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8)
2023(9564)
2022(7973)
2021(7087)
2020(5640)
2019(12451)
2018(12171)
2017(22800)
2016(12215)
2015(13636)
2014(13866)
2013(13930)
2012(13673)
2011(12907)
2010(13418)
2009(12509)
2008(12183)
2007(11069)
2006(10529)
2005(10214)
作者
(37756)
(31455)
(31305)
(29853)
(20161)
(15018)
(14193)
(12112)
(12068)
(11357)
(10964)
(10546)
(10341)
(10329)
(9894)
(9778)
(9286)
(9134)
(9006)
(8733)
(8442)
(7813)
(7634)
(7448)
(7197)
(7122)
(6997)
(6921)
(6491)
(6241)
学科
(78359)
经济(78293)
管理(30867)
(27452)
地方(27242)
中国(22821)
(18922)
企业(18922)
方法(18843)
(18779)
地方经济(16606)
业经(16174)
数学(16174)
数学方法(16044)
(14322)
农业(13335)
(12362)
(12361)
金融(12360)
(12267)
(11919)
银行(11910)
(11707)
环境(11635)
(10576)
(9716)
贸易(9701)
(9186)
(9174)
发展(8908)
机构
学院(184850)
大学(183071)
(87424)
经济(85574)
研究(75124)
管理(63852)
中国(58456)
理学(52205)
理学院(51475)
管理学(50713)
管理学院(50345)
科学(43083)
(40654)
(38880)
(38797)
研究所(34528)
中心(33677)
(31979)
(29898)
财经(28900)
(27916)
师范(27701)
经济学(27688)
北京(26917)
(26877)
(25853)
(25338)
(25075)
经济学院(24399)
科学院(22999)
基金
项目(110799)
科学(87378)
研究(84956)
基金(77853)
(67083)
国家(66479)
科学基金(56102)
社会(55625)
社会科(52750)
社会科学(52742)
(44570)
基金项目(39975)
教育(37451)
(36884)
编号(34242)
自然(32197)
(31904)
资助(31500)
自然科(31351)
自然科学(31345)
自然科学基金(30732)
成果(29075)
发展(26559)
(26133)
重点(25860)
课题(25718)
(23764)
国家社会(23204)
(22406)
创新(21137)
期刊
(117562)
经济(117562)
研究(67477)
中国(47353)
(29459)
(28063)
管理(26782)
科学(25093)
学报(25027)
(23948)
金融(23948)
教育(23861)
农业(19572)
大学(19230)
经济研究(19110)
业经(18163)
学学(17738)
技术(17730)
财经(15238)
问题(14871)
(13392)
(11013)
技术经济(10943)
世界(10664)
国际(10097)
资源(9929)
(9842)
图书(9798)
经济问题(9796)
商业(9329)
共检索到321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刘静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基础和保证。因此,积极发展吉林省县域经济对于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拴贵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县域经济的强弱,对地市和全省乃至全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普凤琼  
远郊县域经济也是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层次和基本单元,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在我国县域经济中均占有相当的分量。目前我国远郊县域经济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远郊县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促进远郊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远郊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提出发展远郊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桂明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中共于都县委书记廖桂明近几年,我们从县情出发,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采取超常规的对策措施,培育经济发展的启动点和增长点,在加快老区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高秀艳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足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003年,辽宁省县域总人口3176.5万人(分布于27个县、17个县级市、30个郊区),占全省总人口的75.5%,县域GDP为34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7.9%,是辽宁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但受历史、自然、气候、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忠民  刘育红  张强  
县是我国最重要、设置最稳定的行政地域单元。中央非常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扶风县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城乡统筹的重点区,省财政直管县,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及区位优势。西部大开发以来,扶风县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整体发展水平低。本文建立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影响扶风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许义娇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统筹城乡,而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的必由之路。目前,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有稳步提高,但仍然存在着经济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需调整、城乡差距大、生态环境差的问题。要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必须遵循"三化"统筹、推进城镇化和低碳化发展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产业集群以推进工业化;发展城镇经济以推进城镇化;培育龙头经济以促进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婷  徐少华  
在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无论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目前发展出现若干制约因素,影响着全省经济的协调稳定。本文首先分析制约因素,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新思路,旨在有力推进四川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希玉  朱秀香  王厚柱  狄波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 ,山东省县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鲜明的特点 ,各地也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做法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目前山东县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 ,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应从山东的实际出发 ,按照“少取、多予、扩权、放活”的方针 ,制定支持和鼓励县级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孔来  薛占胜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山东省目前有91个县市,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5.5%,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认真分析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  潘瑜春  陈秧分  
以10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方面进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并应用ESDA等分析法揭示1990—2008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山东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再缩小,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城市辖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平原区经济发展缓慢;鲁东和鲁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提升速度快,经济发展重心向东北部偏移;县市经济发展空间自相关显著,高—高集聚区集中分布在山东半岛,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黄淮平原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西差异仍是导致山东省内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杜辉  李同昇  哈斯巴根  杨卫丽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格局、结构特征及其机理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分异,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衡而局域不均衡,呈现出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的"凸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分布,各类别县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趋同性;空间形态基本呈"轴带"、"集聚区"、"轴带—集聚区"的型式分布,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影响是造成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