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3)
- 2023(12157)
- 2022(10474)
- 2021(9499)
- 2020(8001)
- 2019(18326)
- 2018(18164)
- 2017(34005)
- 2016(18459)
- 2015(20958)
- 2014(21086)
- 2013(20957)
- 2012(19883)
- 2011(18264)
- 2010(18745)
- 2009(17356)
- 2008(17206)
- 2007(16124)
- 2006(14190)
- 2005(12794)
- 学科
- 济(95561)
- 经济(95489)
- 管理(56804)
- 业(53595)
- 企(44525)
- 企业(44525)
- 方法(34424)
- 数学(29749)
- 数学方法(29500)
- 地方(24564)
- 中国(23373)
- 农(22148)
- 财(19743)
- 业经(19428)
- 学(18610)
- 技术(18369)
- 制(16254)
- 农业(14959)
- 地方经济(14946)
- 贸(13965)
- 贸易(13953)
- 易(13391)
- 理论(13338)
- 银(13137)
- 银行(13110)
- 和(13014)
- 融(12866)
- 金融(12864)
- 环境(12609)
- 行(12530)
- 机构
- 学院(271186)
- 大学(269277)
- 济(120414)
- 经济(117895)
- 管理(102382)
- 研究(94577)
- 理学(86697)
- 理学院(85694)
- 管理学(84328)
- 管理学院(83789)
- 中国(72220)
- 京(57170)
- 科学(56292)
- 财(54293)
- 江(48671)
- 所(48439)
- 中心(43665)
- 农(43509)
- 研究所(43439)
- 财经(41925)
- 业大(37736)
- 经(37636)
- 经济学(37413)
- 北京(35599)
- 范(35534)
- 师范(35188)
- 州(35182)
- 农业(33726)
- 院(33680)
- 经济学院(33435)
- 基金
- 项目(170282)
- 科学(134069)
- 研究(127513)
- 基金(120898)
- 家(104227)
- 国家(103304)
- 科学基金(88695)
- 社会(81203)
- 社会科(76892)
- 社会科学(76870)
- 省(69922)
- 基金项目(64051)
- 教育(58739)
- 划(56803)
- 自然(55157)
- 自然科(53845)
- 自然科学(53829)
- 自然科学基金(52896)
- 编号(52246)
- 资助(48650)
- 成果(42810)
- 创(40299)
- 发(38840)
- 重点(38698)
- 部(37272)
- 课题(37263)
- 创新(36845)
- 国家社会(33126)
- 大学(32112)
- 教育部(31955)
- 期刊
- 济(145072)
- 经济(145072)
- 研究(85300)
- 中国(60541)
- 财(44207)
- 管理(40681)
- 农(38882)
- 学报(38369)
- 科学(36356)
- 教育(32024)
- 大学(28885)
- 技术(27301)
- 学学(26914)
- 融(26445)
- 金融(26445)
- 农业(25520)
- 经济研究(23497)
- 业经(22594)
- 财经(21555)
- 经(18748)
- 问题(18188)
- 技术经济(16849)
- 业(14483)
- 贸(14057)
- 商业(13718)
- 科技(13630)
- 统计(13549)
- 图书(13341)
- 策(13168)
- 理论(12494)
共检索到428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卫东 刘兴远 郁明华 李宝会 宣严
加快向创新型阶段跃迁,既是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又是增强综合竞争力和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但创新驱动要素供给不足,无论是现有结构状况、内在创新能力还是体制机制环境都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发展转型升级之路并非坦途。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江苏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目标取向和战略提升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创新驱动 转型 升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在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紧迫任务的今天,认清改革创新对实现质量提升的直接作用或殊勋,显得愈发重要和正义。千方百计地通过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跃升,实应成为新年及今后高等学校的主要关切。事实上,改革创新是提高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根本出路的呼声,在口头上和纸面上不可谓不多。教育主管部门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的过程。“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和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提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量的增长中质的变化“跃升”的要求;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确定了新质生产力中“绿色发展”的根本规定性;三个“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整体论,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工程科技中“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新概括,对劳动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特征作出创新性探索。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集成的精粹,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跃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可靠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游
在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双重推动下,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发展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与供应链价值链产生紧密结合,能为企业提供更加适配的技能型人才。然而,在实践中,我国职业教育赋能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双提升仍面临诸多隐忧,仍存在提升的空间。为此,职业院校应继续深化与供应链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提升供给更有力的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艺璇 钱庆乐 成琼文
利用数实资源融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实现生态位跃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基于资源杠杆理论,选取三一重工为典型企业样本,采用纵向单案例方法探索企业利用数实资源杠杆支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生态位跃升的内在机理与过程规律。结果发现:第一,企业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生态位升级,经历生态位纵向攀升、生态位横向扩张以及生态位螺旋迭代升级3个阶段,表现为基于本位赛道的互补生态位跃升至中枢生态位再跃升至生态位跨界扩张的动态路径。第二,企业生态位跃升的两阶段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前者利用数字资源桥接实体资源,提升资源组合多样性,合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支撑企业由互补生态位嵌入中枢生态位;后者促进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融合,加快资源分布式重构升级,推进纵深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中枢生态位扩张。可见,两阶段过程具有“(资源)杠杆—(技术)突破)—(生态位)跃升”的内在逻辑。通过揭示作用机制与过程规律,可为企业利用数实资源融合构建技术竞争优势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阮娴静 周利
