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8)
- 2023(15075)
- 2022(12672)
- 2021(11826)
- 2020(9775)
- 2019(22407)
- 2018(22599)
- 2017(43185)
- 2016(23892)
- 2015(26978)
- 2014(27227)
- 2013(26655)
- 2012(24358)
- 2011(21918)
- 2010(22062)
- 2009(20226)
- 2008(19824)
- 2007(17776)
- 2006(15783)
- 2005(14557)
- 学科
- 济(92145)
- 经济(92007)
- 管理(73576)
- 业(67551)
- 企(57520)
- 企业(57520)
- 方法(38811)
- 数学(32464)
- 数学方法(32045)
- 中国(27329)
- 财(26736)
- 农(25917)
- 业经(23124)
- 制(22498)
- 学(20591)
- 地方(18788)
- 理论(17669)
- 农业(16938)
- 务(16531)
- 财务(16453)
- 财务管理(16418)
- 银(15859)
- 体(15854)
- 银行(15819)
- 和(15584)
- 企业财务(15568)
- 技术(15372)
- 行(15022)
- 贸(15020)
- 贸易(15008)
- 机构
- 大学(339063)
- 学院(335359)
- 管理(131826)
- 济(131228)
- 经济(128170)
- 理学(113238)
- 研究(112804)
- 理学院(111933)
- 管理学(110022)
- 管理学院(109405)
- 中国(84128)
- 京(73471)
- 科学(68751)
- 财(64589)
- 所(56309)
- 农(51621)
- 江(50744)
- 研究所(50717)
- 中心(50699)
- 财经(50167)
- 业大(48262)
- 北京(46773)
- 范(46400)
- 师范(46004)
- 经(45382)
- 院(40916)
- 州(40870)
- 农业(39955)
- 经济学(39001)
- 师范大学(37282)
- 基金
- 项目(224827)
- 科学(177027)
- 研究(168607)
- 基金(161910)
- 家(139747)
- 国家(138551)
- 科学基金(119404)
- 社会(105296)
- 社会科(99585)
- 社会科学(99561)
- 省(87884)
- 基金项目(85814)
- 教育(78327)
- 自然(76282)
- 自然科(74458)
- 自然科学(74444)
- 划(73909)
- 自然科学基金(73072)
- 编号(70224)
- 资助(65609)
- 成果(58715)
- 重点(50180)
- 部(49608)
- 课题(48739)
- 发(47334)
- 创(46787)
- 制(43920)
- 项目编号(43631)
- 创新(43608)
- 教育部(42987)
- 期刊
- 济(150114)
- 经济(150114)
- 研究(105436)
- 中国(70951)
- 学报(51934)
- 财(50620)
- 管理(50193)
- 农(48276)
- 科学(47671)
- 教育(46367)
- 大学(40000)
- 学学(37023)
- 农业(32654)
- 融(30496)
- 金融(30496)
- 技术(29885)
- 财经(24674)
- 业经(24167)
- 经济研究(22975)
- 经(21023)
- 问题(19629)
- 图书(19613)
- 理论(16972)
- 业(16174)
- 科技(16152)
- 技术经济(15642)
- 版(15551)
- 现代(15457)
- 实践(15449)
- 践(15449)
共检索到507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媛媛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根基。新发展阶段,我国亟待强化基础研究投入保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既是对我国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健全第三次分配机制的现实观照,又是对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执行体制优势传统的借鉴。文章基于“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视角解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的内涵,在弥补投入主体缺位的同时,还关注不同主体投入活动引申出的投入形式和投入支持机制的丰富运用,以彰显构建多元化投入格局的进步意义及其完整性。文章认为,在推进路径的完善中,应让政府、市场、社会力量自愿自发的投入机制有导向、有动力、持续性地融入创新活动,嵌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践。这既要着眼于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顶层架构设计,又要从思想、制度、文化等层面分领域推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巧爽 李乐逸 唐福杰 张香平 孙玉涛
本文构建了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部门配置框架,首先,从单边结构和交叉结构入手,运用熵指数测算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多元化水平;其次,运用数据包络方法,检验公共-私人部门的解耦特征对美国基础研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953—2020年,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明显提升,执行多元化有所降低;(2)近10年来,政府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降低、执行多元化提升,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提升、执行多元化降低;(3)公共-私人部门在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配置中解耦,政府经费由企业执行比例降低,企业经费由内部执行比例提升;(4)公共-私人部门解耦有助于提升公共部门基础研究效率,对私人部门基础研究效率存在倒U形影响。相关结论有助于明确美国公共-私人部门在基础研究经费配置中的耦合关系,为构建中国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东 邓斯月
本文基于R&D经费投入、基础研究竞争情况双视角,运用201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R&D经费投入规模、占比与基础研究竞争情况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研究发现,R&D经费投入规模、强度与数字普惠金融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R&D经费投入的增加对数字普惠金融会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础研究竞争指数,旨在探究地区间基础研究的竞争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基础研究竞争能力与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辖区内基础研究竞争力的增加对数字普惠金融会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杨起全 程家瑜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但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中国政府在本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80%以上。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投入少。结合对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测算,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R&D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把大学自筹基础研究投入作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 测算 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先恩 刘云 周程 方在庆 向桂林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经费的比例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且存在歧义。作者围绕基础研究的内涵、主要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统计的比较、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的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论是:中国的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确实偏低,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雄厚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为实质性地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统计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先恩 刘云 周程 方在庆 向桂林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R&D)总经费的比例低是一个热点问题,且存在歧义。