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6)
2023(6272)
2022(5256)
2021(4539)
2020(3771)
2019(8788)
2018(8430)
2017(16081)
2016(8061)
2015(8998)
2014(9107)
2013(9216)
2012(8949)
2011(8413)
2010(8850)
2009(8136)
2008(7931)
2007(7392)
2006(7068)
2005(6689)
作者
(24031)
(20263)
(20214)
(19289)
(13219)
(9523)
(9155)
(7685)
(7656)
(7433)
(7137)
(6806)
(6690)
(6558)
(6419)
(6237)
(6048)
(5918)
(5842)
(5389)
(5374)
(4960)
(4758)
(4691)
(4647)
(4622)
(4386)
(4139)
(4090)
(3894)
学科
(62399)
经济(62358)
管理(23392)
(20786)
(17813)
企业(17813)
地方(17744)
方法(15602)
数学(13295)
数学方法(13153)
地方经济(13042)
中国(12864)
业经(11096)
(9918)
(9632)
(8094)
贸易(8086)
关系(7999)
(7855)
(7763)
(7424)
(7265)
金融(7264)
(7175)
经济学(6878)
环境(6800)
(6747)
(6672)
农业(6609)
(6523)
机构
大学(126651)
学院(126529)
(66329)
经济(65158)
研究(50552)
管理(45529)
理学(38085)
中国(37751)
理学院(37621)
管理学(37045)
管理学院(36766)
(27729)
(26761)
科学(26257)
(25379)
研究所(22552)
财经(21367)
经济学(21330)
中心(20862)
(20065)
(19166)
经济学院(18693)
(18126)
北京(17621)
(16946)
师范(16851)
(15833)
(15503)
财经大学(15470)
科学院(15017)
基金
项目(73702)
科学(58446)
研究(56276)
基金(53775)
(45743)
国家(45408)
科学基金(38687)
社会(38127)
社会科(36301)
社会科学(36290)
(27560)
基金项目(26806)
教育(25255)
(22920)
资助(22521)
自然(22177)
编号(21954)
自然科(21671)
自然科学(21667)
自然科学基金(21276)
成果(18896)
(18036)
重点(16899)
(16447)
课题(16297)
国家社会(16191)
发展(15586)
(15365)
(15037)
经济(14900)
期刊
(86334)
经济(86334)
研究(46335)
中国(27884)
管理(21817)
(20616)
科学(15752)
经济研究(15247)
(15058)
学报(14689)
(13431)
金融(13431)
教育(13113)
技术(12570)
大学(11979)
财经(11770)
业经(11286)
学学(11102)
问题(10555)
(10391)
(10088)
农业(10012)
国际(9671)
世界(9136)
技术经济(8374)
统计(7167)
经济管理(7030)
改革(6820)
(6820)
经济问题(6615)
共检索到21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前景广阔,同时也面临着发展阶段差异、利益诉求分化、合作层次较低、营商环境欠佳和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新时期,应从提升合作层次、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创新经贸投资方式和打造互惠合作"升级版"等方面来积极推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立新  
2019年10月25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简称《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迈入了新进程。双方的合作,不仅能够促进能源贸易投资的扩大,还能够改善中国外贸环境以及开拓去产能新市场。然而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向心力不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预,对双方经贸合作的成效、规模和深度均有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应该加速推进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能源合作共同体建设,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以及以《协定》为基础加速推进双边自贸区谈判,进而不断拓展双边经贸合作空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英爱  张林国  
"一带一路"是沿着路海古代丝绸之路,构建亚欧大陆经济走廊,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乃至亚欧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它遵循市场运作原则,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有效配置,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一个大陆"作为"欧亚倡议"的关键词之一,强调通过构筑交通物流、能源基础设施等网络,实现欧亚国家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其核心是铁路、管道、北极航线等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是既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两个系统,既有静态的相似性,又有动态的互动性。这种耦合性,使对两个系统进行引导、强化,促进良性的、正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激发内在潜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提升成为可能。中韩FTA的签署和生效,将为推进"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战略对接提供制度基础和内在动力,通过两国政策协调、市场开放等创新驱动,克服战略对接的制约因素和障碍,拓宽对接和发展的路径,强强联合,共同开拓欧亚新的合作空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文兰  陈迁影  
"一带一盟"对接促进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关系发展,但综合分析双边经贸发展的实际,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未来,双方应以"能矿资源"为重点、以"交通运输"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发挥文化教育合作的张力、激发跨境旅游的活力,共同促进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跨越式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作奎  陈思杨  
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工程之一,对中欧两大市场加强合作对接至关重要。但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多重风险,主要包括:欧盟分裂或解体风险,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欧俄之间的相互制裁,乌克兰危机,移民或难民问题,陆路和海路两种运输模式的竞争,中俄在通道建设上的竞争等。针对上述问题,应综合平衡和处理好宏观和微观、计划和市场、海路和陆路、中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作奎  陈思杨  
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工程之一,对中欧两大市场加强合作对接至关重要。但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多重风险,主要包括:欧盟分裂或解体风险,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欧俄之间的相互制裁,乌克兰危机,移民或难民问题,陆路和海路两种运输模式的竞争,中俄在通道建设上的竞争等。针对上述问题,应综合平衡和处理好宏观和微观、计划和市场、海路和陆路、中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文中  孙钰  
