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8)
- 2023(6422)
- 2022(5297)
- 2021(4891)
- 2020(4094)
- 2019(9464)
- 2018(8970)
- 2017(17617)
- 2016(8706)
- 2015(9781)
- 2014(9375)
- 2013(9257)
- 2012(8504)
- 2011(7635)
- 2010(8018)
- 2009(7718)
- 2008(6535)
- 2007(6130)
- 2006(5534)
- 2005(5288)
- 学科
- 济(35903)
- 经济(35868)
- 融(25373)
- 金融(25370)
- 业(23541)
- 管理(22946)
- 银(22198)
- 银行(22192)
- 行(21642)
- 企(20503)
- 企业(20503)
- 中国(17525)
- 制(10979)
- 中国金融(10976)
- 方法(10745)
- 地方(10350)
- 财(10009)
- 业经(9010)
- 数学(8944)
- 农(8906)
- 数学方法(8786)
- 贸(7882)
- 贸易(7870)
- 体(7785)
- 易(7646)
- 理论(7376)
- 务(7068)
- 财务(7038)
- 财务管理(7027)
- 企业财务(6753)
- 机构
- 学院(114240)
- 大学(113671)
- 济(49190)
- 经济(48035)
- 管理(42257)
- 研究(39791)
- 中国(37135)
- 理学(35477)
- 理学院(35112)
- 管理学(34474)
- 管理学院(34262)
- 财(24379)
- 京(23279)
- 中心(20929)
- 科学(20888)
- 所(18832)
- 财经(18739)
- 江(17704)
- 经(16976)
- 银(16948)
- 研究所(16793)
- 农(16446)
- 银行(16385)
- 融(16276)
- 金融(15957)
- 经济学(15501)
- 行(15399)
- 州(15357)
- 北京(14995)
- 范(14819)
- 基金
- 项目(73561)
- 科学(58342)
- 研究(57416)
- 基金(53144)
- 家(45058)
- 国家(44695)
- 科学基金(38971)
- 社会(36840)
- 社会科(35052)
- 社会科学(35042)
- 省(29155)
- 基金项目(27431)
- 教育(26477)
- 编号(24232)
- 划(23708)
- 自然(23138)
- 自然科(22686)
- 自然科学(22682)
- 自然科学基金(22274)
- 资助(21501)
- 成果(20996)
- 重点(16798)
- 课题(16787)
- 发(16374)
- 创(16287)
- 部(15872)
- 项目编号(15554)
- 国家社会(15502)
- 创新(15120)
- 性(15055)
共检索到19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一带一路"的金融合作重点在亚欧合作。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对亚洲和欧洲实现强劲复苏,促进跨区域经济整合,重塑经济发展活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系统整体效率,为亚欧之间持续扩大贸易和投资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欧盟"容克计划"、"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等亚欧地区的发展规划,也提供了强大、高效的投融资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衍
丝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全球化趋势和各国共同合作的愿望,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古代丝路经济还是新丝路经济,其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陈瑾 赵小杰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赋予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更加广泛的内涵和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对新亚欧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把"一带一路"战略与新亚欧经济带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给新亚欧经济带所带来的机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把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亚太地区、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和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将极大地推进这些区域的国家之间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的双赢合作。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发展、人文合作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新亚欧经济带建设的举措。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耿明英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不断推进,必将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市场经济要素的相互开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构建区域内多边金融市场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快构建这一体系的必要性,同时认为中欧金融合作是构建区域内多边金融市场体系的主要推动力;其次提出应以中欧金融合作为契机,加快构建区域内多边金融市场体系的理论框架;最后给出了加快中欧金融合作以促进区域内多边金融市场发展的策略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明倩 柯莉
基于2000~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均衡面板数据,呈现"一带一路"跨国专利合作网络的特征及其动态轨迹,并采用固定效应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专利合作关系的微观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已经形成覆盖国家范围广、内部联系较密集的专利合作网络;加深共识、增加互信仍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活动的重要保证;经贸、语言、文化的互通与融合,对突破"一带一路"科技合作领域尚存的信任壁垒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国专利合作 计数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可为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的积极响应。中亚国家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耕中亚五国市场,可以起到连接境内与境外市场的桥梁作用,以及对南亚、西亚和中东欧的辐射作用。本文在对中亚投资环境的宏观形势、产业状况和微观环境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与中亚经贸金融合作的发展现状、未来展望以及主要障碍进行探讨,并就中国推进与中亚货币金融合作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一带一路”十年金融合作折射了中国对外金融拓展的初步探索,也反映了中国金融积极、正向的国际影响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10年来逐渐从倡议到实践、从一国提出到国际共知,实现了中外合作的诸多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与度最广、福祉最多的国际公共产品。
关键词:
金融合作 “一带一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薇
金融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决策中心,与上海、香港的发展定位不同,要通过构建管理机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创新机制以及加强金融服务能力等措施,发挥其积极作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
北京 一带一路 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玲 张源 齐嘉琳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各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合作,加快构建数字合作格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项目不断推进,各沿线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合作与经济联系愈加紧密,在固有合作形式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建立如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和中国—阿拉伯等国家银联体,丰富了业务合作的方式,促进了沿线各国家的贸易合作与经济发展。但沿线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存在数字鸿沟等问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彩云 贺瑞
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简析"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金融合作现状,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杰 郑向敏 李实
基于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数据,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研究发现:①合作网络结构层面: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密度以及沿线区域网络密度逐步加强,各国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向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但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联系紧密程度不够,合作密度仍需进一步加强。②旅游合作网络发展态势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中的"领头羊"角色、"中间人"角色不断更替,但"领头羊"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合作网络中"中间人"的控制能力减弱,各国之间的直接合作趋势越发明显。③合作网络中的中国角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者"、"领头羊"、"自主者"和"中间人"等多重角色,其中"中间人"的角色正逐步弱化,各国间的直接旅游合作正逐步加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灿辉 王丹 郭翔宇
基于“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科技论文合著数据,实证分析不同模式合作网络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紧密型、培养型和搜寻型合作网络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边缘型合作网络无显著影响;网络能力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据此,提出要客观认识不同模式合作网络并相应调整合作行为、全面提升国家在合作网络中的网络能力、注重培育并形成与国家相适配的吸收能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继民 王若佳 曾兰馨 赵怡然 赵常煜
[目的 /意义]从纵向演化与横向区域比较两个维度,探究包括中国在内的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情况,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来源,抓取65个国家20年间近240万条学术论文的跨国合作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论文合著网络。然后从网络整体、核心国家、科研小团体三方面分析该网络现状及演化过程,并对核心国家之间的主要科研合作内容进行探究。[结果 /结论]整体来看,合作网络的密度呈波动上升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继民 王若佳 曾兰馨 赵怡然 赵常煜
[目的/意义]从纵向演化与横向区域比较两个维度,探究包括中国在内的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情况,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来源,抓取65个国家20年间近240万条学术论文的跨国合作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论文合著网络。然后从网络整体、核心国家、科研小团体三方面分析该网络现状及演化过程,并对核心国家之间的主要科研合作内容进行探究。[结果 /结论]整体来看,合作网络的密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灿辉 王丹 郭翔宇
基于“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科技论文合著数据,实证分析不同模式合作网络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紧密型、培养型和搜寻型合作网络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边缘型合作网络无显著影响;网络能力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据此,提出要客观认识不同模式合作网络并相应调整合作行为、全面提升国家在合作网络中的网络能力、注重培育并形成与国家相适配的吸收能力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