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7)
- 2023(15462)
- 2022(12894)
- 2021(11917)
- 2020(9857)
- 2019(22043)
- 2018(22005)
- 2017(41678)
- 2016(22790)
- 2015(25593)
- 2014(25931)
- 2013(24758)
- 2012(23503)
- 2011(21447)
- 2010(22169)
- 2009(21357)
- 2008(20713)
- 2007(19101)
- 2006(17524)
- 2005(16425)
- 学科
- 济(102814)
- 经济(102688)
- 管理(70421)
- 业(61623)
- 企(52783)
- 企业(52783)
- 方法(33212)
- 中国(32442)
- 融(29588)
- 金融(29581)
- 财(29195)
- 数学(28491)
- 银(28408)
- 银行(28383)
- 数学方法(28106)
- 制(27466)
- 行(27427)
- 地方(25348)
- 农(24849)
- 业经(23038)
- 学(20128)
- 体(19216)
- 务(17129)
- 财务(17070)
- 财务管理(17029)
- 贸(17013)
- 贸易(16997)
- 理论(16722)
- 易(16516)
- 企业财务(16202)
- 机构
- 学院(322809)
- 大学(321362)
- 济(142006)
- 经济(138789)
- 管理(115500)
- 研究(115283)
- 理学(96276)
- 中国(96262)
- 理学院(95201)
- 管理学(93499)
- 管理学院(92893)
- 财(73504)
- 京(68211)
- 科学(64421)
- 所(58410)
- 财经(55051)
- 中心(54153)
- 江(52770)
- 研究所(51582)
- 经(49609)
- 农(49325)
- 经济学(45370)
- 北京(43863)
- 范(41911)
- 州(41787)
- 师范(41472)
- 业大(41283)
- 院(41229)
- 财经大学(40364)
- 经济学院(40339)
- 基金
- 项目(196058)
- 科学(154077)
- 研究(148689)
- 基金(140688)
- 家(120606)
- 国家(119507)
- 科学基金(102273)
- 社会(95561)
- 社会科(90482)
- 社会科学(90464)
- 省(76847)
- 基金项目(71845)
- 教育(69362)
- 划(63682)
- 自然(62281)
- 自然科(60829)
- 自然科学(60813)
- 编号(60642)
- 自然科学基金(59728)
- 资助(59055)
- 成果(52844)
- 重点(44676)
- 课题(44325)
- 部(44040)
- 发(43024)
- 制(40900)
- 创(40589)
- 性(39753)
- 国家社会(39434)
- 教育部(38530)
- 期刊
- 济(174613)
- 经济(174613)
- 研究(110279)
- 中国(76878)
- 财(59342)
- 融(51912)
- 金融(51912)
- 管理(48774)
- 农(46672)
- 学报(45931)
- 科学(42092)
- 教育(41198)
- 大学(36465)
- 学学(34262)
- 农业(29914)
- 技术(29648)
- 财经(29508)
- 经济研究(28554)
- 经(25539)
- 业经(25250)
- 问题(21388)
- 贸(18377)
- 国际(17186)
- 技术经济(16208)
- 理论(16123)
- 世界(15723)
- 统计(15106)
- 业(14685)
- 现代(14662)
- 版(14330)
共检索到535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海宽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赵海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贯彻执行的结果,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灵
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作者认为,从8年的实践看,可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并就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秀春 吕国胜
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中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丁秀春,吕国胜《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将于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逐步健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魏琦
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简单地说,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是指货币当局的调控意图是否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扩张或收缩,有效地传递到相关领域,从而实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在此,我们可以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来判断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亚平
面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复杂多变,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与优化。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机制,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 动态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磊
本文试从金融体制转轨的角度分析资金这一社会最稀缺资源配置模式的转变所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同样在此框架内讨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宪法
本报告首先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指出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供给能力过剩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方面,并重点讨论了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中,宏观调控目标的选择,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莹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压力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这一问题倍受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本文构建了时变权重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并通过MS-VAR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体系运行状态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呈非线性:在金融压力时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弱化。这意味着此时,中央银行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关键词:
金融压力 货币政策 非线性 MS-VAR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超
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需要调整李晓超总体经济近期一直保持基本正常的发展态势,这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判断,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或潜伏的通货膨胀、差距、失业、农业和企业等问题,也是大家一致共同的看法。这其中有些问题会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的操作得以逐步解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建军
<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在控制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戴根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货币政策不止一次地被用来作为控制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工具,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潜伏了很多问题。如何运用好货币政策,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大问题。一、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志远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打出货币政策“组合拳”,同时出台三项调控政策: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区间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意图通过最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来解决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的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