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4)
2023(14313)
2022(11946)
2021(10955)
2020(9037)
2019(20644)
2018(20117)
2017(38702)
2016(20284)
2015(22732)
2014(22399)
2013(21728)
2012(20025)
2011(17832)
2010(17696)
2009(15731)
2008(14972)
2007(12983)
2006(11134)
2005(9736)
作者
(54093)
(45326)
(45023)
(42523)
(28514)
(21395)
(20544)
(17785)
(17220)
(15913)
(15291)
(15118)
(14178)
(13943)
(13868)
(13660)
(13529)
(13188)
(12884)
(12830)
(11150)
(10997)
(10995)
(10388)
(10133)
(10071)
(9809)
(9777)
(9079)
(8792)
学科
(91279)
经济(91208)
管理(57886)
(56589)
(45216)
企业(45216)
方法(36834)
数学(31723)
数学方法(31350)
中国(26425)
(25642)
地方(25531)
(24252)
贸易(24236)
(23483)
业经(21869)
(19190)
农业(16893)
技术(14654)
(14387)
产业(14179)
环境(14129)
地方经济(13934)
(13606)
(13468)
金融(13466)
(13434)
银行(13422)
(13242)
理论(13014)
机构
学院(277216)
大学(271998)
(121919)
经济(119765)
管理(110381)
理学(95406)
理学院(94470)
管理学(93024)
管理学院(92512)
研究(91501)
中国(68337)
(56036)
(52739)
科学(52133)
中心(43135)
(42956)
财经(41874)
(40995)
(40655)
研究所(38814)
(38104)
业大(37850)
经济学(37234)
(36526)
师范(36190)
北京(34626)
(34177)
经济学院(33725)
(32935)
农业(31387)
基金
项目(191089)
科学(152880)
研究(144893)
基金(138422)
(118646)
国家(117647)
科学基金(103146)
社会(94422)
社会科(89929)
社会科学(89913)
(76459)
基金项目(73072)
教育(66610)
自然(63799)
(62832)
自然科(62392)
自然科学(62381)
自然科学基金(61237)
编号(59205)
资助(55395)
(46837)
成果(46279)
重点(43138)
(42354)
(41139)
课题(40627)
国家社会(39494)
创新(38402)
发展(38082)
(37454)
期刊
(132311)
经济(132311)
研究(80587)
中国(55106)
管理(41721)
(39510)
(37821)
学报(34812)
科学(34681)
教育(31727)
大学(28227)
技术(27353)
学学(26619)
农业(26608)
(25091)
金融(25091)
业经(24930)
经济研究(22284)
财经(19656)
问题(18690)
(17902)
(17139)
国际(15438)
商业(14799)
(14184)
技术经济(13656)
世界(13134)
统计(12638)
科技(12462)
现代(12297)
共检索到412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文兰  陈迁影  
高质量发展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航标,也是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的行动指南。但从中俄两国经贸发展的现实来看,双边贸易规模波动比较大、贸易结构欠优、中间产品贸易占比低等问题均与经贸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符。究其原因,缺乏产业对接与合作是制约中俄两国经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中俄能源合作为例,以"能源+通道+市场"模式,搭建"俄罗斯主导、中国嵌入,中俄共同主导、相互嵌入,中国主导、俄罗斯嵌入"的产业链,实现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合作,夯实两国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促进贸易与产业的互动发展,以产业链构建加快推进中俄两国经贸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钰丁  王孝松  蔡露露  
随着全球经贸环境日趋复杂,以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为重要内涵的贸易高质量发展被提升至空前高度。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部分省份为了谋求地方产业升级和完善,探索性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对此,基于各省份2017—2021年间月度层面的海关微观贸易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产业链“链长制”对地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显著带动了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上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Goodman-Bacon分解以及其他稳健性估计均证实了该促进效应的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且在不同类型产品间具有广泛性。机制检验表明,带动产业集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创新,落实配套政策是产业链“链长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下一阶段全面、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产业链价值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晓刚  
高标准助力产业链质量发展的核心结论有两点:第一,标准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第二,高标准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创新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一直在向更高水平的开放迈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联国   陈兴旺   何蒲明  
在经济转型至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也不断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就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及改善。为探究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本文利用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并且将产业升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能使得就业获得增长,并且产业升级作为其中的作用变量,很好的助推了我国就业的增长;从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  
产业链是创新链、供应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内含链相互作用的集合体,能够体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文章利用四个内含链构建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2000—2019年年度数据和2019年26个省份的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度小于空间链的影响,整体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2019年各省市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大致呈橄榄球形状,高分组省市是创新引领者,中间组省市比重较大,是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低分组省市虽然都有区域特色产业,但其优势并未发挥出来。因此,通过强化创新链,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发挥空间链区域优势,提升价值链能级,可以实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  
产业链是创新链、供应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内含链相互作用的集合体,能够体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文章利用四个内含链构建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2000—2019年年度数据和2019年26个省份的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度小于空间链的影响,整体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2019年各省市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大致呈橄榄球形状,高分组省市是创新引领者,中间组省市比重较大,是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低分组省市虽然都有区域特色产业,但其优势并未发挥出来。因此,通过强化创新链,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发挥空间链区域优势,提升价值链能级,可以实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娜娜  
