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3)
- 2023(6138)
- 2022(4951)
- 2021(4822)
- 2020(3699)
- 2019(8267)
- 2018(8313)
- 2017(15693)
- 2016(8507)
- 2015(9321)
- 2014(9278)
- 2013(9204)
- 2012(8694)
- 2011(7965)
- 2010(8223)
- 2009(7621)
- 2008(7432)
- 2007(7140)
- 2006(6631)
- 2005(5897)
- 学科
- 农(48218)
- 济(39044)
- 经济(38901)
- 农业(32205)
- 业(28307)
- 业经(17525)
- 管理(15088)
- 农业经济(12340)
- 中国(12202)
- 地方(11189)
- 发(10071)
- 村(9463)
- 农村(9446)
- 方法(9318)
- 企(9240)
- 企业(9240)
- 制(9213)
- 发展(8695)
- 展(8686)
- 建设(8443)
- 土地(7673)
- 收入(6997)
- 劳(6944)
- 劳动(6942)
- 策(6916)
- 及其(6850)
- 体(6630)
- 方针(6406)
- 人口(6380)
- 农业劳动(6327)
- 机构
- 学院(116907)
- 大学(110557)
- 济(49231)
- 经济(48117)
- 管理(43332)
- 农(43118)
- 研究(42627)
- 理学(36574)
- 理学院(36199)
- 管理学(35602)
- 管理学院(35394)
- 中国(35007)
- 农业(32129)
- 科学(24715)
- 业大(24655)
- 京(23723)
- 中心(21588)
- 所(21183)
- 财(21065)
- 江(20583)
- 农业大学(19511)
- 研究所(18561)
- 省(17571)
- 范(17027)
- 师范(16930)
- 发(15758)
- 州(15749)
- 经济管理(15319)
- 业(15244)
- 财经(15088)
- 基金
- 项目(73902)
- 研究(60899)
- 科学(57832)
- 基金(51039)
- 家(43389)
- 国家(42777)
- 社会(40136)
- 社会科(36231)
- 社会科学(36218)
- 科学基金(36180)
- 省(31407)
- 编号(28134)
- 基金项目(27511)
- 农(26613)
- 教育(26205)
- 划(24189)
- 成果(23053)
- 自然(19918)
- 自然科(19367)
- 自然科学(19366)
- 自然科学基金(19027)
- 课题(18743)
- 资助(18389)
- 发(18049)
- 部(16625)
- 重点(16115)
- 性(16052)
- 制(15685)
- 年(15632)
- 国家社会(15588)
共检索到19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翠环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教育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华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大意义 强调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志勇 向一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康霖 王艳娇
一、建设新农村的国别差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06年3月1日的《经济日报》报道了“韩国的二元经济转型之路”,介绍了韩国农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情况,评价了韩国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文章认为,韩国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做法能够借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也是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新疆的重要内容。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发展相对滞后,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一些较大的困难与问题。本文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结合新疆的实际,提出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疆 新农村建设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耀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农民增收困难重重,步履维艰。目前国家虽然在惠农方面下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使农民在种粮、种草、种树、养殖等方面获得一定补贴,相对缓解农业生产资料及其它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仍很薄弱,抵卸自然灾害能力还很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利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一个全面的发展目标,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农民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中心问题还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城镇化建设、人口转移、“空壳村”整理、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必须以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作为动力,必须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转型已经基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将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作为优先领域;将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农村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强化农民工就业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需要强化的支柱。
关键词:
新农村 “三农”问题 发展 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武江
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其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在对现存问题清醒认识、认真检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
新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体制 商业银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山区建设 领导作用 合作组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学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聂玉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衍伟
本文分析探讨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税收政策及税制安排,提出了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税收战略;改城市维护建设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税;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制度;对于农民所承担的自产自用农产品中所含的增值税税款实行退税;在国内外发行免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债券”;稳步建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税收优惠机制;制定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税收鼓励政策;实行有利于形成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鼓励城市创业者在农村创业的税收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税收政策 税制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