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0)
- 2023(4165)
- 2022(3283)
- 2021(3054)
- 2020(2603)
- 2019(5983)
- 2018(5898)
- 2017(11125)
- 2016(6028)
- 2015(6972)
- 2014(7112)
- 2013(6915)
- 2012(6492)
- 2011(5928)
- 2010(6326)
- 2009(5745)
- 2008(5749)
- 2007(5409)
- 2006(4808)
- 2005(4225)
- 学科
- 济(21865)
- 经济(21840)
- 业(14757)
- 管理(14126)
- 中国(11031)
- 险(10775)
- 保险(10684)
- 企(9737)
- 企业(9737)
- 方法(8262)
- 融(8189)
- 金融(8189)
- 银(7944)
- 银行(7944)
- 行(7571)
- 制(6926)
- 数学(6826)
- 数学方法(6759)
- 地方(6751)
- 农(6454)
- 财(6354)
- 贸(5874)
- 贸易(5869)
- 易(5738)
- 业经(5019)
- 理论(4417)
- 各种(4408)
- 类型(4357)
- 种类(4319)
- 各种类型(4317)
- 机构
- 大学(77662)
- 学院(76634)
- 济(32849)
- 经济(31903)
- 管理(28400)
- 研究(27437)
- 中国(26437)
- 理学(22134)
- 理学院(21892)
- 管理学(21605)
- 管理学院(21439)
- 财(19754)
- 京(16878)
- 中心(13990)
- 财经(13868)
- 科学(13701)
- 所(12956)
- 江(12827)
- 经(12680)
- 北京(11332)
- 研究所(11193)
- 上海(10893)
- 财经大学(10489)
- 融(10471)
- 州(10415)
- 金融(10306)
- 院(10305)
- 范(10036)
- 师范(9958)
- 经济学(9948)
- 基金
- 项目(44555)
- 研究(36317)
- 科学(34301)
- 基金(31047)
- 家(25787)
- 国家(25534)
- 社会(22316)
- 科学基金(21780)
- 社会科(20957)
- 社会科学(20952)
- 教育(16866)
- 省(16253)
- 基金项目(15694)
- 编号(15588)
- 划(14301)
- 成果(13992)
- 资助(13395)
- 自然(12631)
- 自然科(12312)
- 自然科学(12309)
- 自然科学基金(12081)
- 课题(11784)
- 部(10220)
- 重点(10123)
- 性(10056)
- 年(9824)
- 项目编号(9457)
- 发(9437)
- 教育部(9083)
- 制(9069)
共检索到142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充分研究国内外再保险市场情况,研究部署再保险中心建设有关工作,推动抓好落实,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键支撑之一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出台《意见》,进一步凸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再保险中心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研究国内外再保险市场情况,研究部署再保险中心建设有关工作,推动抓好落实,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键支撑之一。笔者作为一名曾在中资保险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裴光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险业发展,推动保险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保险业"新国十条",从治国理政高度,把保险业纳入经济社会工作整体布局中谋划考虑,为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制度和政策红利。2014年11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杨
上海是中国保险业的重要发祥地。1865年,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义和保险行在上海成立。1875年,保险招商局在沪宣告成立,开创了中国船舶保险之先河。1980年国内商业保险业务全面恢复以来,上海着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全国首家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中宏人寿、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首个专业性航运保险协会均在沪成立,首笔投资连结险、单项风险防范技术标准、
关键词:
现代保险服务业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阎建军
建设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协调发展,把保险服务业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着手"引进来、走出去"开放战略布局,使国内国际全体参与者共享机遇和利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在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尤以法制环境建设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以法制环境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目标聚焦如何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点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文件《金融服务协议》为脉络,以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为原则,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立法需求和司法、执法策略,以促进和保障上海早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关键词:
上海 金融中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明志
文章指出上海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的全球影响力也不断上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具备诸多优势也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应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和市场力量的推动创新作用,进一步调动境内外参与者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内对外服务功能,尽快提高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扩大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我国形成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服务。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业 国际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裴光
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经济金融要素资源配置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国际保险中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重点。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国际保险中心对于确立我国在国际保险市场的引领地位非常关键。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我国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必须依靠创新引领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裴光
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经济金融要素资源配置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国际保险中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重点。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国际保险中心对于确立我国在国际保险市场的引领地位非常关键。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我国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必须依靠创新引领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枝煌
在国际石油价格面临波动的情况下,一些能源生产和消费经济体,期待出现美元之外的结算体系。同时,基于国内外经济安全运行的迫切需要和新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早日建成的核心要务,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已经成为世界焦点。目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第三大交易体系,在此基础上应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能源清算中心,构筑以扎实的能源市场条件、与坚强的联盟伙伴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区块链、量子、仿真、未来网络等方面技术为保障,以科学有效的金融体系为支撑的国际能源结算中心。
关键词:
美元 人民币 交易中心 结算 上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排名稳步上升。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7%。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上海市委提出了"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幼文 刘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纯福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银行总部圈 战略突破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储伟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资源聚集和辐射效应持续增强,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多种金融市场风险也开始逐步集聚和暴露。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随着风险来源的增多和叠加、风险破坏力的集中释放以及转化为金融危机概率的提升,目前可控、潜在的市场风险就有可能发生趋势性转变。本文以研究上海金融市场风险为出发点,在深入分析当前潜在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上海市 金融市场 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