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1)
- 2023(5201)
- 2022(4243)
- 2021(4005)
- 2020(3356)
- 2019(8091)
- 2018(8063)
- 2017(15934)
- 2016(8387)
- 2015(9636)
- 2014(9713)
- 2013(9381)
- 2012(8279)
- 2011(7697)
- 2010(7884)
- 2009(7078)
- 2008(6740)
- 2007(5785)
- 2006(5127)
- 2005(4540)
- 学科
- 济(40769)
- 经济(40742)
- 管理(21825)
- 业(20485)
- 方法(19231)
- 数学(17919)
- 数学方法(17436)
- 企(14664)
- 企业(14664)
- 中国(11907)
- 农(11280)
- 地方(11111)
- 农业(7981)
- 业经(7128)
- 学(6761)
- 城市(6726)
- 理论(6622)
- 环境(5933)
- 贸(5814)
- 贸易(5809)
- 易(5580)
- 制(5271)
- 财(5118)
- 发(4939)
- 城市经济(4869)
- 地方经济(4763)
- 和(4724)
- 技术(4683)
- 划(4639)
- 银(4323)
- 机构
- 学院(120306)
- 大学(118927)
- 管理(50053)
- 济(48692)
- 经济(47511)
- 理学(43639)
- 理学院(43155)
- 管理学(42064)
- 管理学院(41859)
- 研究(39650)
- 中国(29329)
- 京(25805)
- 科学(25233)
- 农(20013)
- 业大(19201)
- 财(19046)
- 所(18889)
- 中心(18515)
- 江(17418)
- 研究所(17306)
- 范(16105)
- 北京(15997)
- 师范(15978)
- 财经(15610)
- 农业(15324)
- 院(14848)
- 州(14274)
- 经(14189)
- 经济学(13977)
- 经济管理(13867)
- 基金
- 项目(85998)
- 科学(68716)
- 基金(63371)
- 研究(60139)
- 家(56014)
- 国家(55660)
- 科学基金(48797)
- 社会(38724)
- 社会科(36842)
- 社会科学(36831)
- 基金项目(33742)
- 自然(33248)
- 省(33004)
- 自然科(32499)
- 自然科学(32493)
- 自然科学基金(31833)
- 划(28429)
- 教育(27579)
- 资助(26341)
- 编号(24639)
- 重点(19116)
- 发(18378)
- 成果(18214)
- 部(18127)
- 创(17472)
- 创新(16437)
- 课题(16354)
- 国家社会(16251)
- 科研(16067)
- 计划(15781)
共检索到17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城市棚户区改造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是推进城市化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必须要完成的重大任务。应实施"有序拆迁-货币补偿-自主选房"的新模式,让棚户区居民自主选择购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以促进人口流动,防止形成新的棚户区,消化过剩住房供给;建立棚户区改造补偿资金,加大棚户区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及其就业创业帮扶力度,高标准编制并公开城市规划以及棚户区改造规划。
关键词:
城市化 棚户区改造 实物补偿 货币补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在怡 罗茜 王守清
一、商品房与棚改一体化开发。目前,多数地方政府规定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均为回迁安置房,不可包含商品房。若存在满足本项目原址回迁外的剩余面积,有两种处理方法:可用于提供给其他棚户区改造项目居民作为安置房或临时周转用房;或切割为独立地块,须单独入市进行招拍挂,可用于商品房开发。第一种处理方法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尽可能让棚户区改造的居民回迁的原则;而且,对于具有优越区位优势的地块而言,如位于中心老城区或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生钦 马光德 司红运
根据棚户区改造特点和PPP模式的适用性,探讨棚户区改造项目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然后构建棚户区改造项目PPP结构、运作流程并提出运作的关键问题。最后根据其运作的关键问题给出应用PPP模式改造棚户区项目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融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 PPP模式 融资 可行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袁利平
以棚户区改造为研究对象,针对改造融资难点,对比分析贷款融资、债务工具直接融资、股权融资和非传统融资等融资模式的发展情况与特点,明确贷款融资模式仍是当前应用最多最广的方式,而其它三种融资模式仍处在积极探索阶段。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 融资模式 贷款融资 选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生钦 马光德 司红运
根据棚户区改造特点和PPP模式的适用性,探讨棚户区改造项目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然后构建棚户区改造项目PPP结构、运作流程并提出运作的关键问题。最后根据其运作的关键问题给出应用PPP模式改造棚户区项目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融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 PPP模式 融资 可行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莉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国家多年来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工作已经启动,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今后,在认真总结典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多方面着力,确保目标任务扎实顺利地完成。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 模式创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褚建坤 任国平 张雯娇 张玲
