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2)
- 2023(4572)
- 2022(3821)
- 2021(3610)
- 2020(2984)
- 2019(6482)
- 2018(6433)
- 2017(11623)
- 2016(6659)
- 2015(7455)
- 2014(7660)
- 2013(7128)
- 2012(6607)
- 2011(5991)
- 2010(6171)
- 2009(5518)
- 2008(5455)
- 2007(4970)
- 2006(4508)
- 2005(3889)
- 学科
- 济(21378)
- 经济(21346)
- 管理(16895)
- 业(12325)
- 企(9667)
- 企业(9667)
- 中国(8020)
- 学(7076)
- 制(6987)
- 地方(6941)
- 农(6784)
- 财(5989)
- 体(5973)
- 方法(5960)
- 理论(5182)
- 业经(4830)
- 数学(4708)
- 数学方法(4575)
- 银(4403)
- 银行(4384)
- 教育(4318)
- 行(4271)
- 融(4253)
- 金融(4246)
- 农业(4187)
- 和(3721)
- 环境(3708)
- 体制(3658)
- 划(3517)
- 地方经济(3487)
- 机构
- 学院(88398)
- 大学(87461)
- 研究(35695)
- 济(29464)
- 管理(28794)
- 经济(28371)
- 中国(25563)
- 理学(23711)
- 科学(23581)
- 理学院(23272)
- 管理学(22665)
- 管理学院(22500)
- 京(20516)
- 所(18707)
- 农(18336)
- 研究所(16924)
- 中心(15940)
- 财(15725)
- 江(15559)
- 业大(14675)
- 农业(14398)
- 院(14189)
- 范(13928)
- 师范(13734)
- 省(12919)
- 北京(12842)
- 技术(12566)
- 州(12205)
- 财经(11407)
- 师范大学(11015)
- 基金
- 项目(60434)
- 科学(46544)
- 研究(43626)
- 基金(41598)
- 家(37895)
- 国家(37590)
- 科学基金(31038)
- 社会(25786)
- 省(24961)
- 社会科(24307)
- 社会科学(24301)
- 基金项目(22184)
- 划(21633)
- 自然(20286)
- 教育(20225)
- 自然科(19801)
- 自然科学(19789)
- 自然科学基金(19380)
- 编号(18405)
- 资助(16239)
- 成果(15845)
- 课题(14131)
- 重点(13987)
- 发(13104)
- 部(12138)
- 创(12126)
- 计划(12048)
- 体(11476)
- 创新(11369)
- 年(11361)
共检索到144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征学 王丽
空间规划是政府加强空间管制、协调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孕育发展,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制于规划理念、管理体制、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空间规划体系还不完善。须进一步理清思路、改革创新、规范编制、强化保障,加快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
强化空间管制 提升空间效率 优化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祁帆 张晓玲 李志刚
我国涉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和布局的规划众多,其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入早,影响大,并形成了相互独立而相互影响的管理体系。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安排上也缺乏顶层设计,不同规划之间缺乏明确的统属关系,交叉重叠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突出,严重削弱了国家对国土空间的管控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空间规划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反思,探索建立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宋建军 滕飞
空间规划是政府加强空间管制、协调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孕育发展,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规划理念、管理体制、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空间规划体系还不完善。对此,应改革创新、规范编制、强化保障,加快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多规合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刘洋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孕育发展,对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受规划理念、管理体制、配套机制等方面制约,当前我国空间规划类型还较为混乱,体系远未完善,严重制约了规划综合效能的发挥。"十二五"时期,为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应加快法制建设,健全行政体制,理顺规划关系,创新实施机制,强化民主参与,抓紧建立功能完善、关系协调、层次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宋建军 滕飞
空间规划是政府加强空间管制、协调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孕育发展,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规划理念、管理体制、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空间规划体系还不完善。对此,应改革创新、规范编制、强化保障,加快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多规合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卫东 黄卓
研究目的: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和改革方向。研究方法:系统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理论研究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借鉴空间规划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深入分析了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存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合理有效的空间规划体系的原则和方向,最后探讨和设计了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整合后的总体框架。研究结论:运用系统论思想可以科学构建中国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
土地规划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 系统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琪 卢进东 巢佳玲
新时期,国家要求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背景下,武汉市对新时期生态空间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再认识和再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生态空间规划与传导管控体系,为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茂吉
为探索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构建,在总结借鉴国外空间规划、国内"多规合一"试点经验基础上,根据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特点和国家有关空间规划体系的设想,提出了我国新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六级空间规划体系,明确了各级空间规划的定位和重点,并对相关技术标准修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 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构建我国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有利于保护和优化利用空间资源,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空间规划体系要明确各类空间性规划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终结边界不清、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的局面,形成相互支撑、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 规划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少康 李统华
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总体上种类繁多、体系庞杂,各类空间规划在编制、实施和审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相互矛盾、相互交叉的环节,造成了空间资源浪费、管理成本增加以及管理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现行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势在必行。面对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历史机遇,系统分析各类空间规划的优缺点,加快各类空间规划的整合,通过规划体系、规划层级、指标体系、管理体系改革,推进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空间
关键词:
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伊婧 张姗琪 林昀 甄峰 赵赛帅 李璐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效率和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应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行为进行长期性、动态性监测,为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实时运行状态、推动规划实时反馈优化提供基础。系统回顾中国规划实施监测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从监测工作定位、内容技术体系和传导衔接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全过程支撑”的工作定位,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从规划要求落实监测、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和规划过程调整监测三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内容体系,进而建立规划监测指标与规则库、趋势分析与预警模型库和弹性监测分析单元三大技术体系,为全面开展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国胜
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进行内涵界定,阐释其主要特征和核心价值。然后,提出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构成和周期特征、健康影响评估的层级和强度等方面对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体系进行建构,并对其要点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技术方法的构建,聚焦“评估前的依据问题”、“评估中的操作问题”和“评估后的利用问题”,尝试建立起理论探究与实证评估相结合的研究框架,并对其研究要点和思路进行分析,以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五红 胡斌 冯善元 叶菁
本文探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关系及其衔接问题,提出了厘清国土空间规划与管制事权、强化空间尺度与管制规则关联程度、利用市场调节增强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灵活特性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提高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永春 张薇 曹宛鹏 穆焱杰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自上而下试图从宏观层面尽可能解决或缓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约束、人地关系冲突、多头管理、规划权威性等关键问题。我国国土规划的体系、架构和技术条例等迄今已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共性"规范,但在战略层面讨论面向未来国家安全背景下的地域"个性"问题仍较缺乏。面对国家需求和西部特殊情境,应考虑建立基于国家安全考量的跨省区、跨流域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在战略层面,为保障国家安全,此规划应着重考虑:(1)理论上,基于国家安全视角应建立跨省区、跨流域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2)实践中,建议制定西部空间尺度的以生态区、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安全"专项规划,以边境线、支撑线为规划脉络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存安全"专项规划(或在规划中明确"国防安全细则"),依托主要交通线以城镇体系为组织脉络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活安全"专项规划(或在规划中明确"西部和谐社会建设细则"),遵循主体功能区且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群等为中心的"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产安全"专项规划(或"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重构生态空间、生存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3)特别建议强化边疆城镇/村寨建设,设立新时代"大三线建设"——西部"环青藏高原重点建设带",以应对后疫情时期有限全球化和"双循环"现实的可能的国家安全需求。整体上,西部情境特殊,其国土空间规划与东中部应有差异,切忌一刀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利哲 张杨 宋家宁
"三线"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也是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进入"后半程"时期,"三线"划定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