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7)
- 2023(8633)
- 2022(7420)
- 2021(6619)
- 2020(5241)
- 2019(12031)
- 2018(11854)
- 2017(22632)
- 2016(12095)
- 2015(13643)
- 2014(13900)
- 2013(14128)
- 2012(13943)
- 2011(13068)
- 2010(13679)
- 2009(12852)
- 2008(12675)
- 2007(11601)
- 2006(11154)
- 2005(10778)
- 学科
- 济(78655)
- 经济(78581)
- 管理(31314)
- 业(29734)
- 地方(26339)
- 中国(22920)
- 企(20709)
- 企业(20709)
- 农(19471)
- 方法(19115)
- 业经(16267)
- 地方经济(16263)
- 数学(16219)
- 数学方法(16028)
- 农业(13810)
- 学(13774)
- 制(12796)
- 融(12397)
- 金融(12396)
- 银(12094)
- 发(12083)
- 银行(12081)
- 财(11986)
- 行(11819)
- 环境(10697)
- 贸(10575)
- 贸易(10560)
- 易(10005)
- 体(8931)
- 发展(8874)
- 机构
- 学院(186965)
- 大学(185002)
- 济(89924)
- 经济(88097)
- 研究(76322)
- 管理(64146)
- 中国(59645)
- 理学(52127)
- 理学院(51389)
- 管理学(50597)
- 管理学院(50229)
- 科学(43247)
- 京(41355)
- 财(40904)
- 所(40403)
- 研究所(35563)
- 中心(33354)
- 江(31537)
- 农(30998)
- 财经(30344)
- 经济学(28526)
- 北京(27906)
- 范(27257)
- 经(27114)
- 师范(27056)
- 院(26726)
- 州(25648)
- 经济学院(25132)
- 省(24997)
- 科学院(23510)
- 基金
- 项目(107744)
- 科学(83948)
- 研究(82716)
- 基金(75332)
- 家(65009)
- 国家(64404)
- 社会(53746)
- 科学基金(53538)
- 社会科(50864)
- 社会科学(50855)
- 省(42711)
- 基金项目(38786)
- 教育(36342)
- 划(35497)
- 编号(33094)
- 资助(31296)
- 发(31039)
- 自然(30531)
- 自然科(29712)
- 自然科学(29706)
- 自然科学基金(29137)
- 成果(28869)
- 发展(25861)
- 展(25425)
- 重点(25015)
- 课题(24984)
- 部(23467)
- 国家社会(22305)
- 创(21682)
- 性(21275)
- 期刊
- 济(122115)
- 经济(122115)
- 研究(69954)
- 中国(46494)
- 农(31327)
- 财(30443)
- 管理(27604)
- 学报(25305)
- 科学(25173)
- 融(24565)
- 金融(24565)
- 教育(22438)
- 农业(20835)
- 经济研究(19700)
- 大学(19517)
- 业经(18893)
- 学学(18178)
- 技术(17397)
- 财经(16388)
- 问题(15883)
- 经(14418)
- 贸(12223)
- 世界(11486)
- 技术经济(11172)
- 国际(11155)
- 业(10331)
- 经济问题(10312)
- 经济管理(9672)
- 改革(9462)
- 革(9462)
共检索到328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怀渝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及其贫富悬殊的扩大,已经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央为此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战略部署,西部9省区就此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力争在今后15年内达到或赶上全国中等发展水平,逐步缩小直至消除东、西部发展上的差距。但是,阻碍中、西部发展的许多问题尤其是理论和认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特别是“梯度推移论”仍然很有市场,至今仍在宣传和鼓吹。不抛弃这种不正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陶怀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添
一、我国经济开发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目标选择 1.生产集团化。国际竞争实践证明,经济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而实力不在于企业数量的多少,重在规模大小,质量优劣,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如果有几个、十几个重大产业集团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据相当的份额,就有可能带动整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经济的飞跃。我国近几年在企业集团的发展上尽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总的来说,仍然是分散的小型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添
经济开发区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换言之,就是如何把经济开发区推向国际经济舞台,参与世界经济的大旋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所谓开放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面向世界开放。一是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一是引进世界上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实行拿来主义;一是市场也要开放;还有,要敢于打到外线去,向国外的产品市场、资金市场、人才市场进军。这就要彻底地清除保守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眼睛向内主义,来一个思想的大解放,否则,与国际市场就接不上轨。这里发表夏添先生的文章,试图引起人们的关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添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遍布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立项上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230多个,仅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有27个,省市级的有70多个,地市级的有120多个,还有相当一部分县市也建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早、开发快、层次高的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大连等国家级开发区,其规模和标准都达到较高水平。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添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遍布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立项上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230多个,仅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有27个,省市级的有70多个,地市级的有120多个,还有相当一部分县市也建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早、开发快、层次高的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大连等国家级开发区,其规模和标准都达到较高水平。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经济开发区还处于初级阶段,与走向世界,参与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天赐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事业、第三产业和农业在加快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段成荣
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发展物质生产和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时,人口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人口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而且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移动和增长速度对经济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不仅需要考虑人口因素的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细银
一、关于农业发展方向西部地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如何?笔者认为,应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赋存。目前,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从人均资源拥有量上来看,耕地1.43亩/人,林地4.51亩/人,草地10.39亩/人,水资源4517m~3/人,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明西部地区有较好的农、林、牧业发展的资源基地。但如对这些资源做更深入一步的分析,西部地区的真正农业资源优势还在于其林地和草地的数量优势上。这是因为,虽然西部地区的人均耕地数量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一方面由于本区北部水源缺乏,加上土壤自然肥力低,因而耕地的生产力难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南部各省区则由于高原、山地较多,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萍
作者认为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必须抓紧抓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个关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县域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杰
西部大开发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包括放弃紧缩 政策,启动需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利用新的政策机遇,解决国有企业历史负担等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庭录 张万科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内蒙古等11个省区。土地面积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2%;人口3.13亿,占全国的28.52%。建国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较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5%,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总额却占不到全国的10%。西部地区贫困而又富饶,它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因此,适时研究制定西部外贸发展战略,并以外贸为突破口,加快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建民
一 1.全国名牌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据1997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调查显示,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52名排序中,西部地区九省一市仅有7种,只占10%。近5年"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发布了20余个省(区、市)约300个品牌,西部相对较少,1999年第85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公布的外经贸部首批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99个品牌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