本文以A市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为例,针对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筹集面临的困境,以税收筹划为切入点,分析现有融资模式的税费负担,并根据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对现有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融资模式进行改进,以期为探索一种能合理降低税费负担、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融资模式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 融资模式 税收筹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玲霞 韩芳
物有所值定量评价已成为项目可否采用PPP模式的重要依据。针对我国城镇棚户区改造具体实施情况,运用PSC评估法量化分析城镇棚户区改造PPP项目是否物有所值;建立初始PSC值与风险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详解风险量化过程;构建城镇棚户区改造PPP模式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最后,以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改造提升建设工程PPP项目作为实证案例,实证分析已建立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婧湜 王守清 冯珂 伍迪
目前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指定的国有企业,私有资本不敢也很难进入棚改项目。本文总结了我国现有的棚户区改造融资渠道、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分析指出了棚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现有私有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的典型模式,提出了公共部门以土地作价入股,进行一次性招投标,与私营部门按预期地价和房、地价之差的比例分配股权,合作进行棚户区改造的创新方案,拓宽融资渠道,突破现有困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潘在怡 罗茜 王守清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许多大城市在进行扩张与旧城改造时普遍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棚户区改造项目策划,在分析和比较我国现有棚户区改造政策和常见开发模式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商品房与棚改一体化开发、棚户区改造与文化地产结合的建议,并通过具体的项目策划分析,详细介绍了这两项建议的具体思路和做法,为具有类似区位优势的棚户区改造提供思路和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8年以来,四川省着力改善民生,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推进实施,有效缓解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008—2013年,共改造各类棚户区58万套(户),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78亿元,城市区域内的低洼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等得到全面改造,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面貌也得到大幅提升;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煤矿企业和单位的危旧住房也同步改造,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4年实施的"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计划启动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套(户),进一步加快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卜鹏飞 倪鹏飞
在困扰全球的低收入住区治理中,土地的开发利用、产权及增值收益的分配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构建出低收入住区土地运作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践回顾,总结国际上低收入住区治理的难点;并对低收入住区土地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得出中外土地制度的差异。基于辽宁棚户区改造土地成功运作的经验,文章认为,政府让利于民的土地收益分配方式是解决低收入住区问题的前提,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灵活土地运作模式是解决低收入住区土地问题的关键,统筹规划土地资源是土地运作成功的保障,保障民权为本是低收入住区治理的核心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文哲 何朝霞
开发性金融是我国棚户区改造融资的主渠道。在概括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优势的基础上,阐释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的三种业务模式,分析各业务模式的特点。为实现棚改融资的可持续性,提出重现项目筛选、严格贷后管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引领作用等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广春
本文对辽宁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该模式中仍然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给出了相关解决思路和建议。本文发现,辽宁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的价值在于:它具有更广泛的融资渠道,政府在动员如此广泛的资金过程中作用突出,商业性资金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且更多以参与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对棚户区改造提供融资支持。该融资模式反映的一般性问题包括:政策激励是否适当的问题、政策增信机制缺乏、商业性融资过于集中于商业银行、社区金融缺位等;本文给出的建议包括:增强政策激励的透明度、引入对于参与企业的竞争机制、动员更多元化的商业性资金参与、在棚户区建设社区金融网络等。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 融资模式 社区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