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7)
2023(9264)
2022(7565)
2021(7359)
2020(6148)
2019(14005)
2018(14018)
2017(24945)
2016(13882)
2015(16171)
2014(16015)
2013(15382)
2012(14297)
2011(13281)
2010(13291)
2009(12191)
2008(12150)
2007(11186)
2006(9866)
2005(8748)
作者
(38887)
(32356)
(32299)
(30947)
(20624)
(15288)
(14623)
(12586)
(12572)
(11775)
(11150)
(10919)
(10526)
(10397)
(10384)
(10001)
(9501)
(9494)
(9354)
(9113)
(8417)
(7998)
(7836)
(7498)
(7362)
(7330)
(7226)
(7147)
(6668)
(6648)
学科
(52812)
经济(52755)
管理(34166)
(25451)
中国(20922)
方法(20284)
(19608)
企业(19608)
数学(17807)
数学方法(17586)
(14658)
(11807)
(11700)
(11698)
(11680)
贸易(11671)
(11443)
地方(10270)
业经(10250)
教育(10040)
(9521)
银行(9500)
(9441)
理论(9428)
(9285)
(9196)
金融(9189)
农业(8966)
环境(8330)
关系(8272)
机构
大学(191469)
学院(186284)
(78382)
经济(76774)
研究(73620)
管理(63011)
中国(56676)
理学(52578)
理学院(51895)
管理学(50637)
管理学院(50284)
(43307)
科学(42968)
(37294)
(37072)
研究所(33777)
中心(32359)
(31667)
(28982)
北京(28473)
财经(28156)
(27774)
师范(27487)
(27350)
业大(26132)
(25837)
经济学(25137)
农业(24705)
(22979)
经济学院(22442)
基金
项目(121763)
科学(94751)
研究(93322)
基金(86339)
(76353)
国家(75747)
科学基金(62847)
社会(57591)
社会科(54382)
社会科学(54369)
(45720)
教育(44844)
基金项目(43616)
(39879)
自然(38138)
编号(37854)
自然科(37275)
自然科学(37258)
资助(36648)
自然科学基金(36593)
成果(34208)
课题(28919)
重点(28457)
(27858)
(26557)
中国(25202)
(24827)
国家社会(24605)
大学(24054)
教育部(23849)
期刊
(89389)
经济(89389)
研究(62886)
中国(51360)
教育(34604)
学报(31447)
(29226)
(28424)
科学(27472)
管理(25768)
大学(24513)
学学(21659)
农业(20156)
技术(17360)
(17296)
金融(17296)
经济研究(15688)
图书(14952)
财经(14505)
(12780)
业经(12319)
(12213)
(11906)
问题(11651)
书馆(11363)
图书馆(11363)
世界(11237)
国际(10995)
职业(9765)
(9757)
共检索到308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世恒  郭逸尘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应强化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的地位,构建高效科学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改进评估结果的呈现和运用形式,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在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刘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高等教育谋篇布局,绘制出"双一流"建设蓝图。随着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转入推进实施阶段,各建设高校聚焦点也转向以建设为重。由于评价对建设的导向作用,"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问题成为大学关注热点。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一个目标""两个策略""三个视角""四个结合""五个维度"的评价内涵,构建了创新理念的建设成效指数,引导各建设高校静下心来搞建设,聚焦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促进社会发展、引领文化方向、参与全球治理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任超  陈燕  林梦泉  
构建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学科评估已成为日趋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主动发出中国声音,树立中国标准,掌握高等教育评价领域的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高等教育战略地位、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清华  孙耀斌  许仪  
要以国际学术标准推动国内学术发展,但不应是唯一标准,更不能简单地复制西方的逻辑和模式。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促进中国大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同向同行。从机制上引导中国大学找准办学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在各自领域、类型中追求卓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和平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要吸收先进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西部、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努力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共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明确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中国高校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应该办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国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强国崛起的普遍规律,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校加快实施步伐、政府加快推进步伐、社会加快支持步伐,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欣欣  张晨宇  王菁  刘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于2017年11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特色视角下‘双一流’建设高端研讨会"。来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中国高教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本源谈"双一流"建设,就会偏离正轨,是不可能取得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维  
本科立人,本科立校。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具有战略意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本科教育处于基础地位。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适切性为出发点,通过研究分析国外8所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4个方面的特点,对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提出建议:明晰本科教育定位,让学生"全面发展,诗意栖居";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让教师"从容治学,优雅从教";优化通识课程内容,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通识课程;完善通识课程管理,推行"行政协调,学院承担"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国新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总量、建筑面积总量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三项基础性指标已居世界第一,一所设施平均覆盖人数和电子资源总量两项基础性指标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与英、美、日、韩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存在短板,一是基层、农村公共图书馆质量水平低,二是基础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三是体现服务效能的指标差距明显。英、美、日、韩等国公共图书馆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显示出一些基本规律: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图书馆整体跃升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经历10—20年,公共图书馆立法是推动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基层、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普遍重视的任务。我国公共图书馆迈向世界一流的重点举措包括: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卓越公共图书馆群,打造100家主要共性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公共图书馆,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二是实施公共图书馆"强县馆"计划,主要包括县级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和服务效能倍增"三步走"计划、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三是实施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融合发展,公共阅读广泛嵌入乡村文旅设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向乡村延伸。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政府强有力主导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区域协作、对口帮扶,全国一盘棋促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协同发展。表3。参考文献34。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炜栋  杨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平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北京大学党委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以此武装思想,指导实践,认真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北大,怎样建设这样的北大"这一根本问题。要深化综合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确保党的建设始终走在前列,努力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征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子堂  
五大法治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范畴架构。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就是要能够有效解决具有中国特质的问题。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一定的理论资源为基础和原则。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顾严  佘宇  
构建幼有所育服务体系,有利于培育居民消费和准公共投资的新的增长点,促进劳动力供给均衡增长和人力资本充分积累,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当前,不少地方仍存在认识误区、公益服务少、家庭养育能力弱、婴幼养育市场风险隐患大等困境。建议参照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0~3岁儿童的健康营养、科学照护、安全保障、早期学习为重要内容,以家庭尽主责、政府兜底线、社会广参与为原则,建立健全多元供给、合理投入、统筹协调、优质高效的中国幼有所育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