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
- 2023(478)
- 2022(363)
- 2021(308)
- 2020(257)
- 2019(549)
- 2018(519)
- 2017(1058)
- 2016(583)
- 2015(587)
- 2014(628)
- 2013(630)
- 2012(534)
- 2011(567)
- 2010(610)
- 2009(594)
- 2008(564)
- 2007(569)
- 2006(554)
- 2005(511)
- 学科
- 济(2040)
- 经济(2039)
- 管理(1781)
- 业(1611)
- 企(1538)
- 企业(1538)
- 银(1523)
- 银行(1523)
- 行(1463)
- 制(1069)
- 方法(1043)
- 融(1017)
- 金融(1017)
- 业务(890)
- 数学(877)
- 数学方法(875)
- 制度(865)
- 度(865)
- 中国(855)
- 贸(805)
- 贸易(802)
- 财(798)
- 银行制(785)
- 易(757)
- 务(617)
- 财务(616)
- 财务管理(615)
- 企业财务(595)
- 业经(508)
- 农(460)
- 机构
- 学院(7229)
- 大学(7116)
- 中国(3703)
- 济(3347)
- 经济(3248)
- 管理(2888)
- 银(2630)
- 银行(2537)
- 行(2400)
- 理学(2304)
- 研究(2290)
- 理学院(2281)
- 管理学(2268)
- 管理学院(2252)
- 人民(2074)
- 财(1939)
- 中心(1879)
- 国人(1855)
- 中国人(1845)
- 中国人民(1826)
- 人民银行(1604)
- 京(1575)
- 融(1459)
- 金融(1432)
- 中国人民银行(1423)
- 江(1382)
- 财经(1382)
- 农(1307)
- 支行(1246)
- 经(1224)
共检索到14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维良
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中国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秦绪红
加快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信用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一步探析信用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及表现形式,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文化建设 信用体系 思考与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子强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的在于构建具有内在激励约束机制的、可持续运行的社会信用环境.形成守信激励、失信受罚的社会氛围。一、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一是提高社会成员的信用意识。强化诚信的教育与宣传。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作用.提高社会成员对诚信(信用)的认识,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和诚信责任.使"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维良
一、巩固可喜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归纳为"三个更加"和"四个重大进展"。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重视。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刚要》),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今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莉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为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自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有效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建立价格信用档案,推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合林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征信模式进行重新研究审视和对国内信用体系建设经验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和体制性障碍,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创新,论述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模式、路径选择,最后归纳总结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信用体系总体框架设想和有关保障措施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黎静雯
本文以2014~2022年间发行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股东大会有关债券发行议案的中小股东投票数据,深入探究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减轻代理问题,从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本文不仅检验了中小股东在债券市场上的治理作用,同时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中小股东积极主义 债券信用利差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琳
目前,我国已结束了短缺经济,进入了买方市场,消费已从供给约束型转向市场约束型,由过去国家包下来的消费领域开始进入个人消费,消费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本文拟从发展信用消费角度探讨扩大内需的途径。信用消费是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消费方式,而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帅旭
近年来,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机会和途径日益增多,农信社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已十年多,不断涌现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和新设立的邮储银行也在探索各种形式的小额贷款。据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反映,随着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和专业化程度提高,农户期望的贷款额度远远高于农村金融机构给予的授信额度,大多数农户万元以上的贷款需求满足程度较低。由此可见,要提高农户贷款满足率,先要研究农户贷款的额度标准和放贷方式,再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辉
积极稳妥地开办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秦辉一、国内信用证结算的由来近几年来,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具有境内关外性质的保税区的设立,商品流通体制的变革,信用形式的多样化,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日益严重,商品交易纠纷、经济诈骗案件的急剧增加,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功
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风险管控手段相对落后是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共信用信息具有可靠性、强解释性、强时效性、高覆盖性的相对优势,在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公共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信息共享应用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负担较重的问题仍然存在。为充分发挥公共信用信息的优势,应使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其潜在金融价值。同时,建立以对等原则为基础的信息全面共享、有限公开机制,改造升级业务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公共信用信息全面共享、深度分析、广泛应用营造良好空间,最终通过克服信用信息不对称实现促进实体经济融资的目的。
关键词:
公共信用信息 信用体系 融资难融资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傅江景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有两大特点:一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并存;二是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993年我国外贸出口在这种世界经济贸易宏观背景下,再加上国内需求扩张和通货膨胀加剧的双重压力,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其形势令人堪忧。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完成出口创汇任务,笔者认为应积极开拓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来扩大外贸出口,不失为现实而又有力的措施之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自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以来,湖南省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筹措资金、完善政策措施,着力繁荣文化事业,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着力支持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子强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既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领域内的征信体系建设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而产生和发展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战略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按大学规律办大学的大学之道。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要体现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一流大学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科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一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