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9)
2023(11000)
2022(9214)
2021(8293)
2020(6994)
2019(16053)
2018(15589)
2017(30471)
2016(16587)
2015(18717)
2014(18964)
2013(19045)
2012(18311)
2011(16963)
2010(17093)
2009(16185)
2008(15906)
2007(14676)
2006(13200)
2005(12094)
作者
(52185)
(43870)
(43662)
(41945)
(27777)
(21110)
(19873)
(17126)
(16548)
(15589)
(15241)
(14516)
(14086)
(14045)
(13896)
(13782)
(13235)
(13026)
(12768)
(12738)
(11094)
(11068)
(10884)
(10192)
(10140)
(9805)
(9686)
(9538)
(8977)
(8733)
学科
(92682)
经济(92545)
管理(43938)
(40661)
方法(34630)
(31799)
企业(31799)
数学(30792)
数学方法(30521)
地方(21972)
(21603)
中国(21540)
(19215)
(18325)
业经(17073)
(15218)
地方经济(14308)
农业(14152)
(13478)
贸易(13473)
(12976)
(11949)
金融(11946)
(11694)
环境(11625)
(11554)
银行(11511)
(11177)
(11009)
产业(10490)
机构
大学(254466)
学院(253633)
(114625)
经济(112313)
研究(94867)
管理(90164)
理学(76858)
理学院(75896)
管理学(74498)
管理学院(74040)
中国(70116)
科学(58398)
(54144)
(50373)
(50363)
(48037)
研究所(45697)
中心(41891)
(39853)
财经(39677)
业大(39244)
农业(38055)
经济学(36931)
(35811)
北京(34502)
(33572)
(33099)
经济学院(33079)
师范(32674)
(30863)
基金
项目(162350)
科学(126032)
基金(116336)
研究(116033)
(102806)
国家(101953)
科学基金(84838)
社会(74021)
社会科(69995)
社会科学(69971)
(63933)
基金项目(60756)
(53974)
自然(53806)
教育(53049)
自然科(52487)
自然科学(52462)
自然科学基金(51539)
资助(48674)
编号(46217)
成果(38402)
重点(37656)
(37412)
(36065)
课题(33221)
(32849)
科研(31245)
创新(30897)
国家社会(30698)
教育部(30414)
期刊
(135384)
经济(135384)
研究(78374)
中国(50600)
(44140)
学报(43893)
(39175)
科学(38821)
管理(33327)
大学(32430)
学学(30892)
农业(29343)
教育(23683)
(23425)
金融(23425)
经济研究(22931)
技术(22005)
财经(20896)
业经(20053)
(18177)
问题(17796)
(15107)
技术经济(14504)
(13950)
统计(13352)
世界(12563)
(12417)
商业(11923)
国际(11778)
理论(11475)
共检索到389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忠  
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而加快推进则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内忧外患的明智选择。为掌握加快结构调整的主动权,必须考察阻碍四大结构调整的深层次因素,这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消费动能不足束缚需求结构调整,传统价值思维妨碍产业结构调整,旧有利润来源格局阻挠投入结构调整,地方本位主义干扰空间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应该认清路径依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制约,增强市场化改革的决心,降低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成本,降低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成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仁霞  
俄罗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开始了战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结构调整。实行军转民战略,改变国民经济军事化格局;通过私有化运动,发展第三产业;对农业实行土地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俄经济结构调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工业内部甚至出现原料化和初级产品化的反工业化倾向。普京执政以来,继续推行结构改革,但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工程,可能还会伴随着停滞和结构性下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雪玫  陈鹰  
对"老少边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并从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产业结构的调整、防灾减灾应急体系的完善、绿色消费的倡导、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及民族生态伦理的继承等方面提出了符合"老少边穷"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条件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俞会新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 ,对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体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的增加。要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 ,必须积极推进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对职工的培训 ;大力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企业 ,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雅炯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国积极采取各类调控政策化解危机的时候,欧洲大陆又爆发"债务危机",这表面上是各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等方面的不作为所致,本质上却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的不稳定。我国正在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作为新兴的贸易国家,其国际化的路径与美国、欧洲和日本区别较大。本文将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研究适合当前经济形势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并结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安排和经济发展情况,对人民币国际化时间窗口的选择做粗略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何敏  段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小青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但在国内外众多的产业集群中,成功的农业产业集群并不多见,在我国更是极为少见。基于集群机理,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为起点,从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经济效应,并结合实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议和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长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烨  李秀敏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建国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些年在工业所有制的改造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国有经济的比重还是过高,达到70%以上,在全国处在最高位。另外,东北现在在工业结构调整上还是存在严重的存量调整障碍和增量调整的障碍。本文依据东北地区在工业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智永  景维民  
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结构失调,需要转型升级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但由于前期的中央政策过于强调保增长,结构调整的效果不佳。从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结构调整,由于有效地控制了投资规模,开始初见成效。到新一届政府履新,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政府工作核心之一,提出的工作思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复杂。要解决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奕俊  蒲璠  
受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内在发展要求的双重影响,我国正在经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适配性进行评价分析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基本适应,但存在不一致和区域性不均衡等问题;同时,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应强化政府的统筹规划功能和市场的调节作用,处理好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降低能源强度(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本文首先对能源效率、节能的内涵进行界定,从能源物理效率、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效率的现状特征,以及与先进能源效率水平国家的差距,基于产值能耗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策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农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加大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改革、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优化、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变动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等经济结构调整,极大地推动了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伦俊  
Start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author mak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n the adaptability of taxation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points out the symptoms of maladjustment,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such as promoting enterprise reform,improving taxation system and adjusting preferential tax treatmen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