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5)
2023(8378)
2022(6889)
2021(6932)
2020(5741)
2019(13171)
2018(13175)
2017(23963)
2016(13400)
2015(15330)
2014(15387)
2013(14875)
2012(13833)
2011(12443)
2010(12435)
2009(11501)
2008(11714)
2007(10244)
2006(9140)
2005(8434)
作者
(35871)
(29998)
(29814)
(28820)
(19083)
(14160)
(13605)
(11667)
(11432)
(10776)
(10437)
(10007)
(9958)
(9889)
(9689)
(9168)
(8941)
(8534)
(8512)
(8341)
(7803)
(7262)
(7254)
(6930)
(6726)
(6654)
(6646)
(6497)
(6166)
(6126)
学科
(50004)
经济(49932)
管理(36534)
(30958)
(25539)
(25081)
企业(25081)
中国(20828)
方法(18600)
(16521)
数学(16370)
数学方法(16251)
(15217)
财政(13224)
(12959)
(11260)
银行(11241)
业经(10861)
(10847)
贸易(10842)
(10788)
(10753)
财务(10727)
财务管理(10681)
(10640)
(10601)
(10350)
企业财务(10158)
体制(10011)
(9758)
机构
大学(176874)
学院(175326)
(79253)
经济(77818)
研究(71357)
管理(59847)
中国(56985)
理学(49545)
理学院(48948)
管理学(48261)
管理学院(47916)
(46147)
科学(39985)
(39650)
(36795)
研究所(32764)
财经(31699)
中心(30837)
(29405)
(29013)
(27383)
北京(26241)
(25944)
经济学(25721)
(23603)
师范(23358)
财经大学(23181)
经济学院(23010)
农业(22739)
业大(22417)
基金
项目(109630)
科学(85460)
研究(84548)
基金(78938)
(69496)
国家(68925)
科学基金(57015)
社会(53886)
社会科(51036)
社会科学(51025)
(40172)
基金项目(39996)
教育(39348)
(34834)
编号(33942)
自然(33128)
资助(32839)
自然科(32363)
自然科学(32348)
自然科学基金(31782)
成果(30413)
(25893)
重点(25489)
课题(25336)
中国(24064)
(23985)
国家社会(23713)
(23038)
(22501)
教育部(22329)
期刊
(93143)
经济(93143)
研究(64986)
中国(46823)
(40360)
学报(27776)
(27524)
教育(26250)
科学(24722)
管理(24228)
大学(21539)
学学(19908)
(19874)
金融(19874)
农业(18565)
经济研究(17152)
财经(17104)
技术(14958)
(14907)
业经(12564)
(12112)
问题(12070)
世界(11092)
国际(10762)
(10639)
会计(9801)
(8907)
财政(8907)
(8441)
职业(7900)
共检索到297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彦锋  罗庆  
(一)广泛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党的十九大为凝聚这种共识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标:即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应具备"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三个特征。这既是对深化财税改革认识的深入和改革实践经验的升华,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推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原则。应当广泛凝聚形成改革的合力和共识,去引领改革、约束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自1994年实施分级分税财政体制改革以来,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公共财政领域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中国公共财政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大方向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如何推进此项改革?仍有待深入研讨。相关理论和实务部门就此已进行了大量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勇  
财政是有"魂"的,财政的"魂"就是财政理念,财政的理念是财政的价值观,是财政的宗旨。财政理念对财政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深刻地约束和推动着财政的进步。现代财政理念集中体现为"法治、民主、公共、效益"四种基本观念凝练现代财政理念应该寻找财政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财政的核心理念应该基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齐守印  
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或者说实现公共财政体系现代化,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是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有鉴于此,党的十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民  
改革开放以来,枝江市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其中在90年代年均增长17.5%,但是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管理上,在财政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五难”:一是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归集难,流失在收费部门和收费单位手中。二是财政支出监督难,一些行政事业性单位乱支、乱补、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之刚  
1994年实行的分税财政体制,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导致了基层财政困难和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对此进行体制上的成因分析,可以为分税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可参考的建议。除缓解基层政府的收支矛盾外,更为重要的改革目标是:确定基层政府职能,配合较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较为完善的地方税体系的建立,构建具有自律机制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代模  杨涛  
本文从财政本质、财政职能、财政运行模式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系问题。认为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公共财政面临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提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运行模式的“两个要素,一个原则”:两要素即提供符合公共财政职能一般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继续优化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一个原则即坚持财政代表国家增进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的原则。坚持这一中国特色公共财政模式,既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有助于对公共需求的满足和公共领域的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亚东  
北京市密云县结合实际,坚持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五位一体"的现代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即:调控市场不越位、调整结构不错位、保障民生不缺位、公共服务不失位、资金监管要到位。(一)调控市场不越位。通过精简行政审批,减少财政对企业直接投入,创新财政对经济投入方式,利用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切实用好政府调控"有形之手",确保财政不越位。——简化减少行政审批。把该放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守印  李杰刚  成军  
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需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通过对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基本概念的阐述,引申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主要特征、基本构成和功能定位,并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要求,阐明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实践层面,总结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积极探索推进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基础;最后从对策层面,较为展开地阐述了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传教  
作者认为,由于从不同角度分析,“财政”的构成要素和环节是不同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财政体系并不是单一的。我国传统财政理论对“财政体系”所作的单一的界定混淆了不同性质、不同逻辑层次的财政范畴,存在许多问题。为此,作者在区分不同性质财政范畴的基础上,从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集中性分配的本质属性出发,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财政体系”,即财政“分配关系”体系、财政“计划管理”体系、财政“分配范畴”体系和财政“分级运行”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刘波  黄颂文  
近年来,有关是否在金融领域适当强化地方职责,以便既有利于活跃基层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创新和多样化发展,适应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又有利于确保区域金融安全的问题,在地方政府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讨论颇多。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意识与责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丙涛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年,但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目标的简短分析表明,意在提高生存竞争实力的公共经济制度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主线,而英美的公共财政制度才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核心,是最为有效的提高国家实力的公共经济制度。因此,对当代落后国家的追赶来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性目标并只不是简单模仿市场经济制度,而是要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及其运转机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唐会忠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财政审计在规范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更加明显。近年来,湖南省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中心,坚持科学审计、民本审计、责任审计、文明审计理念,注重增强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建设性,依法全面履行财政审计监督职责,在规范政府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绩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云赟  
养老保险体系对财政政策的代际平衡状况有重要影响,如果在2008年开始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体系进行改革,我国财政政策的代际不平衡状况会得到改善,代际不平衡百分比会下降9.4个百分点;而如果在2010年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并且将男性的退休年龄推迟至64岁,女性统一推迟到58岁,财政政策基本就能实现代际平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邢文妍  佟克胜  
近年来,辽宁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2年辽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000亿元的大关,实现3106.4亿元,较2010年的2004.8亿元,增长了54.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0.8%增长到2012年的12.5%,再上升到2013年上半年的14.4%,创出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新高点。但是在政府间财政分配体系、地方税体系建设以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