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必经之路。全产业链背景下,流通高质量发展旨在融合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环节,提高国内大循环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流通供应链为基础,流通数字化转型为手段,流通成果全民共享为目标,重构流通高质量发展模式。从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数字生态和提高互联互通水平三方面,提出流通高质量发展中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确保流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大循环发展落到实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晶  
本文基于数字化、韧性、创新和绿色四个维度,在构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我国2017-2021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会通过提升流通业管理效率、组织效率和运行效率赋能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先天的要素资源优势和数字化赋能使得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继而对东部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控制变量中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最强,人口密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闵小姚    徐先锋    杨志农    吴志云    许梦玲    许和平  
江西省具有良好的纺织产业基础,纺织行业规模居全国第八位,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六位,建立了产业链较为完整、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但目前纺织服装产业还存在省内配套率低、本地产业缺乏深度关联,盈利水平较弱、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引领有待提升,能源消耗量大、绿色转型迫在眉睫,“链主”企业带动不足、虹吸效应未能体现,产业工人短缺、纺织产业链招工难等问题。为此,本文依托税收大数据,查找产业链发展短板,通过深入实地调研与开展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精准招商、主动搭台、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引入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为纺织服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大川  罗阳  刘政轩  王然  张国强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比较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与传统建筑产业链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装配式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揭示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各环节协同性差以及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对此,可通过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产业链全过程信息一体化平台、健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体系等手段,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翠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判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能够显著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一效应具有正向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中介机制分析显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可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发展与降低资源错配程度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存在空间溢出特性。为此,未来要强化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供有益参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冠琼   韩增收  
<正>为配套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现代化产业链体系,河北省邢台市出台《邢台市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从创新、标准、设计、转型等多个方面“真金白银”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支持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产业链内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对新认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给予30万元奖励;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和细分领域冠军发展之路,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红玉   潘为华  
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采用CRITIC-TOPSIS模型、核密度估计、障碍度模型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和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逐年上升,但不论是在发展水平还是发展速度上,南方地区均要领先于北方地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核密度曲线呈现显著的右拖尾特征,南方地区核密度曲线呈现延展收敛的趋势,北方地区由延展收敛变为延展拓宽的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文尧   刘维刚  
在后冬奥会时期,我国应秉承“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速推进“冷冰雪、热经济”。数字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冰雪产业链的各层面之中,数字技术如何助力冰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全球的冰雪产业正面临着数字技术的挑战,在分析当前冰雪产业链发展面临的数字技术困境后,理清数字技术赋能冰雪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冰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据此,应以数字技术推进冰雪产业链资源整合、打造数字化产品、催生冰雪产业新业态、助推冰雪产业链条完善、赋能冰雪产业营销宣传、促进冰雪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为我国的冰雪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翠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判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能够显著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一效应具有正向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中介机制分析显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可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发展与降低资源错配程度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存在空间溢出特性。为此,未来要强化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供有益参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