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4)
- 2023(2087)
- 2022(1808)
- 2021(1658)
- 2020(1428)
- 2019(3219)
- 2018(3167)
- 2017(5821)
- 2016(3390)
- 2015(3924)
- 2014(3613)
- 2013(3650)
- 2012(3577)
- 2011(3297)
- 2010(3308)
- 2009(3047)
- 2008(3007)
- 2007(2768)
- 2006(2518)
- 2005(2372)
- 学科
- 济(11486)
- 经济(11465)
- 管理(7791)
- 业(7315)
- 企(5994)
- 企业(5994)
- 学(5251)
- 方法(4981)
- 数学(4270)
- 数学方法(4202)
- 财(3665)
- 中国(3183)
- 农(2927)
- 制(2602)
- 业经(2230)
- 务(2183)
- 财务(2182)
- 及其(2179)
- 财务管理(2174)
- 贸(2169)
- 贸易(2168)
- 易(2112)
- 企业财务(2073)
- 害(2034)
- 农业(1985)
- 水产(1931)
- 虫(1895)
- 融(1895)
- 金融(1894)
- 地方(1892)
- 机构
- 大学(51580)
- 学院(49496)
- 研究(24063)
- 农(18100)
- 科学(17942)
- 济(17117)
- 经济(16647)
- 中国(16424)
- 农业(14894)
- 所(14657)
- 管理(14055)
- 研究所(13589)
- 京(12429)
- 业大(12221)
- 理学(11874)
- 理学院(11651)
- 管理学(11256)
- 管理学院(11194)
- 中心(10072)
- 省(9560)
- 室(9365)
- 农业大学(9223)
- 业(8822)
- 院(8625)
- 江(8581)
- 实验(8536)
- 实验室(8217)
- 科学院(8132)
- 北京(7882)
- 重点(7874)
共检索到79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绍升 廖启炓
加拿利海枣和丝葵萎缩病发生于厦门的行道树和苗圃 ,病树基部的茎干内变黑腐烂 ;从发病部位分离纯化获得根串珠霉。将此菌回接于苗圃和盆栽的加拿利海枣 ,产生相同症状并重新分离到该病原真菌。因此 ,通过柯赫法则证实该病的病原物为根串珠霉 ,本文对病害症状和病原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矮缩病 根串珠霉 加拿利海枣 丝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磊 赵志新 汤玲 李小乐 刘磊 李名扬
于2010年7月中旬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夏季加拿利海枣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规律,探讨了Pn、Tr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加拿利海枣Pn日变化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睡"特征,为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Tr日变化则为单峰型。加拿利海枣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约为34.30和1526.9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约为0.034,为典型的阳生植物。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系数分析显示:主要环境因子对Pn日变化直接作用大小为空气CO2浓度(Ca)>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相对湿度(RH),其中起主要决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文翥
这样的“萎缩”好得很文翥图书馆事业萎缩了:书少了、读者少了、工作人员走了……,是“渴死的骆驼”,是“文化的沙漠”。不少人为此摇头、叹息;多情者为此流泪、不眠。我却说,智脑别轻摇,热泪不轻掉,目前,我国图书馆界的确有不少事在“萎缩”,而其中有不少“萎缩...
关键词:
以文补文 流通率 牌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键 王娜 刘志达 包婷婷 张之为 云晓鹏 石必显 张恒 陈贵红 陈燕芳 赵君
为了获得向日葵列当生防菌株,以田间采集的具有褐色枯斑的列当植株为样本,利用柯赫氏法则对采自内蒙古、河北和新疆共11个不同地点的29份列当枯斑病的样本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新疆北屯农十师183团和188团地块及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海子村地块中采集的病样上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五原县葵博园和临河区永利村的病样中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公合成村和西圪旦村及化德县105省道边地块中样本中鉴定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层出镰刀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采集的样本中只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的样本中只分离得到轮枝镰刀菌。上述分离得到的菌株在向日葵列当上回接后都能够致病的结果预示,镰刀属的真菌是引起向日葵列当枯斑病的病原菌,但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列当枯斑病的优势致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分离获得的镰刀菌均能够侵染向日葵和列当,但其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分离寄主上的致病力强于其他寄主的特点。基于致病力分化的结果,筛选出3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尖孢镰刀菌菌株GHC 1-2、XXZ-9和HD 1-1用于防控列当对向日葵的寄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庆平 李子钦 段兴恒 孔庆全
从患病的亚麻根部获得分离物,经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经过完整的柯赫证病过程证实,引起亚麻萎蔫病的致病菌主要是尖镰孢菌,发病率达61%,其次为立枯丝核菌,发病率达21.2%,拟枝孢镰孢菌,发病率达17.8%。
关键词:
亚麻,萎蔫病,病原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慧 朱震 马雪莲 卢颖林 李奇伟 冉炜 沈其荣
采用室内分离和盆栽致病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田间大棚西瓜枯萎病病株的根部、茎部和叶片分离纯化获得34株疑似病原菌的菌株,并从中挑选出6株形态差异明显的菌株用于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D和LB回接7 d后植株开始出现轻微萎焉症状,到第14天时发病率分别达到100%和72%,病情指数分别为2.00和1.14;菌株LA、LC和XB在回接30 d后西瓜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14%和0.29;而菌株XA在回接30 d后植株未出现发病症状。对西瓜植株的生物量统计表明,在接种病原菌30 d后,接种菌株XA和XB的处理植株的株高和地上部干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接种菌株LA和LC的处理西瓜植株的株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康德贤 陈振东 吴永官 李文嘉 黄慧俐 黎炎 范世超
在大田自然发病状态下,对36份来自国内外的冬瓜种质资源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7份材料表现高抗,占总数的19.4%;11份材料表现中抗,占总数的30.6%;10份材料表现轻抗,占总数的27.8%;8份材料表现感病,占总数的22.2%;不同冬瓜种质资源的不同生长时期对枯萎病的抗性表现明显不同;研究发现,不同皮色的冬瓜资源对枯萎病的田间抗病性也明显不同,其中黑皮冬瓜资源最为抗病,其次为粉皮冬瓜资源,而青皮冬瓜对枯萎病的抗性较差;通过对病原形态、培养特性及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研究,将引起广西冬瓜枯萎病的病原鉴定为尖镰孢冬瓜专化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秀梅 王继华 王丽花 吴学尉 彭绿春 瞿素萍
对从百合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致病性以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白色绒毛状,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克隆分析菌株的核糖体DNA-ITS区域序列,分离菌与GenBank中尖孢镰刀菌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8%,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进一步证实嵩明百合种植基地百合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关键词:
百合 枯萎病 rDNA-ITS序列 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斌 张颢
采用温室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柏木枯萎病病原进行了研究。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及玉溪市采集柏木枯萎病病样13份,分离获得来自柏木树根部、茎干及枝的18个真菌分离物。经过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CWC1-CWC10均为柏木枯萎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CWC1-CWC10均为Neofusicoccum parvum。利用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ITSI-5.8S-ITS2)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其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N.parvum的同源性为99%,分子鉴定与...
