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6)
2023(7230)
2022(5891)
2021(5831)
2020(4736)
2019(10905)
2018(10692)
2017(19316)
2016(10673)
2015(12378)
2014(12381)
2013(12128)
2012(11361)
2011(10683)
2010(10415)
2009(9622)
2008(9396)
2007(8367)
2006(7300)
2005(6662)
作者
(31083)
(25961)
(25939)
(24749)
(16434)
(12239)
(11689)
(10256)
(10083)
(9152)
(9007)
(8723)
(8437)
(8422)
(8414)
(7996)
(7700)
(7620)
(7333)
(7207)
(6789)
(6322)
(6274)
(5885)
(5830)
(5803)
(5801)
(5590)
(5391)
(5352)
学科
(43948)
经济(43895)
管理(25824)
(21178)
方法(18235)
中国(17193)
数学(16485)
数学方法(16341)
(15672)
企业(15672)
(11781)
(10442)
贸易(10435)
(10302)
(10249)
(9818)
(9696)
(8448)
(8197)
银行(8177)
(7999)
业经(7949)
(7748)
金融(7741)
地方(7347)
农业(7245)
理论(6642)
环境(6608)
关系(6601)
教育(6382)
机构
大学(153300)
学院(149513)
(67748)
经济(66550)
研究(61755)
管理(51896)
中国(47643)
理学(43864)
理学院(43290)
管理学(42464)
管理学院(42174)
科学(35888)
(34584)
(31586)
(30380)
研究所(28920)
(26660)
中心(26615)
财经(23948)
(22826)
北京(22642)
经济学(22284)
(22095)
(21761)
业大(21205)
农业(21095)
(20658)
师范(20417)
经济学院(20020)
科学院(18483)
基金
项目(100481)
科学(78902)
研究(74631)
基金(73747)
(65999)
国家(65522)
科学基金(54170)
社会(48010)
社会科(45565)
社会科学(45557)
基金项目(37261)
(36146)
教育(34359)
自然(32828)
(32172)
自然科(32109)
自然科学(32094)
自然科学基金(31532)
资助(31202)
编号(28950)
成果(25312)
(23531)
重点(23381)
(22170)
中国(22112)
国家社会(21555)
课题(21513)
(20336)
教育部(20019)
创新(19254)
期刊
(73451)
经济(73451)
研究(50080)
中国(36456)
学报(26014)
(24537)
科学(23386)
(22365)
教育(20844)
管理(19717)
大学(19640)
学学(18173)
农业(17046)
(14036)
金融(14036)
经济研究(13656)
技术(12552)
财经(12243)
(10765)
(10519)
世界(10069)
(10052)
业经(10030)
问题(9960)
国际(9621)
统计(8501)
图书(8060)
(6966)
(6960)
(6839)
共检索到238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任超  陈燕  林梦泉  
构建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学科评估已成为日趋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主动发出中国声音,树立中国标准,掌握高等教育评价领域的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高等教育战略地位、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世恒  郭逸尘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应强化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的地位,构建高效科学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改进评估结果的呈现和运用形式,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在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教育评价系统性综合改革的新征程。必须充分发挥好学科评估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中的正确导向作用;必须扎实做好评估工作,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优势、完善指标、优化举措,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学科评估新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林梦泉  任超  陈燕  
强化"五个引领",构建学科评价体系的中国标准。突出"五大创新",建立评估方法的中国模式。注重"三个效应",建立评估结果发布的中国方式。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单元,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是高校承担大学功能的基本载体,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支撑。如何有效开展学科建设,合理布局、优化资源、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形成良好学科生态,推动学科更好更快发展,打造更多学科高原高峰,是高等学校的重大课题。评价是学科内涵建设管理闭环的重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是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需要。坚持中国特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总结中国高等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之必须。国际视野,中国道路,是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关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尹鑫  张斌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国档案学学术发展与变革,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基础愈加稳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国档案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契机。[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探析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中体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分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和创新方向。[结论/发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可以在以下方面着手:聚焦新时代,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构建模式;着眼新未来,加强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建设;构建新规范,认真推进档案法治研究和技术标准研究。[创新/价值]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创新方向与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我想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开展"思想体系"研究?第二个问题,怎样研究?一、为什么要开展"思想体系"研究?这个题目准备两年多了,到现在才开题,原因有两个:第一,为了让"强国课题"比较充裕地结题。强国课题到了最后阶段,有很多的成果,很多同志也有很多的体会,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第二,为了给学会新一届理事留下承前启后的研究课题,这个也是诚心诚意的。这个题目准备了一点经费,一方面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集团)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子堂  
五大法治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范畴架构。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就是要能够有效解决具有中国特质的问题。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一定的理论资源为基础和原则。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国旅游研究也应该取得更多的成就,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声音,并对旅游业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刊特意组织了主题为"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笔谈,欢迎大家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柯平  袁珍珍  胡娟  
[目的/意义]通过阐明为什么构建、构建什么样的以及怎么样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明晰未来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特色化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与网络调研、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系统梳理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涵、实践机遇、内在需求、理论基础与创新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分析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路径。[结论/发现]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本质是中国自主的图书馆学知识体系,其构建应在考量学科发展实践机遇与内在需求的前提下以我国既有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政策部署、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中涌现的特色主题,实现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实践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承,并合理引进国外图书馆学先进成果,以科学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创新/价值]辨明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内核并拓展其内涵与边界,激发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活力与生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2007年12月,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提出了"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建议,在高教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门设立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课题,国内一些知名的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重点大学的校长都参与了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胡红杏  
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与特点,又结合现代中国学校教学实践样态而形成的教学论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的总称。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借鉴与探索、孕育与初创、成熟与完善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保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中国本土教学实践研究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的深厚基础。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的完善发展要体现时代特征,夯实学科发展的基础,融凝多元的研究方法,完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斯如,张训苏  
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计学学科体系的框架设计唐斯如,张训苏一、应该建立一个综合型的统计学学科体系统计学是一门交叉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具有横断性、边缘性、交叉性与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其地位与经济学、数学、管理学一样同属于一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以各种总体现象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一表述中,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而"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又有哪些标准?准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