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4)
2023(5641)
2022(3906)
2021(3463)
2020(2661)
2019(5850)
2018(6049)
2017(11543)
2016(6469)
2015(7321)
2014(7555)
2013(7169)
2012(6344)
2011(5636)
2010(5742)
2009(5111)
2008(5153)
2007(5016)
2006(4758)
2005(4183)
作者
(17893)
(14772)
(14759)
(14194)
(9307)
(6827)
(6642)
(5777)
(5637)
(5355)
(5094)
(4915)
(4852)
(4780)
(4744)
(4736)
(4356)
(4332)
(4192)
(4191)
(3791)
(3721)
(3635)
(3410)
(3401)
(3392)
(3375)
(3268)
(3093)
(2985)
学科
(26598)
经济(26571)
管理(15467)
(13947)
中国(12150)
(11506)
地方(9706)
(9643)
企业(9643)
业经(8614)
农业(7567)
(6501)
(6207)
(5786)
发展(5424)
(5413)
方法(5116)
(4720)
银行(4715)
产业(4572)
(4529)
(4503)
(4383)
(4229)
金融(4228)
教育(4093)
(4008)
信息(3992)
理论(3952)
环境(3907)
机构
学院(82173)
大学(80699)
(33142)
研究(32675)
经济(32283)
管理(27810)
中国(25311)
理学(22277)
理学院(22005)
管理学(21507)
管理学院(21365)
科学(18926)
(18653)
(16693)
(16106)
(16005)
(15520)
中心(15452)
研究所(14140)
(12733)
(12628)
(12589)
师范(12470)
北京(12054)
业大(11994)
农业(11910)
(11871)
财经(11472)
技术(10489)
(10434)
基金
项目(51623)
研究(41443)
科学(39891)
基金(34636)
(30070)
国家(29761)
社会(25712)
科学基金(24784)
社会科(24075)
社会科学(24069)
(21574)
教育(18873)
编号(18320)
基金项目(17961)
(17455)
成果(15830)
自然(13941)
课题(13861)
自然科(13553)
自然科学(13549)
自然科学基金(13295)
(12849)
资助(12826)
重点(12078)
(11600)
(10702)
发展(10701)
(10575)
(10522)
国家社会(10521)
期刊
(46724)
经济(46724)
研究(28940)
中国(25808)
(17143)
教育(15426)
(12981)
管理(12010)
学报(11961)
农业(11447)
科学(11294)
(10441)
金融(10441)
大学(9693)
业经(8863)
学学(8674)
技术(8624)
经济研究(7136)
图书(6523)
问题(6212)
财经(5511)
(5309)
职业(5308)
书馆(5093)
图书馆(5093)
(4864)
农业经济(4770)
(4526)
论坛(4526)
现代(4397)
共检索到146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明山  宋谋海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加快推进辽宁省城镇化建设步伐,事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大业,事关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连春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报告》引人注目地首次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需要集聚状态,只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才会形成集聚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托城镇化。随着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艳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当务之急。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城镇化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芸  
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 ,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实现 ,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也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源。本文阐述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就目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 ,提出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银忠  霍中洋  张洪程  戴其根  许轲  
如何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根据新时期农村人口及其经济形势变化特点 ,强调指出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 ,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小城镇的种种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少维  
在世界经济环境变幻不定、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快城镇化步伐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有助于使农村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从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也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加快城镇化步伐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为加快城镇化建设,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农村剩余资源的资本化。另外也应注意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玉红  
辽宁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过程中,伴随着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紧张冲突、城市发展不集约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城镇化发展成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焦点所在。财政政策应当在创造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建立均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运用合理方式发挥作用,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黎明,杨齐  
辽宁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大城市最多的省区。1990年,全省市镇的非农业人口已近1600万人,居全国之首,也是城镇人口比重超过40%的唯一省区。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有8个,也名列前茅,而且半数以上大城市集聚在范围不大的辽中地区。 据预测:本世纪末全省城镇人口将净增580万人;2020年净增1400万人。如此众多的的城镇人口在空间上如何配置?是向大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育广  
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加快辽宁“第二次创业”和对外开发的步伐,坚持“交通建设必须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的指导思想,实行交通建设由交通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由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向多渠道、多层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  
21世纪是我国加快现代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镇化。伴随新一轮城镇化高潮的到来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研究辽宁城镇化发展思路,加快辽宁城镇化的进程,使辽宁的城镇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这是事关辽宁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也是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延驰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辽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工作中还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本文结合辽宁实际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农民工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军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得到保护尊重。城镇化不能只强调土地的城镇化,更要尊重劳动素,切实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实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芳  栾宏琼  
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两大差距又集中表现在我国的最不发达地区——西部农村。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那么,西部农村就是难点中的难点。由于西部农村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将遇到比东部和中部农村地区更多的困难,特别是在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就业结构非农化方面,构成了影响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从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人手,分析了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农村城镇化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王泽彩  董敬怡  程瑜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并将新型城镇化确定为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而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强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