关键词:
枯萎病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琬玥 刘正坪 何祥凤 王文和
百合枯萎病是危害百合生长的重要病害。从3种不同杂种系的4个百合品种(亚洲百合Avelino,东方百合limpopo和TopsTAn,oT系列百合BonBini)的病变鳞茎中分离纯化真菌,经柯赫氏法则证病后,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双重鉴定,在4种不同品种的百合病变鳞茎中鉴定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4种真菌均为病原菌。对亚洲百合red yunjing和东方百合jumpy做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病原菌的致病程度强弱依次是尖孢镰...
关键词:
百合 枯萎病 病原菌 致病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婷婷 潘杰
目的:以脊髓性肌萎缩症为例,探索不同保障水平下其用药的可负担性,为进一步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制度、促进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分析我国各地对脊髓性肌萎缩症用药的保障政策和保障水平,采用WHO/HAI标准调查法评估不同保障水平下脊髓性肌萎缩症用药的可负担性。结果:我国15个地区采用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或医疗救助等形式对脊髓性肌萎缩症用药进行了保障。相比无保障地区,各地对脊髓性肌萎缩症用药保障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用药可负担性。此外,农村居民用药可负担性低于城市居民。结论:各地的保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用药可负担性,但保障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根据各地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设置药品自付上限,实实在在地提高患者用药可负担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汝浩 王继琛 王磊 凌宁 张楠 沈其荣 黄启为
从山东平度连作的生姜枯萎病病株中分离得到1株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rDNA-ITS区序列分析和回接试验确认该菌株为生姜枯萎病病原菌。采用盆栽试验,在健康土壤中接种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研究不同接种浓度对生姜枯萎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克土病原菌孢子数量103是导致生姜植株发病的临界浓度,当每克土接种数量不高于105时,病情指数随接种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当每克土接种数量高于105时,病情指数不再显著增加;随着每克土中接种的病原菌孢子数量的增加,各处理根际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也增加,且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土体土壤,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是土体土壤的1.19~1.86倍。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志龙 谭志文 何月秋 王国良
近几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区的黄山栾树发生严重的裂皮病,主干树皮和韧皮部大量开裂、龟裂、变褐色,随后大块脱落,裸露的木质部也变为褐色。病害严重的树木,春季新梢发生少、夏季叶片萎蔫,发病严重时树木枯死。以变褐木质部为材料,对病菌进行分离。通过田间致病性测定以及人工接种后再分离病菌;证明编号为KL-1-2的真菌菌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病菌在PDA上菌落边缘不整齐,初期灰白色,后转为墨绿色或黑色;菌丝发达,绒毛状,有分隔,不规则分支;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形,初期单胞无色,老熟后变褐色,近中部有一横隔;分生孢子大小为(23.2~27.0)μm×(10.8~16.2)μm(平均25.3μm×13.6μm)。rD...
关键词:
黄山栾树 裂皮病 病原 可可毛色二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瑞珍 程兆榜 杨荣明 朱凤 季英华 任春梅 吴丽莉 周益军 范永坚
根据已发布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S7片段的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RB-S7-F/R和SRB-S7-F/R,采用RT-PCR、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对的方法,对2009年江苏发生的水稻矮缩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用RB-S7-F/R引物在47份检测样品中有36份可以扩增到一条1 200 bp左右的目的片段,而用SRB-S7-F/R引物未能扩增到预期条带。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已经发表的RBSDV中国分离物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100%和97.4%~100%,与SRBSDV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77.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岑贞陆 欧阳秋飞 谢玲 陈保善 朱方容 林强 覃丽萍 蒙姣荣 史国英 张雯龙
近年在广西的桑园中发现一种新细菌病害—桑树细菌性枯萎病,从病桑根部和茎部组织经组织分离法获得3个细菌菌株,选择1个典型菌株GXE001进行接种桑树,接种后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原细菌,柯赫法则证明GXE001菌株为该病的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GXE001菌株为Enterobacter cloacae。
关键词:
桑树 细菌性枯萎病 分离 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