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0)
2023(9746)
2022(8074)
2021(7377)
2020(5921)
2019(13189)
2018(12982)
2017(24332)
2016(13381)
2015(14987)
2014(15155)
2013(14670)
2012(13982)
2011(12899)
2010(13511)
2009(12333)
2008(12076)
2007(11358)
2006(10456)
2005(9624)
作者
(37986)
(31594)
(31435)
(29984)
(20230)
(14896)
(14301)
(12208)
(12081)
(11767)
(10766)
(10469)
(10214)
(10044)
(9961)
(9683)
(9418)
(9268)
(9123)
(9120)
(8178)
(7882)
(7704)
(7368)
(7238)
(7228)
(7184)
(7039)
(6488)
(6281)
学科
(61455)
经济(61408)
管理(36251)
(35654)
(26348)
企业(26348)
中国(22076)
地方(21832)
(19843)
方法(16026)
业经(15796)
农业(13561)
数学(13415)
数学方法(13239)
地方经济(12555)
技术(12030)
产业(11625)
(11551)
(11501)
银行(11493)
(11324)
金融(11324)
(11318)
(11293)
(11142)
(10861)
贸易(10848)
(10517)
(10434)
环境(9652)
机构
学院(189486)
大学(186889)
(82397)
经济(80521)
研究(70165)
管理(69943)
理学(58017)
理学院(57360)
管理学(56467)
管理学院(56099)
中国(54149)
(40801)
科学(40095)
(38206)
(35151)
(32240)
中心(31756)
研究所(31215)
(29825)
(28508)
师范(28298)
财经(28048)
北京(26787)
(26109)
(25462)
(25173)
业大(24627)
经济学(24300)
农业(22665)
(22062)
基金
项目(116045)
研究(93426)
科学(91905)
基金(79149)
(66360)
国家(65701)
社会(57955)
科学基金(56621)
社会科(55084)
社会科学(55077)
(48836)
教育(42493)
基金项目(40670)
编号(39635)
(39456)
成果(34340)
自然(32572)
(32558)
资助(32219)
自然科(31761)
自然科学(31754)
自然科学基金(31165)
课题(29534)
发展(27352)
(26869)
重点(26162)
(25517)
(24757)
(24535)
项目编号(23751)
期刊
(104540)
经济(104540)
研究(65622)
中国(49299)
教育(31462)
管理(29346)
(29339)
(27394)
(23788)
金融(23788)
科学(23098)
学报(22126)
农业(20239)
业经(19332)
技术(18096)
大学(18078)
经济研究(16403)
学学(15883)
财经(13655)
问题(13430)
图书(12248)
(12031)
(11291)
论坛(11291)
科技(10929)
(10771)
(10336)
技术经济(10118)
国际(9630)
商业(9609)
共检索到319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凉滏  牟凤平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对策刘凉滏,牟凤平一、高校发展科技产业的优势1.智力优势:50年代中期,我国对电子学、计算机、自动化、半导体、喷气技术、原子能等6大新兴学科组织了较大规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在半导体方面,北京大学等5所大学的固体物理专家联合创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永祥  
高校科技产业是我国高校技术创新体系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它们发挥了大学智力密集、科技成果集中、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是我国高校技术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高校的发展、改革和提高有着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雯芝,舒纪铭,刘玉桥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和高校科技企业实施产业化可行性的基础上 ,阐述了如何有效利用湖南高校的优势学科来发展高校科技产业 ,加强对传统产业进行合理改造 ,带动湖南各产业部门的发展 ,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并指出了湖南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模式和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斌  
影响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徐斌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不断深化,国家要求科研单位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高校的科技产业随之蓬勃兴起,许多高校通过兴办高技术企业来加速科技向经济的转化,为经济建设服务。校办企业越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翔珠  董雄报  
随着世界性高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浪潮 ,利用高校的科技成果、实验手段、人才、知识、信息以及周边优势等 ,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校产业 ,尤其是高科技产业 ,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及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和探讨怎样建立有我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 ,怎样把它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向传统产业扩散新技术的“辐射源”以及解决目前高校产业中存在的若干社会性问题 ,对建立我国高校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及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志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的科研院所走科技产业化道路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验表明,发展科技产业是从科学研究工作到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开发型科研院所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一项新的技术或一种新的产品,愈来愈显示出多学科综合性的特征。开发新产品,需要多学科融合和技术含量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及成套设备。这是一般企业难以办到的,大的科研院所拥有高水平的多方面的专用人才,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综合能力,正好可以占领一般企业难以占领的高技术产品领域。但是,由于观念、体制及经济条件等原因,现在高等院校的科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济  
近几年 ,原华中理工大学 1依托优势学科 ,发展特色产业的做法 ,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展望新世纪 ,学校又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推动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和“兴办科技产业应成为我校 2 1世纪发展的特色”的战略思想。周济校长在原华中理工大学今年三月召开的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这篇讲话 ,系统地阐释了上述思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并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 ,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见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立军  
韩国重视高科技的发展 ,首先是建立了以大德科学园区为主的多样化的科学园区和工业园区 ,推动科学与经济结合 ;其次是实施技术立国战略 ,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韩国经济的飞跃做出了贡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维稻  
四川科技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四川省科技职工大学向维稻科技产业已在四川兴起并具有一定实力,开始卓有成效地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成为四川经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创新力量。然而,在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尚有宏观调控、产业投资、管理体制、扶持举措和具体政策等诸多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辉  
高校科技产业是高校深化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科技被育发展的总趋势。发展高校科技产业是深化学校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高校发展科技产业势在必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冬青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进步水平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江苏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江苏科技产业发展的策略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瑞  彭旭东  费淳璐  杨明洪  
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高科技产业化的区配条件是“一高配三高”。本文在着重分析高科技产业化要素配置机理的基础上,认为要实现高科技产业化,需要在教育制度、人事制度、企业制度、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励雅敏  
步入21世纪的我国高科技产业面临两大机遇和挑战。其一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正席卷全球,它将人力资源及其成果作为关键的支撑因素,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正因为此,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而附加值高、渗透性强的高科技产品也成为国际贸易中各国竞争的制高点。在过去的10年中,经合组织(0ECD)成员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比重翻了一番多,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0%~25%,由此可见一斑。其二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已进入最后阶段。入世后,中国高科技产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之严峻,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两大背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