"一带一盟"对接中金融合作机制的构建路径要受欧亚经济联盟共同金融市场的影响。联盟共同金融市场的构建不限制联盟成员国单独或整体与中国建立某种金融合作机制。"一带一盟"对接中的金融合作机制构建既要考虑联盟是否享有成员国让渡的主权,又要与其他现有金融合作机制相协调。因此,"一带一盟"对接中的金融合作机制构建要遵循以下路径:与联盟共同金融市场相协调;纳入现有的多边金融合作机制中;统合中国与联盟成员国现有双边金融合作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物燃料及润滑油)为重点,促进欧亚经济联盟向中国出口的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并以此平衡中国东、西部经济开放的程度,推动中国外贸供给侧改革,引导我国外贸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型,繁荣欧亚区域贸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元和  
新欧亚大陆桥是古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的现代体现,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成渝城市群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位,在新欧亚大陆桥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与战略作用。新欧亚大陆桥建设是一个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过程,需要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而成渝城市群的互联互通城市建设则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建锋  
核武器的出现使大国战争再无完全的胜利者。地缘经济竞争日益取代了哥伦布时代以来地缘政治竞争的优势地位,战后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就是这种时代趋势的反映。"一带一路"是在欧亚权力对比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发生有利于中国的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的洲际地区主义合作倡议,其实质是一个经济地区主义合作机制,因此解决不了洲际安全问题,更不可能"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对"一带一路"实质、局限、目标与效用评判标准均需细致的分析与界定,才能避免出现对其评价简单随意的倾向。地区主义与地区化应该彼此推进、相互为用,政府主导的地区主义必须以本地区的地区性水平为基础。中国应该塑造有利于"一带一路"发展的安全环境,从而打破"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的羁绊,推动其顺利发展。"一带一路"需要使长期愿景与阶段性目标、国家实力与政策设计、中国的主观愿望和沿线国家的需求相协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建锋  
核武器的出现使大国战争再无完全的胜利者。地缘经济竞争日益取代了哥伦布时代以来地缘政治竞争的优势地位,战后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就是这种时代趋势的反映。"一带一路"是在欧亚权力对比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发生有利于中国的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的洲际地区主义合作倡议,其实质是一个经济地区主义合作机制,因此解决不了洲际安全问题,更不可能"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对"一带一路"实质、局限、目标与效用评判标准均需细致的分析与界定,才能避免出现对其评价简单随意的倾向。地区主义与地区化应该彼此推进、相互为用,政府主导的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田旭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稳定的中欧关系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中欧在西巴尔干的相遇将导致双方在这一区域展开竞争还是深入合作成为了影响中欧关系走向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欧盟的西巴尔干战略和中国在西巴尔干建设"一带一路"的具体项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现阶段在西巴尔干的投资对于泛欧网络的建设以及西巴尔干入盟而言都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不仅改善了当地民生,还协助西巴尔干交通和能源网络更快更好地融入泛欧网络。中欧之间在规范、标准、资金和规划对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新  
专家们普遍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存在方法论上的错误,即欧亚经济联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政治机构;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只是一个倡议,且最终要体现为具体的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等投资项目。二者是根本无法对接的。本文认为,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客观地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创造了必要条件,从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优势、上合组织的宗旨、原则和内容及其成员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持以及上合组织空间内的安全合作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是实现对接的重要平台。本文设定的对接路线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软环境将对接,即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话和上合组织框架内讨论贸易、投资规则和商品技术标准的对接,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商品、资本和技术、服务自由流动,从上合自贸区经过经济伙伴关系到整个欧亚大陆经济空间;第二,硬环境对接,即务实推进六大经济走廊贯通整个欧亚共同经济空间,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能合作,促进中国对相关国家的投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陈瑾  赵小杰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赋予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更加广泛的内涵和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对新亚欧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把"一带一路"战略与新亚欧经济带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给新亚欧经济带所带来的机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把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亚太地区、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和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将极大地推进这些区域的国家之间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的双赢合作。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发展、人文合作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新亚欧经济带建设的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