技术轨道跃升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技术轨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技术轨道整合能力。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技术轨道跃升与产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假设检验,并得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技术轨道跃升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的控制来推动产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而技术轨道整合能力在产业创新绩效提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此,要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拓展多元化政府扶持渠道以优化产业创新环境;加大技术创新必要资源的投入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扩散速度,不断完善产业创新的网络化结构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后,通过研究群链自主创新与自主型技术轨道的依存关系,集群式产业链、自主型技术轨道与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的内在联系,从集群式的产业链角度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东皇 孟范昆
投资和出口在江苏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特别重要角色,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在持续下降。作为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江苏的公共支出并未对城乡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江苏公共支出转型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也存在相关的问题。因此,应加快推进公共支出转型,增强江苏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 公共支出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正 张琳 肖锐
在对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了国企在产业跃升中的先导作用,并据此构建了一个包含国有部门与信贷摩擦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证明了在金融市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国有体制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基本逻辑是:产业的不断跃升需要大量进入成本和更多资本投入,这会导致企业面临跃升阶段早期亏损而后期盈余的跨期预算约束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普遍不完善,所以民企很难在短期内克服信贷约束完成产业自然跃升,而国有企业则可以通过国有银行有效动员储蓄和分配资本绕开跨期预算约束,推动产业跃升进程,实现赶超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这一效应会逐渐被国有部门对增长的阻碍效应所抵消,导致经济最终落入较低的均衡。在现实中国企过度跃升与延迟退出、跃升不确定性以及国有银行严重的代理问题都可能会加速这一进程。减少后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内生了赶超中的金融结构,即为了克服国有银行体制缺陷,通过发展民营银行减少其代理成本,以及引入资本市场硬化其跨期预算软约束,分别产生了与相应增长阶段匹配的均衡银行业所有制结构和银行与资本市场比例。本文的结论对于重新认识国企作用、当前国企改革定位以及金融系统变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跃升 金融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彦辰
现代物流正在向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渗透,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已经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物流业与吉林省汽车制造产业、石油化工产业、食品产业(下文称"三大"产业)联动发展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物流业要想助力"三大"产业跃升应该引导物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强物流业与"三大"产业供应链的协同作用,提升物流企业的实力。
关键词:
物流业 吉林省 “三大”产业 产业联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春亮
江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参与国际分工仍然缺乏经验,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将面临更大困难。实现经济国际化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只有通过人的国际化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采的产品,才能收敛更加丰富的财富,经济的国际化才能最终实现。
关键词:
江苏 经济国际化 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红梅 沈山 戴先杰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由来已久,发展趋势令人堪忧,且严重影响了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文章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各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出5种区域差异类型,并比较分析各类型区域的发展特征,客观揭示了区域发展的梯度差异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诸多对策。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 协调发展 江苏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宇倩
作为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辐射远、效益高的特点和优势的高速公路,不仅可以带动运输结构的改善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同时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沿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主要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回归分析来验证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其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 回归分析 影响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莉雅 顾为东
近年来,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市场化完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的关键阶段。但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长期以来"两头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大。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各地积极开展能效电厂建设试点工作,推进节能减排的机制创新,着力培育企业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飞
文章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江苏为例,探讨经济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创新发展问题。光伏产业属于新能源产业,近年来江苏省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的地位和格局,但是江苏省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核心技术缺失的瓶颈、下游市场受外围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制约、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处于低端位置等问题。文章基于对光伏产业创新能力的分析,探索经济转型背景下江苏省光伏产业的发展路径,对于完善产业发展理论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创新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