各方持续努力下,加拿大的人工智能人才生态明显改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宫占奎 ,张彬  
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地理大国,土地面积仅次于苏联,但它的人口总数相当少。1982年仅为2,460.3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4人。 加拿大每五年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丹   郭清玥   刘静  
[目的/意义]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明确性别公平视角下人工智能决策研究现状,发掘该主题未来研究方向,推动人工智能决策迈向性别公平。[研究设计/方法]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从国内外8个数据库检索2000年至今的相关主题文献,共计3,869篇,经过初筛与复筛,最终将50篇高相关文献列入分析,识别当前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公平研究的主题、构件与模式,并引入信息生态理论构建研究生态系统。[结论/发现]社会技术视角下,当前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公平研究聚焦于四大主题,分别涉及宏观层面的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偏见现象剖析、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偏见问题、人工智能决策对性别公平的促进作用以及人类对决策性别公平的感知主题;研究构件涉及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以及信息技术4个维度;研究模式则包含价值观辐射的传统模式、技术驱动的探索模式以及多维交织的协同模式。[创新/价值]系统剖析了当前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公平的研究,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起一个全方位、重协同的人工智能决策性别公平信息生态系统,从信息循环交互机制、多元主体合作机制以及人智交互协同机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援越  吴国蔚  
近年来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及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高技能人才短缺及其成因、相关政策措施、培养模式、预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界定了高技能人才生态系统,提出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高技能人才生态系统内部构成、系统外部环境、系统特性及系统功能进行研究,对高技能人才生态系统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施锦诚   王迎春  
全球人工智能的角逐已从先进技术的单点竞争上升到创新生态的全面竞争。本文选取美国、日本、英国、欧盟为典型案例,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对人工智能特征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启示。研究发现:(1)创新生态系统的目标导向、运行逻辑、投入方式以及环境塑造对人工智能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2)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美国、日本、英国、欧盟分别代表“技术-经济”“技术-社会”“规则-经济”“规则-社会”4类模式。鉴于此,研究从人工智能目标导向、运行逻辑以及环境塑造获得研究启示,希望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野  汪书悦  陶于祥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变革的核心力量,科学合理地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系统效益3个维度对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逐年增强,创新主体数量、企业研发资金、算法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创新主体数量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高于资源投入;(2)基础研究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3)算法、数据和算力是提升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三大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与该技术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我国应坚持创新导向,培育多元创新主体,持续鼓励算法研究,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和技术标准制定,协调技术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实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野  汪书悦  陶于祥  
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解决人工智能原创性理论基础薄弱、重大产品和系统缺失等问题的重要抓手。首先从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内涵、特征和要素属性视角出发归纳八大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对科技部公布的15家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企业的技术布局进行对比;其次借助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厘清系统要素,构建包含生命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框架,运用系统耗散理论、熵值变化系数和适用分析等方法诠释我国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具备正外部性、技术创新可循环、开放需求高、技术转化附加值高、多学科多产业交叉融合的特征,不同企业涉猎的技术范畴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也存在差异,现阶段已形成主要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4类创新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数据、人才、资金、知识流动等引起系统熵值变化并不断突破临界值向更高级系统演化,但仍存在创新主体丰富度较低、互动方式多样性差等问题。最后,从创新主体丰富度、系统治理、系统开放性、动态能力等维度出发,提出我国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西明   苏雅欣   陈泰伦   陈劲   李纪珍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新一代AI浪潮席卷全球,已然成为产业革命新机遇、国际竞争新焦点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如何把握数智化新机遇,加速推动AI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成为国家竞争优势建构的关键。然而,现有研究多关注AI的治理及其使能价值,鲜有学者针对实践困境,探索适用于AI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创新体系新模式。本文结合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扎根中国AI产业实践,论述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架构和特征,提出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飞轮构建与生态培育的逻辑和进路,为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AI创新生态,加速AI技术创新与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进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潇   李家宝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平台企业赋能互补者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隐含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技术组件互补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其次,采用数据驱动的NK模型对互补者协同创新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探究技术相互依赖对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基于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实例研究和仿真实验,发现互补者通过组件策略嵌入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技术相互依赖水平负向影响协同创新潜力,并且系统中核心组件比例(C-Ratio)越高,协同创新绩效越低。据此,提出平台企业协调创新生态系统各类参与者资源及赋能平台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鲍春生  肯尼思·格兰特  
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活动的利器,构造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是推动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将其"通过实践学习知识"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在创业教育之中。该校设置了创业教育的五大架构,专业教师通过知识与创新,结合商业导师的投资与指导,嵌入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建立了面向各专业的"空间学习"平台,形成了"实践导向"的创业教育模式。本文从创业教育主体的切入方式、平台的持续孵化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融合等方面,剖析了瑞尔森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现路径,总结出瑞尔森大学创业教育成功的要素:整合多方资源、构造持续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秋斌  
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很多技能操作型职业将被取代或改造,对技能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需加强学习引导,开展理论研究,注重实践探索,开发新型师资,做好教育规划与创新培养体系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人工智能对许多职业产生了明显影响,人机智能协作将成为常态。基于对不同任务类型下人类和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特征分析,人机智能协作可归纳为智能工具型、协同合作型和重塑补充型三种典型模式。三种模式下的人机分工和协同工作方式差别显著,因此也造成了社会人才需求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适应性能力结构要求的巨大差异。智能工具型协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核心是新型智能化业务实践能力,协同合作型协作模式下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核心则是以统筹人机智能系统实现职业功能为根本的智能协作能力,重塑补充型协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需求则会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小洛  
在加拿大,人们对如何公平纳税争论颇多。富人和穷人如何合理纳税?是否对有孩子的家庭、残疾人或重病患者减免税?是否应该对与工作相关的花费如交通费减免税?等等。为了了解人们的真实想法,2008年12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兰剑  杜向民  
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HRC)是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资助与管理机构,其人文社科评审形成了独特的质量监控体系。SSHRC在组织职能与结构设计、评审专家选拔、观察员制度、反馈申诉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设计,实现了保证评审质量的目的。本文在对比加拿大人文社科与我国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