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6)
2023(10468)
2022(8232)
2021(7129)
2020(5967)
2019(13143)
2018(13186)
2017(24733)
2016(13475)
2015(15342)
2014(15739)
2013(15097)
2012(14169)
2011(13002)
2010(13290)
2009(12370)
2008(11949)
2007(11054)
2006(10270)
2005(9366)
作者
(40735)
(34190)
(33968)
(32509)
(21908)
(15965)
(15421)
(13244)
(13195)
(12384)
(11844)
(11501)
(11346)
(11181)
(10866)
(10554)
(10164)
(10091)
(9706)
(9492)
(9059)
(8524)
(8350)
(7960)
(7760)
(7736)
(7566)
(7371)
(7072)
(6850)
学科
(81208)
经济(81144)
管理(34306)
(30704)
地方(24336)
(23395)
企业(23395)
方法(20872)
中国(20680)
(18207)
业经(18106)
数学(17431)
数学方法(17318)
(16344)
地方经济(15418)
产业(13862)
(12628)
农业(12478)
(11294)
(11151)
(10976)
(10442)
金融(10435)
环境(10163)
理论(10163)
(9806)
银行(9781)
(9509)
(9442)
技术(8688)
机构
学院(199633)
大学(195832)
(91431)
经济(89673)
研究(77042)
管理(69180)
理学(57953)
理学院(57235)
中国(56503)
管理学(56220)
管理学院(55853)
科学(45854)
(42793)
(39804)
(39058)
(37734)
研究所(36072)
(34436)
中心(33548)
财经(30180)
经济学(29186)
业大(28324)
(28106)
(27192)
(26991)
师范(26858)
农业(26733)
北京(26146)
(26096)
经济学院(25868)
基金
项目(128339)
科学(100477)
研究(96379)
基金(89908)
(78511)
国家(77870)
科学基金(65480)
社会(62507)
社会科(59227)
社会科学(59212)
(53711)
基金项目(46801)
(42760)
教育(42433)
编号(39037)
自然(38580)
自然科(37586)
自然科学(37572)
自然科学基金(36878)
资助(35687)
成果(31977)
(31742)
重点(29865)
课题(28989)
(26834)
(26363)
发展(26318)
国家社会(26216)
(25932)
创新(24784)
期刊
(116949)
经济(116949)
研究(64432)
中国(45452)
(32757)
学报(31288)
(29555)
管理(28834)
科学(28487)
大学(23470)
教育(22589)
学学(22276)
农业(21945)
技术(19574)
经济研究(19517)
(19010)
金融(19010)
业经(18681)
财经(16142)
问题(15266)
(14357)
技术经济(11348)
(11173)
(10488)
世界(10105)
商业(10028)
经济问题(9921)
统计(9910)
现代(9886)
国际(9331)
共检索到321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根本之策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长江经济带产业体系具有梯级分布型、工业牵引型、结构亲水型特征,产业发展面临传统结构与环境容量、绿色转型与动力不足、产业协同与条块分割的突出矛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做到全局统筹与分类施策相结合,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反向倒逼与正向疏导相结合,近期治标与远期固本相结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金海   夏杰长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支撑。目前中国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尚未构建起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表现为:实体经济大而不强,产业体系的根基不牢;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产业体系的创新力不足;产业基础能力较弱,产业体系的控制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体系的安全性不高。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包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先进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产业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产业安全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未来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制度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栅洁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和深邃思想,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推进产业智能化、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春林  李涵  陶士贵  
文章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力、内外循环畅通力和经济发展支撑力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示范力发展水平较高,内外循环畅通力稳中有升,经济发展支撑力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强。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呈现空间聚集性,发展水平低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其外围;分区域看,在内外循环畅通力与经济发展支撑力方面,下游相较于中上游表现较为突出,在生态文明示范力方面,中上游相较于下游发展较为强劲。因此,要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重视高水平地区的辐射作用,以此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超兰  
提升商贸流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2013-2021年面板数据,探索如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商贸流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文章最后从加强自主创新研发、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攀  
研究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时空差异及分布演进有利于优化长江经济带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长江经济带下游向中上游、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促进其欠发达地区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内生发展活力。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出2005~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域的中国式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分位技术模拟中国式现代化的梯度分组,借助Dagum基尼系数法对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进行测度,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刻画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绝对差距和动态演进特征。得到主要结论:(1)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逐渐下降的空间格局。(2)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在持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非均衡情形趋于弱化。(3)经济较发达地区内部及其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都较大,但呈现出缩小趋势;同时,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存在极化现象,绝对差距呈现出缩小趋势。本文可以为定量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水平以及测度区域内和区域间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太虎  
在全国高质量发展大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势中,山西转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生态打造、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多措并举,通过加快转型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山西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强  
当前,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存在市场需求不足、产业盈利空间收窄、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加快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空间集聚与开放合作、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关系,稳预期、强保障、扩需求、优环境、提能效,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迪云  陈波  刘志佳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市场、政府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和支持环境4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了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7~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营商环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营商环境差距十分明显,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空间格局。除上海、江苏和浙江外,各省市在营商环境4个准则层表现各有优劣。根据评价值,将11个省市的营商环境划分为四个等级。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雷  潘建林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0-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流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流通现代化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流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呈现“U”型作用特征。因此,各省(直辖市)应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流通现代化,以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现阶段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出紧迫要求,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将有关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求经济发展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中心位置,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三大关口",而且对金融业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金凤君  张海荣  
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江经济带提出的背景、战略意义、空间布局以及我国物流空间格局演变入手,探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现状与问题、规划目标与建设重点,以实证分析重庆战略与长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的契合,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勤  林鑫  
长江经济带空间分异具有多元复杂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密集性、交通支撑性、对外开放性、创新驱动性和发展持续性的综合评价和五个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的评价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区域发展悬殊,"三个梯队"、"四大类型"空间分布与上、中、下游"三大流段"基本一致,但不完全重叠,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并非按上中下游依次递增。推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既要顺应流域的自然规律,又要根据空间分异特征实施差异化策略,特别是要加强对"第三梯队"的政策扶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金凤君  张海荣  
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江经济带提出的背景、战略意义、空间布局以及我国物流空间格局演变入手,探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现状与问题、规划目标与建设重点,以实证分析重庆战略与长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的契合,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金凤君  张海荣  
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江经济带提出的背景、战略意义、空间布局以及我国物流空间格局演变入手,探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现状与问题、规划目标与建设重点,以实证分析重庆战略与长江经济带交通体系建设的契合,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