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7)
- 2023(6773)
- 2022(5459)
- 2021(5039)
- 2020(4187)
- 2019(9073)
- 2018(8912)
- 2017(17259)
- 2016(9145)
- 2015(10099)
- 2014(9614)
- 2013(9153)
- 2012(8142)
- 2011(7097)
- 2010(7100)
- 2009(6916)
- 2008(6898)
- 2007(6102)
- 2006(5563)
- 2005(5185)
- 学科
- 济(31579)
- 经济(31552)
- 管理(27368)
- 业(24873)
- 企(22119)
- 企业(22119)
- 银(17322)
- 银行(17177)
- 行(15894)
- 制(15238)
- 方法(11697)
- 财(11250)
- 融(9923)
- 金融(9922)
- 数学(9792)
- 度(9677)
- 制度(9672)
- 数学方法(9655)
- 中国(9634)
- 业务(9520)
- 农(8431)
- 务(8398)
- 财务(8383)
- 财务管理(8369)
- 业经(8342)
- 银行制(8266)
- 企业财务(7931)
- 体(6425)
- 贸(6031)
- 贸易(6020)
- 机构
- 学院(116483)
- 大学(113753)
- 济(46616)
- 经济(45549)
- 管理(42943)
- 研究(37634)
- 中国(37028)
- 理学(35822)
- 理学院(35487)
- 管理学(34852)
- 管理学院(34640)
- 财(25511)
- 京(23810)
- 银(20778)
- 科学(20712)
- 银行(19926)
- 财经(19500)
- 中心(19023)
- 江(18531)
- 行(18501)
- 所(18085)
- 经(17647)
- 农(17568)
- 研究所(16012)
- 州(15734)
- 北京(14741)
- 财经大学(14683)
- 经济学(14594)
- 范(14477)
- 业大(14446)
- 基金
- 项目(73481)
- 科学(58213)
- 研究(56106)
- 基金(53198)
- 家(45435)
- 国家(45042)
- 科学基金(39429)
- 社会(35861)
- 社会科(33964)
- 社会科学(33953)
- 省(29049)
- 基金项目(27410)
- 教育(26521)
- 自然(24799)
- 自然科(24250)
- 自然科学(24247)
- 划(23902)
- 自然科学基金(23782)
- 编号(23563)
- 资助(21933)
- 成果(19329)
- 重点(16809)
- 课题(16236)
- 部(16144)
- 发(15710)
- 创(15638)
- 性(15255)
- 项目编号(14853)
- 国家社会(14639)
- 制(14586)
共检索到189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不断收紧,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各商业银行近期和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关注的风险在防止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一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产能过剩是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是对产能过剩问题的一种自然治理。因此,不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没有被解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依然存在。世界各国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治标不治本,这给我国提供了一个机遇。我国应该采取的政策包括:(1)紧缩货币以消除资产价格泡沫并降低和固化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预期收益率,降低企业投资于实体经济的机会成本;(2)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淘汰低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3)为企业创造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芳 蒋少龙
如何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怎样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特别是当国家的宏观目标与农民的微观目标发生冲突时,怎样兼顾二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就现阶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保障机制 宏观调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建勤
加快国库职能转换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服务王建勤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决定》明确了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分支行七大基本职责之一,这不仅是对国库地位的充分肯定,而且也有其深刻的含义。因为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的二个重要职能部门,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制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松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波正向全球蔓延,并已对中国的宏观调控造成不利影响,加剧了金融风险。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及目标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次贷危机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存在有效性冲突。因此,探求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宏观调控 有效性冲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影响,走势微妙。从国际因素来看,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导致出口增速减慢,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美元不断贬值,导致原油、农产品、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上升,输入通货膨胀。从国内因素来看,由于奥运经济、政府换届、商业银行放款冲动等影响,国内投资仍旧存在反弹压力,经济仍旧存在过热风险。近期主要的任务是防止物价持续上涨,应采取多种宏观调控工具来平抑物价。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物价 流动性过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健飞 王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徐阳洋
宏观调控中,当无形手调控在某些领域失灵,现有有形手的调控方式不起作用时,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崛起,为政府利用新技术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精准的计划调控提供了可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资金研发投入,建立起全行业数据搜集处理系统,提高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新技术发挥有形手的突出作用,提升政府有形手的调控力度,将更有效地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与效率,实现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国联 周荣俊
基层政府为了实现任期内的政绩目标,往往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建设,大多采取设立政府性公司主体的方式进行大量的债务融资活动;由于商业银行存在同样的业绩激励和强烈的资产业务扩张冲动,导致地方政府的过度负债及政府类大额贷款的过度扩张。在当前从紧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下,基层政府的过度负债渐渐成为当前银行发生信贷风险的突出因素。为全面掌握地方政府类贷款的现状及其蕴涵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鞠安福 高忠军
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策略选择鞠安福,高忠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经济活动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尤其是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和主要力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桂祥
证券市场具有高度波动性,由于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其剧烈波动有可能给整个金融市场甚至国家的宏观经济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目前我国对证券市场的管理模式存在重监管、轻调控的现状,逆周期市场整体风险调节手段仍较缺乏。虽然证券市场存在高度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危机的出现和管控存在循环的规律性。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背景下,应当从法治化角度,明确证券市场宏观调控的责任主体,更多运用逆周期资本缓冲等直接手段对证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亚涛 张钰
在我国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和国际金融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将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诸多挑战。在愈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下,商业银行既要顺应宏观调控的形势和监管的要求,又要谋求自身的发展之道,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需要深思和解决的问题。而转变经营模式、大力开展金融创新,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将是商业银行以不变应万变的经营发展之道。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流动性过剩 汇率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新一轮宏观调控通过严把货币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大“闸门”,控制当前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缓解经济运行中煤电油运的“短板”矛盾。鉴于我国典型的间接融资型金融结构,“分类指导、松紧适度”的刹车方式既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在长期效应上有利于推进现代商业银行的建设进程。为使国有商业银行更加主动地适应宏观调控和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江苏经济和金融的实际,本文提出了要准确把握和牢固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全面推进结构调整,积极竞争和开拓优质市场,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志芳 胡文剑
自2007年以来,央行已13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6次发行定向票据,频繁进行窗口指导,压缩信贷规模,遏制投资过快增长,调控手段和频次之多前所未有。面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高攀的现状,紧缩型调控的力度更是有增无减,已实施了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正式被从紧的货币政策所取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一个亟待人们去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国家计划,由于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完成市场所不能完全解决的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