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2)
2023(11874)
2022(9787)
2021(8983)
2020(7828)
2019(17337)
2018(17375)
2017(33974)
2016(18654)
2015(21101)
2014(20899)
2013(21137)
2012(19933)
2011(17942)
2010(18756)
2009(17911)
2008(18167)
2007(16983)
2006(15668)
2005(14520)
作者
(54934)
(45853)
(45847)
(43281)
(29124)
(21929)
(20634)
(17735)
(17444)
(16777)
(15649)
(15245)
(15003)
(14844)
(14334)
(13995)
(13610)
(13517)
(13427)
(13315)
(11612)
(11589)
(11294)
(10679)
(10569)
(10418)
(10401)
(10326)
(9342)
(9250)
学科
(89959)
(80678)
经济(80560)
(72169)
企业(72169)
管理(67125)
(46452)
方法(31773)
农业(30702)
业经(29818)
(26788)
中国(24116)
数学(23736)
数学方法(23530)
(22248)
(18304)
财务(18283)
财务管理(18252)
技术(17826)
(17578)
企业财务(17192)
(16113)
贸易(16095)
(15799)
(15738)
(14612)
(14459)
银行(14435)
(14419)
地方(13978)
机构
学院(277323)
大学(271217)
(120454)
经济(118033)
管理(110923)
理学(93792)
理学院(92938)
管理学(91769)
管理学院(91275)
研究(91243)
中国(76466)
(59951)
(58377)
(57789)
科学(51603)
(46846)
(46529)
农业(45931)
财经(44526)
业大(43167)
中心(43004)
研究所(41021)
(40120)
北京(36505)
(36500)
经济学(34803)
(32822)
师范(32485)
财经大学(32080)
(31979)
基金
项目(167708)
科学(132843)
研究(127135)
基金(121440)
(104264)
国家(103117)
科学基金(89058)
社会(82079)
社会科(77402)
社会科学(77379)
(67191)
基金项目(63591)
教育(56827)
自然(55592)
(54623)
自然科(54298)
自然科学(54279)
自然科学基金(53405)
编号(53394)
资助(49235)
成果(43664)
(39254)
(38011)
(37874)
(37525)
重点(36856)
课题(36023)
创新(34217)
(33685)
(33374)
期刊
(150256)
经济(150256)
研究(86477)
中国(62569)
(62206)
(46910)
管理(45986)
农业(41548)
学报(39301)
科学(38672)
(33632)
金融(33632)
大学(31416)
业经(30896)
学学(29420)
教育(28070)
技术(25342)
财经(22672)
(21827)
经济研究(21658)
问题(20319)
(19592)
技术经济(16152)
(15643)
世界(15395)
农村(15339)
(15339)
农业经济(14534)
商业(14363)
现代(14282)
共检索到44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启  
[目的]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农强国思想的重要论断,也是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要求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方法]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时代命题,通过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农强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教训、现实矛盾、中外经验以及强国要求等战略思想,系统分析了战略判断、战略重点、战略评估等战略要素。[结果]中国强农业必须强,农业强粮食必须强,粮食强农民收入必须高,农民收入高必须以逐步建成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为保障。[结论]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抓好粮食生产为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加速农业发展方式向精准农业方式以及数字农业经济体系转变,加快建成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当前要做好5方面工作:做好"两区"划建管工作,让各地政府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种粮的规模效益;以五大振兴和"七个之路"为乡村振兴战略总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向数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绿色兴农和质量兴农水平;构建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基础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洲  高强  
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农业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加安全、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农情下,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是农业发展面临小农经营格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限和国际贸易体系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基于此,认为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动力来源于新需求、新主体、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体制机制等五类要素。“五新要素”之间协同互动内生出推动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动力。因此,当前和中长期内,夯实农业基础生产能力、拓展并强化涉农产业链、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以县域城乡融合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积极融入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洲  高强  
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农业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加安全、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农情下,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但是农业发展面临小农经营格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限和国际贸易体系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基于此,认为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动力来源于新需求、新主体、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体制机制等五类要素。“五新要素”之间协同互动内生出推动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动力。因此,当前和中长期内,夯实农业基础生产能力、拓展并强化涉农产业链、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以县域城乡融合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积极融入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  
该文以美建国初立国方针之争为起点,从工商业发展入手,重点研究了贸易、人才、科技等政策对美国崛起的影响,探讨了美国在由大变强过程中政府之手的作用发挥问题。具体到我国,该文指出对内深化改革,对外加强全球化的战略运筹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大东  徐红玳  胡豹  
浙江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路径是要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产业功能区体系、产业结构体系、科技支撑体系、要素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安全生产体系、支持保护体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立  
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让农业强起来,既要确保国家农业与食物安全,更要牢牢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推动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为研究什么是农业强国、如何建成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农业强国评价指标和主要类型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晰农业强国的内涵,并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提炼“大农业”“大安全”“大食政”理念,为建成农业强国找到中国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明利,赵芝俊  
本文重新界定了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论述了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关系,据此得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突出因素在于科技水平不高,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探究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提出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从内涵特征看,中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聚焦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重点任务,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萌山  
我国缺水严重、受旱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污染严重,但在发展节水农业中探索出了有效模式,如膜下滴灌、全膜覆盖、适应性结构调整、喷灌、集雨窖、深松整地、湿润灌溉、坐水种等。"十二五"应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重要举措,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出台农业节水重大技术补贴政策,增加节水农业设施投入,建立应变型种植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希玉  傅汝仁  李成森  朱秀香  
一、农业强省的内涵、标志及其指标体系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规模很大,但从整体素质上来看,无论人均占有水平,农产品的质量档次还是农业的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结构布局,经济效益等等,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现状表明,“大而不强”是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农业强省的内涵及其标志 建设农业强省,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综合手段,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佳配置,把农业建设成为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环境优良、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大、产品质量优、综合效益高的发达的市场农业。农业强省有着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霍克斌  赵世强  赵占军  
通过对多投入农业的剖析和评价,提出了实现多投入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变的对策:研究应用持续农业需求的技术体系,组建推进持续农业的技术和生产结构,切实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认真搞好试验示范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小东  
加入WTO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使我国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要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竞争力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确立全新的竞争战略 ;( 2 )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 ;( 3 )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 ;( 4 )培育农业资本市场 ;( 5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