作者围绕基础研究的内涵、主要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统计的比较、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的可行性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结论是:中国的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占比确实偏低,这可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雄厚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为实质性地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作者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统计 国际比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子良 王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应加大投入强度宋子良,王平一、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发表的论文数约占全国科技论文数的60%,超过了科研机构,而且绝对数量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国外大学相比,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差距还很大。世界公认的最具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阳春 张静 张光宇 欧春尧
以美国电子复兴计划与高超声速项目为例,从投入主体、投入客体、运作机制与保障手段等视角探讨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驱动是引导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主体的重要方式;科学配置是选择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客体的主要原则;运作高效是提升颠覆性技术多元化转化流程的关键渠道;生态优化是保障颠覆性技术多元化创新产出的有力手段。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从投入渠道的开源扩容、投入动力的激励风控、投入效率的流程优化与投入保障的生态构建四大方面构建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机制的理论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家淳 王京安 杨奇星
组织冗余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它能够为研发投入提供资源支持。研究发现:组织冗余与研发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我国企业热衷于实施行业多元化战略,多元战略会强化组织冗余与研发投入的倒U型关系;实施行业多元化战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消耗组织冗余,进而会抑制研发投入,多元化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资源争夺现象。基于复合基础观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研究结论有助于管理者深刻认识组织冗余对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泗宗 顾明毅
本文指出了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融资,评价了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效用差异,提出了多元化融资的操作分类,构建了基础设施融资“齿轮”模型,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多元化融资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公共性 经营性 多元化融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傅志华 李成威 陈龙 申学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牛楠森 李红恩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立场,对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战略定位、使命任务与发展方略作出了高屋建瓴的擘画,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体现为“五个突出”:突出“中国人”意识,突出“五育并举”,突出“公平而有质量”,突出“学校主体责任”,突出“家校社协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引领基础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推动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公平水平不断彰显、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投入水平大幅提高、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的重要论述激发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自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理论成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更高水平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明霞 汪秀琼 王欢
战略管理研究在经历了基于产业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的研究热之后,又迎来了基于制度基础观的研究热潮。本文先对有关企业区域多元化进入模式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立足于战略管理研究的制度基础观视角,重点对企业区域多元化进入模式的制度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对我国企业地域多元化进入模式的未来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以供后续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
制度基础观 区域多元化 进入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建华
财务数智化已经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中的关键领域,备受财务工作者的关注。而财务数智化无论其理论体系,抑或实践方法体系,目前均不成熟,极大地困扰着众多财务工作者。大家不知道财务数智化究竟与信息化有什么区别,数智化后的会计与财务会发生什么变化,数智化的新技术有哪些,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文章尝试采用技术与财务管理场景及管理要求融合的方法,阐述财务数智化的概念和终极目标、影响财务数智化的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在企业财务数智化过程中的应用场景等,以期让财务工作者初步理解财务数智化的意义,并思考自己企业的财务数智化之路。
关键词:
财务数智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 管理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明明 张恩瑞 张文一
基础研究对一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规模及投入格局的发展态势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调研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相关政策和数据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熵测度法分析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格局,同时给出了基础研究投入的七种模式。文章重点将申农指数与基础研究(BR)投入强度和研究与开发(R&D)投入强度进行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理论及政策指导作用。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格局 熵测度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感受教育温度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四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人学思想——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构建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七
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推进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群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