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5)
- 2023(3912)
- 2022(3314)
- 2021(2946)
- 2020(2434)
- 2019(5705)
- 2018(5372)
- 2017(10529)
- 2016(5023)
- 2015(5613)
- 2014(5225)
- 2013(5407)
- 2012(4655)
- 2011(4318)
- 2010(4533)
- 2009(4351)
- 2008(4112)
- 2007(3656)
- 2006(3221)
- 2005(3041)
- 学科
- 济(26086)
- 经济(26064)
- 管理(17952)
- 业(17703)
- 企(15760)
- 企业(15760)
- 方法(6973)
- 销(6336)
- 供销(6333)
- 中国(6000)
- 农(5912)
- 关系(5754)
- 数学(5522)
- 业经(5434)
- 数学方法(5405)
- 地方(5209)
- 财(4855)
- 体(4807)
- 贸(4746)
- 贸易(4738)
- 易(4551)
- 制(4488)
- 经济关系(4263)
- 学(4024)
- 理论(3904)
- 融(3818)
- 金融(3818)
- 对外(3806)
- 农业(3494)
- 外经(3478)
- 机构
- 学院(69168)
- 大学(68607)
- 济(30742)
- 经济(30189)
- 管理(27500)
- 研究(25277)
- 理学(23614)
- 理学院(23359)
- 管理学(22962)
- 管理学院(22812)
- 中国(18653)
- 京(14787)
- 财(13365)
- 科学(13247)
- 所(11935)
- 中心(10830)
- 江(10771)
- 研究所(10647)
- 财经(10028)
- 农(9726)
- 院(9600)
- 北京(9541)
- 范(9489)
- 师范(9436)
- 经(9054)
- 经济学(8491)
- 业大(8480)
- 州(8443)
- 师范大学(7694)
- 研究院(7546)
- 基金
- 项目(44982)
- 科学(36324)
- 研究(34644)
- 基金(33260)
- 家(28513)
- 国家(28288)
- 科学基金(24864)
- 社会(22793)
- 社会科(21630)
- 社会科学(21626)
- 省(17284)
- 基金项目(16633)
- 教育(16111)
- 自然(15453)
- 自然科(15131)
- 自然科学(15127)
- 自然科学基金(14865)
- 划(14288)
- 编号(13965)
- 资助(13477)
- 成果(11530)
- 重点(10190)
- 发(9991)
- 课题(9931)
- 部(9918)
- 国家社会(9559)
- 创(9536)
- 制(8929)
- 教育部(8815)
- 创新(8811)
共检索到112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包括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而且导致全球贸易增长受到重创。因此,在"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更有助于推动新一轮区域乃至全球化增长。特别是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及合作机制,不仅为促进全球产业转移与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机遇,也势必推动新一轮全球繁荣型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包括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而且导致全球贸易增长受到重创。因此,在"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更有助于推动新一轮区域乃至全球化增长。特别是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及合作机制,不仅为促进全球产业转移与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机遇,也势必推动新一轮全球繁荣型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目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性放缓的根本路径,在于提高全球经济体生产效率,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特别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重构全球价值链。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跨越亚欧等区域地区、强调与相关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增长的重大倡议。着眼于构建"一带一路"的全球价值链合作机制,不仅可以为我国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提供机遇,也势必会推动新一轮全球贸易的繁荣型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的今天,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体系、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都存在变革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以互联互通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为支撑的双轮驱动过程,本文将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结构、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充分讨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随着国内要素成本提升,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面临重塑,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是中国更加主动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的明智之举。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全球价值链定位的提升,为中国构建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提供上游供给和配套。为此,应进一步鼓励边际产业外移、优势服务业积极投资"一带一路"国家;鼓励企业投资、并购战略性资产,加速形成所有权优势并据此走向"一带一路";适当开放国内市场,推动扩大进口贸易;加大扶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启动"丝路伙伴关系协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以我为主 新型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先海 余骁
以"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构建以中国为核心枢纽的双向"嵌套型"全球价值链分工新体系是新时期我国突破"俘获式困境"、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分析表明,发达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相互需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区域内协同发展的迫切诉求使得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双向"嵌套型"价值环流、重塑现有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可能,且我国完全具备成为新型分工体系中核心枢纽环节的基础。在结构体系、运行机制、服务对象以及竞争模式等方面新型价值链分工体系虽有别于现有全球价值链,但双向需求下的"嵌套型"结构使得两者既相互制衡又互为补充。本文进一步指出新型分工体系将从环节专精、链条广延和网络纵深三个维度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提出部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宋婕
全球价值链在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机会不均等"从而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以及存在"地位不平等"从而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等问题,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可持续性难题,因此全球价值链亟待优化和重构。文章在阐释"全球价值链重构"内涵并据此创新性提出测度指标基础上,利用经验数据的测算结果,对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现实效应作出初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主要表现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布局调整层面,即"机会均等"使得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但在"地位平等"层面所获成就有限,突出表现为"一带一路"建设尚未支撑起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根本性改变。继续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在优化和重构全球价值链中的更大作用,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思路和方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链 优化和重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的今天,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体系、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都存在变革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以互联互通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为支撑的双轮驱动过程,本文将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结构、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充分讨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先海 余骁
