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8)
2023(14730)
2022(12725)
2021(11838)
2020(9785)
2019(22395)
2018(22482)
2017(42863)
2016(23221)
2015(26361)
2014(26568)
2013(26286)
2012(24570)
2011(22427)
2010(22757)
2009(20819)
2008(20150)
2007(17886)
2006(16093)
2005(14518)
作者
(68476)
(56802)
(56414)
(53579)
(36239)
(27164)
(25709)
(22340)
(21664)
(20457)
(19285)
(19284)
(18147)
(18128)
(17430)
(17382)
(16810)
(16599)
(16183)
(16149)
(14380)
(14059)
(13661)
(13034)
(12795)
(12640)
(12634)
(12587)
(11581)
(11126)
学科
(112656)
经济(112553)
管理(65105)
(61239)
(50197)
企业(50197)
方法(41617)
数学(35279)
数学方法(34908)
中国(30218)
地方(29055)
(26433)
业经(24358)
(22913)
(21312)
农业(18112)
(17722)
理论(17072)
地方经济(17004)
(16720)
贸易(16707)
(16636)
环境(16322)
(16111)
银行(16071)
(16039)
(15955)
金融(15953)
技术(15784)
(15499)
机构
学院(334956)
大学(334409)
(139402)
经济(136357)
管理(130493)
研究(118364)
理学(111604)
理学院(110316)
管理学(108518)
管理学院(107925)
中国(87961)
(72676)
科学(72219)
(61888)
(60121)
研究所(54426)
中心(52328)
(52295)
(49983)
财经(48761)
业大(47713)
北京(46863)
(46178)
师范(45752)
(44116)
(42846)
经济学(41445)
(41129)
农业(40439)
经济学院(36895)
基金
项目(221668)
科学(173658)
研究(165480)
基金(157735)
(136375)
国家(135155)
科学基金(115681)
社会(103305)
社会科(97794)
社会科学(97767)
(87940)
基金项目(83764)
教育(75874)
自然(73413)
(73206)
自然科(71632)
自然科学(71620)
自然科学基金(70303)
编号(68563)
资助(64958)
成果(56496)
(51240)
重点(49481)
课题(48171)
(48164)
(45912)
创新(42727)
项目编号(41975)
国家社会(41640)
教育部(41419)
期刊
(164972)
经济(164972)
研究(105363)
中国(69339)
管理(50459)
学报(49958)
(48329)
科学(47217)
(45415)
教育(42182)
大学(37758)
学学(35317)
农业(33746)
技术(31362)
(30853)
金融(30853)
经济研究(26597)
业经(26524)
财经(23967)
问题(20834)
(20571)
图书(18813)
技术经济(17791)
(17185)
理论(16548)
科技(16169)
现代(15654)
商业(15537)
实践(14930)
(14930)
共检索到513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其仔  
发展新经济、不断扩大新经济的规模、推动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改造是全球和中国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化解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来自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结构性压力的根本出路。但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在全球并不处于领先地位,其新经济指数仅为美国的1/2,新经济发展水平大大低于美国。将构成新经济指数的6大类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在创新能力上的劣势极其明显,不仅与美国差距巨大,而且与日本、德国、韩国等亦差距甚远,在评估的22国中位居第17位。笔者认为,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终身学习型经济。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构成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具有压倒性作用。为此,中国在加快新经济的发展中需遵循这一规律,制定出能够促进学习和学习溢出效应的经济策略及经济结构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明生  孙耀武  张道政  
江苏多年来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能否保持持续发展并在全国持续"率先",具有重大意义。江苏保持持续发展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的发展方式形成的要求更为迫切,尽管在这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亟需按照"十八大"精神,快马加鞭,在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推进江苏持续发展中迈出更大步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赖春萍  
美国“新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赖春萍(复旦大学)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大转变的时代,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向富含人类知识和最新科技的经济形态转变,21世纪人类将告别工业经济社会迈进知识经济社会。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了生产领域,新技术革命的产业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美国“新经济”使美国国民经济基本上保持了约10年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这对我国今后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有三点启求:后劲十足的科技创新、功能良好的股票市场和积极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在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入,新经济形态在社会中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对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各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国新经济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我国新经济正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开发成本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产业政策不完善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面对新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需要借助政府这双"有形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应加快转变各项职能,做到"懂"、"放"、"管",把握好政府、企业、市场的平衡关系,制定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新经济不仅体现为一系列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而且还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通过新技术创新的需求效应、新技术创新的成本效应、新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效应、资源跨界的整合效应、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融合效应五大方面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并在创新主体间的分工联动和互补发展、产业组织形式趋于生态化和网络化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生产者驱动陆续转为消费者驱动、培育与积累新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吸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新经济不仅体现为一系列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而且还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通过新技术创新的需求效应、新技术创新的成本效应、新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效应、资源跨界的整合效应、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融合效应五大方面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并在创新主体间的分工联动和互补发展、产业组织形式趋于生态化和网络化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生产者驱动陆续转为消费者驱动、培育与积累新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吸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在结合国情特色的基础上,从推动重大技术创新、培育创新主体、创新投融资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等方面着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在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入,新经济形态在社会中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对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各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国新经济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我国新经济正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开发成本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产业政策不完善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面对新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需要借助政府这双"有形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应加快转变各项职能,做到"懂"、"放"、"管",把握好政府、企业、市场的平衡关系,制定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桁林  
随着纳斯达克股指下挫 ,对新经济的炒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那么 ,新经济有没有留下什么新的内容 ?通过回顾新经济发展的历史 ,对新经济发展的方向予以了展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大力发展新经济,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正确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国新经济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优化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以人力资源为支撑,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动力,促进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深刻认识技术发展变化趋势,把握技术变革方向,支持前沿领域研发拓展;大力改善新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洁  
新经济不仅体现为一系列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而且还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通过新技术创新的需求效应、新技术创新的成本效应、新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效应、资源跨界的整合效应、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融合效应五大方面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并在创新主体间的分工联动和互补发展、产业组织形式趋于生态化和网络化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生产者驱动陆续转为消费者驱动、培育与积累新经济发展的高级要素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吸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大力发展新经济,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正确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国新经济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优化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以人力资源为支撑,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动力,促进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深刻认识技术发展变化趋势,把握技术变革方向,支持前沿领域研发拓展;大力改善新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形成多元化资本投入渠道,促进大量社会资本涌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在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入,新经济形态在社会中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对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各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国新经济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我国新经济正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开发成本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融资困难、人才缺乏、产业政策不完善等。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面对新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需要借助政府这双"有形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应加快转变各项职能,做到"懂"、"放"、"管",把握好政府、企业、市场的平衡关系,制定更合理更切合实际的新经济产业政策,包括财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人才政策和国家战略政策四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琦  林芳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地处东南沿海,是著名船政文化的发源地和我国近代海军的摇篮,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马尾已成为全国首个涵盖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高科技园区等多区叠加的重点开放区域,区内经济正借助"三个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百海  
新经济的出现 ,为河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 ,我们应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发展新经济的关键 ;把网络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