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7232)
2022(6069)
2021(5661)
2020(4892)
2019(11067)
2018(11349)
2017(21392)
2016(11670)
2015(12657)
2014(12826)
2013(12133)
2012(11010)
2011(9963)
2010(10218)
2009(10000)
2008(10085)
2007(9023)
2006(8307)
2005(7698)
作者
(30415)
(25451)
(25426)
(24328)
(16300)
(12070)
(11721)
(9893)
(9743)
(9083)
(8829)
(8568)
(8329)
(8135)
(8118)
(7903)
(7462)
(7420)
(7383)
(7286)
(6435)
(6137)
(6090)
(5881)
(5847)
(5783)
(5727)
(5535)
(5046)
(4897)
学科
(41332)
经济(41174)
管理(37334)
(35042)
(30652)
企业(30652)
(18140)
方法(16836)
(16162)
中国(15161)
数学(12821)
数学方法(12657)
业经(12247)
(11844)
(11663)
银行(11656)
(11265)
(11237)
保险(11174)
(11084)
体制(10337)
(10124)
金融(10121)
理论(9542)
(9358)
财务(9337)
财务管理(9308)
企业财务(8872)
(8117)
制度(8086)
机构
大学(158367)
学院(156116)
(66714)
经济(65262)
管理(60311)
研究(52579)
理学(50399)
理学院(49858)
管理学(49114)
管理学院(48785)
中国(45300)
(39705)
(33111)
财经(29237)
科学(28032)
(26434)
(25396)
(25115)
中心(24367)
研究所(22124)
财经大学(21808)
北京(21304)
经济学(21047)
(20961)
(19439)
师范(19275)
(19258)
(19198)
经济学院(18617)
业大(18600)
基金
项目(97612)
科学(78219)
研究(74944)
基金(72462)
(61495)
国家(60951)
科学基金(53362)
社会(51117)
社会科(47310)
社会科学(47294)
基金项目(37668)
(36676)
教育(35266)
自然(32466)
自然科(31722)
自然科学(31714)
自然科学基金(31188)
(31034)
编号(30001)
资助(29203)
成果(26325)
(25413)
(23042)
重点(21859)
课题(21435)
国家社会(21008)
教育部(20696)
(20615)
(20313)
人文(19743)
期刊
(79290)
经济(79290)
研究(56466)
中国(38442)
(33068)
管理(24735)
(23521)
金融(23521)
教育(20341)
学报(20333)
科学(20084)
(19817)
大学(17097)
学学(15893)
财经(15597)
(13220)
技术(12846)
经济研究(12210)
农业(12078)
业经(11251)
问题(9754)
理论(8138)
财会(7952)
会计(7662)
(7649)
改革(7430)
(7430)
(7180)
实践(7164)
(7164)
共检索到256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念东 ,张晨光  
社会保险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问题。劳动者(或公民)由于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死亡等原因,暂时中断劳动或暂时、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本人不能获得劳动报酬,本人及其供养家属失去生活收入时,由国家和社会按规定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这种制度,就称为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的建立是基于社会化大生产打破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给式自然经济,劳动者从家庭走向社会,当劳动者丧失劳动力或失去工作后,其生活问题就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再之,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劳动者退出生产岗位时间提前,结构性失业增加,从而加重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社会必须对劳动者的生活、特别是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活承担责任,这就是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劳动者社会保险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因而它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宏  
19世纪末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诞生的标志。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由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护理等五大保险构成,其主要特征是立法健全、自治管理、统放结合和三方合作。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保险制度逐渐面临着开支膨胀、老龄化问题严重等危机,德国政府积极探索改革之道,希望通过开源节流、增加制度中个人的责任等措施来缓解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华中  
一、工伤社会保险的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工伤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不测意外事故,负伤、致残、致死,本人及其家属丧失收入来源,生活难以维持,从企业获得赔偿(补偿)、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权利的一种社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连友  
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缩小、企业经营机制转型等方面的挑战,而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却存在着保障范围窄、管理体制不顺、社会化程度低、基金积累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改革.改革的方向是:重建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加强社会保险立法,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和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法德  
论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王法德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其中,建立完整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不仅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保险改革存在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哲  
法国是典型的福利国家,其社会保险制度曾取得过许多成功经验,但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法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法国社会保险制度,力求寻求一般性规律,借以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波  
社会保险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今,这一制度已风行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导致劳动者面临的风险增大,使他们不得不对自身因风险发生时的生活保障问题表示深切的关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企业主既要被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这一幽灵所驱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关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的探讨江西省保险学会课题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秋波  曾国安  
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种向国民提供在患病及妇女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保障和医疗费用保障的制度。(一)西方国家医疗社会保险面临的问题50年代后,西方各国普遍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它对于促进劳动力的生产与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险制度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险制度研究课题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春根  戴玮  夏珺  
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社会安全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依托,这就必然要求社会保险制度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与时俱进改革完善。本文基于我国"十四五"时期人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研判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并据此就"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险改革提出前瞻性的建议:适时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到位,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法治化,优化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浪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社会保险制度逐渐并轨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即,我国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要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为目标,立足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以实现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险制度研究课题组  
本文以大连市社会保险改革为例,重点剖析其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收支流程,并对其制度创新绩效作出若干评论,以期从“经验”和“缺陷”两个方面增加对我国未来社会保险体制选择和体制设计的理性认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卓锴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养老、医疗将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目前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较高,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发展,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劳动力参与率和正规就业率不断走低,社会保险制度赡养率会大幅提高,基金收支平衡的矛盾也会愈发突出,亟需进一步改革以实现精算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