以"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构建以中国为核心枢纽的双向"嵌套型"全球价值链分工新体系是新时期我国突破"俘获式困境"、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分析表明,发达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相互需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区域内协同发展的迫切诉求使得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双向"嵌套型"价值环流、重塑现有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可能,且我国完全具备成为新型分工体系中核心枢纽环节的基础。在结构体系、运行机制、服务对象以及竞争模式等方面新型价值链分工体系虽有别于现有全球价值链,但双向需求下的"嵌套型"结构使得两者既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生金 李瑞海
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深度调整,全球价值链必将由此发生深刻变革重构,因此,对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如何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研究意义凸显。在对价值链有关研究成果梳理基础上,先对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然后,结合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产业战略,分别从推动战略、推动策略以及推动保障等层面,提出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理论框架。最后,重点从政策制度、平台治理、品牌与附加值以及风险防范等几个关键层面,提出了中国跨境电商推动"一带一路"价值链提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价值链 “一带一路” 跨境电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敏 赵璟 薛伟贤
文章考察了"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提升的影响作用。首先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提升GVC地位的作用机理,提出国际产能合作能通过产业转移、创造规模经济利益、技术外溢、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途径提升发展中国家GVC地位。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GVC地位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和FDI两种国际产能合作形式对不同GVC地位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GVC地位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自区域内的中间品进口对该国GVC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FDI;对于GVC地位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来自区域内的FDI的提升效应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红
"一带一路"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积极顺应国际经贸格局新变化,致力于通过强化与亚欧非国家双边贸易往来、双向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合作等经贸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价值链转型升级的新型倡议。本文基于双环流的范式分析,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以"一带一路"合作区域为例,探究国际经济贸易的往来合作与发展,实证研究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参与度差距对其出口的影响作用,以检验在全球价值双环流范式下"一带一路"带给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国际合作 价值链 一带一路 贸易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监平 张淼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本质上就是世界范围内的要素分工,以资本为载体的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并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网络,探究了一国在投资网络中的特征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实证发现度数中心度对该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负影响,点强度有正影响,而异质性并无显著影响。按收入水平对样本国家进行分类考察后发现度数中心度和异质性对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均无显著影响,而点强度对二者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改善国际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的区位与结构,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核心优质要素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芳芳 张倩 程宝栋 熊立春 侯方淼
全球价值链重构是发展中国家突破"低端锁定"困境,进而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价值链存在着重构可能性。从理论上来讲,全球价值链重构是在禀赋变动、技术变革和制度重构三种力量协同作用下不断向横纵延伸的动态、复杂过程。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正使三种力量得以积蓄并爆发,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突破口。未来,中国需要发挥领头羊作用,借力"一带一路"平台,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与沿线国家进行差异化产业合作;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推动沿线国家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整合国际经贸规则;不断推动要素资源的全球配置与重组进程。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价值链 重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小平 张钰林 李雨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复苏乏力、贫富差距扩大等经济问题与大国间的政治博弈,导致“逆全球化”现象频发。“逆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表现在宏观层面通过贸易限制政策,大大缩减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在微观层面,欧美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构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该价值链不同于欧、美、日为主形成的区域价值链,而是在中国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合作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进行国际区域分工的尝试,是以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其连接了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价值链的构建,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维护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以及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