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7)
2023(9311)
2022(7781)
2021(6916)
2020(5392)
2019(12155)
2018(11849)
2017(22172)
2016(11822)
2015(13082)
2014(13249)
2013(13467)
2012(13212)
2011(12432)
2010(12871)
2009(11877)
2008(11449)
2007(10258)
2006(9655)
2005(9199)
作者
(36682)
(30658)
(30495)
(28987)
(19927)
(14715)
(13856)
(11968)
(11850)
(11204)
(10804)
(10476)
(10209)
(10165)
(9689)
(9555)
(9061)
(9056)
(8924)
(8530)
(8194)
(7626)
(7508)
(7342)
(7043)
(7023)
(6813)
(6599)
(6399)
(6081)
学科
(79070)
经济(79017)
地方(28700)
管理(27646)
(25572)
中国(22122)
方法(19467)
(18543)
地方经济(17321)
数学(17027)
数学方法(16934)
(16559)
企业(16559)
业经(15703)
(14453)
农业(13512)
(12189)
环境(12097)
(11690)
金融(11688)
(10413)
银行(10403)
(10392)
(10281)
(9889)
贸易(9878)
(9312)
(9099)
(8945)
产业(8912)
机构
学院(180258)
大学(177092)
(86327)
经济(84669)
研究(75061)
管理(61911)
中国(56480)
理学(51251)
理学院(50464)
管理学(49719)
管理学院(49362)
科学(44378)
(40006)
(39388)
(35917)
研究所(35438)
(34000)
中心(32599)
(30171)
经济学(27521)
财经(27414)
(27101)
(26952)
师范(26841)
北京(25475)
(24541)
经济学院(24332)
(24093)
(24068)
科学院(23806)
基金
项目(113065)
科学(89075)
研究(85234)
基金(79499)
(69254)
国家(68667)
科学基金(57607)
社会(56000)
社会科(53085)
社会科学(53075)
(46208)
基金项目(41717)
(37853)
教育(36886)
编号(34026)
自然(33788)
(32952)
自然科(32853)
自然科学(32846)
自然科学基金(32221)
资助(31755)
成果(27806)
发展(27198)
重点(26794)
(26764)
课题(25464)
(24225)
国家社会(23378)
(22990)
创新(21691)
期刊
(114205)
经济(114205)
研究(62817)
中国(43500)
(28980)
科学(25359)
学报(25262)
管理(25207)
(25028)
(20974)
金融(20974)
教育(20023)
农业(19900)
大学(18864)
经济研究(18725)
业经(17846)
学学(17777)
技术(17003)
问题(14415)
财经(14350)
(12600)
资源(11385)
技术经济(10788)
(10644)
世界(10598)
(10240)
国际(9870)
经济问题(9517)
商业(9358)
经济管理(8945)
共检索到303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加快长江流域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是党中央既定的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战略方针。也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处于长江"龙头"的上海与"龙尾"的成都,如何在这一战略格局中选择最佳合作途径,率先联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报告就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沪蓉经济合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雯  周诚军  汪劲松  向俊波  
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行政条块分割、地区产业缺乏一体化的统筹考虑等原因,我国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产业关联与协作,区域整体效益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地区间的行政壁垒逐步拆除,区域经济势必在市场作用下走向一体化,产业发展也将趋于地区特色化,区域间的产业联系也日益密切,先前地区割据局面将逐步打破。从这个观点出发,以长江流域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为前提,在分析中游地区产业成长环境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游地区在长江产业带中的产业地位和分工;比较研究了资源导向型、出口导向型、中心城市带动型、智力发展型的不同发展战略在中游地区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中游地区应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立群 ,李映虹  
今天的长江流域同其它地区一样,面临着“生态平衡”破坏的问题,从“生态经济”的认识高度来考察长江流域演替史,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回首过去的生态经济历史,或许有助于我们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和找寻有效的“对策”。现就长江流域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提出一些尚不成熟的看法。1.建立生态历史学和社会生态学,开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成新  解晓南  姚士谋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驱动轴,其发展速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目前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安全遭到威胁,三大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到21世纪长江流域的长远发展。而循环经济以其“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三大准则,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长江流域的循环经济建设需从生态产业、生态工业园、生态城市和生态流域等不同层面上加以推进,其实施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企业、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同时依赖于资金、技术以及法律、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永平  
陇南长江流域大多地处嘉陵江上游的源头地区 ,是一个资源较为富集但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且人口压力较大的丘陵山区。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着眼世纪之交摆脱贫困与奔向小康转换时期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协调演进 ,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市场配置资源、培植支柱工业 ,商贸、旅游并举、突出第三产业 ,强化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 ;空间结构重组的战略构想是重点发展东部经济重心区、积极带动南部和西部经济开发区 ,集中整治中部的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 ,适当增加中部的劳务输出和环境移民 ,不断强化区内的天然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义  吕堂贵  
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和长江流域经济的开放开发,使湖南经济发展战略也有大的调整,即:着力建龙头,大胆办特区,重点建设五区一廊,全力开发沿线地带,带动连片开发,实现全面发展.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发展高效农业;突出优势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战略布局是:集中全力建设长沙、株洲、湘潭三个核心点;重点建好岳阳、郴州、怀化北、南、西三大省门;加速开放一批区域经济中心点和边境贸易窗口;大力开发东西两线;全面放开南北两翼;优先建好省级开发区,带动全省经济起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南岳  
文章阐明了长江流域所孕育的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流域协调发展问题,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指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应采用建设长江防护林带、强化环境管理和提高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流域直辖市管理机构等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士谋  
建国 50年来 ,长江流域各大、中、小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城市经济实力、城市性质与功能结构 ,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区域成绩体系等产生了质的飞跃 ,向着更高层次的城市战略目标发展。从本流域各个城市发展过程与现状特征分析 ,具有五个比较鲜明的个性与共性问题 ,共同构成了长江流域城市化的特征与趋势。本文着重阐述了五个特征 :①城市化的速度 ,比例各省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征 ;②流域内各省城市空间结构有自己的特点 ;③城市发展条件与形态有自己的个性 ;④城市用地的结构性特点 ;⑤流域内各大中城市的合理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先瑞,黄建武  
把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文章概述了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面临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萎缩加剧;自然灾害频繁;水污染加重。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对策,包括: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屏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资源产业,增强产业的基础地位;建立综合协调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公众环境意织,树立生态道德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凤君  牛树海  刘毅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各种要素配置最具有潜力的地区,但在强劲的发展势头下,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通过对长江流域交通运输业全面的分析,对长江流域地区交通运输所面临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剖析,认为交通运输就是长江流域地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东西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交通运输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流域内区域差异明显阻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发展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中国入世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对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深刻影响。主要的负面影响是 :①长江流域的钢铁、汽车、化工、农业等产业将受到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 ;②新的开放、开发、投资、建设热将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巨大压力。主要的正面影响是 :①入世加快了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 ,政府转变职能使长江的保护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②入世强化了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外在的强制将大大有利于长江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③入世使中国进入了新的大开放时代 ,新的大开放背景将使世界在开发、保护诸方面都关注长江 ;④入世和申奥成功使中国大跨度的调水战略提前实施 ,中国和世界将进入“以水为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桑连海  陈进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污染日益加剧,长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节水已引起流域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长江流域的节水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特点,在概述流域节水意义和探讨流域节水必要性的基础上,对目前流域农业、工业和生活节水水平与节水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认识不足、法制不强、投入不足和水价偏低等节水工作软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节水工作建议,为下一步的节水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