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7)
2023(9896)
2022(7743)
2021(6938)
2020(5333)
2019(12088)
2018(11812)
2017(23069)
2016(12419)
2015(14070)
2014(14008)
2013(14143)
2012(13780)
2011(12628)
2010(13017)
2009(12357)
2008(12030)
2007(10985)
2006(10365)
2005(9798)
作者
(37802)
(31302)
(31190)
(29430)
(19688)
(14586)
(14171)
(12016)
(11753)
(11265)
(10699)
(10256)
(9995)
(9992)
(9729)
(9465)
(9215)
(9043)
(9033)
(8963)
(8017)
(7770)
(7643)
(7198)
(7086)
(7057)
(7047)
(7037)
(6302)
(6150)
学科
(61628)
经济(61577)
管理(33130)
(31714)
中国(23437)
(22279)
企业(22279)
地方(19651)
(19188)
方法(17434)
业经(15759)
数学(15168)
数学方法(15055)
(13178)
(13072)
银行(13058)
农业(12873)
(12774)
(12202)
环境(12197)
(11977)
金融(11976)
(11650)
贸易(11636)
(11342)
(11249)
地方经济(11042)
(9858)
技术(9408)
发展(9050)
机构
学院(187034)
大学(183487)
(81788)
经济(80013)
研究(70416)
管理(65875)
中国(55390)
理学(54320)
理学院(53666)
管理学(52919)
管理学院(52566)
(40692)
科学(40281)
(39412)
(36075)
研究所(31970)
中心(31017)
(30202)
(30164)
财经(29703)
北京(27057)
(26743)
(26702)
师范(26513)
(25597)
经济学(25091)
(24843)
业大(24554)
农业(23218)
经济学院(22587)
基金
项目(111515)
研究(87326)
科学(87057)
基金(76854)
(65846)
国家(65184)
社会(55490)
科学基金(54467)
社会科(52622)
社会科学(52612)
(45407)
基金项目(39665)
教育(39001)
(37684)
编号(36495)
(31673)
成果(30892)
自然(30741)
资助(30648)
自然科(29909)
自然科学(29901)
自然科学基金(29300)
课题(27115)
发展(26259)
(25796)
重点(25514)
(24131)
(23506)
国家社会(22633)
(22254)
期刊
(104661)
经济(104661)
研究(64683)
中国(43969)
(30198)
(27275)
管理(27006)
学报(25085)
教育(24940)
(24667)
金融(24667)
科学(24289)
农业(20701)
业经(19445)
大学(19415)
学学(18031)
技术(17117)
经济研究(16917)
财经(14634)
问题(14292)
(12689)
(11836)
国际(10333)
商业(10270)
(10143)
技术经济(9702)
理论(9320)
现代(9289)
经济问题(9114)
改革(9024)
共检索到310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克莎  田潇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核心问题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随着这些政策措施落地,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发展困境。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艰巨任务下,需积极应对工业能耗结构难以快速转变、工业绿色技术发展储备不足、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较大、工业区域发展关系面临调整难题、工业绿色转型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挑战。要培育绿色市场需求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导向功能,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深化绿色制度创新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推动机制,提升绿色对外贸易对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引领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信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历经意识淡薄期、起步期、推动期,当前正处于推进超低排放的攻坚期。70年来钢铁工业吨钢能耗、吨钢污染物排放量整体呈下滑趋势,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绿色技术研发和绿色装备工艺水平大为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钢铁工业绿色发展仍面临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全过程全流程环境管理不完善、钢企绿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及绿色钢贸壁垒一触即发等挑战。文章从钢铁工业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全过程全流程绿色发展生态圈、提高电炉短流程炼钢比重、提升行业集中度及加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等优化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晶  陈曦  冯晓虎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能够引发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绿色变革,实现对绿色发展的全方位赋能。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夯实要素基础、扩展无限空间、提供根本保障。从动力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为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演化机理来看,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融合和精准匹配带来的企业成长和产业优化;从参与主体来看,数字经济能够为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体的多元治理体系。然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与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相互交织,核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溢出,数字流通体系运行不畅,数字治理能力不强。“十四五”时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应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程宇  董衍美  
2011年10月27~30日,主题为"实现TVET的转型——应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挑战"的国际专家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UNESCO-UNEVOC)、德国经济合作组织(GIZ)、亚太地区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静  
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在中国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日渐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得以建立,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形成了多样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就国际合作而言,绿色金融认定及分类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双碳”背景下,现有绿色金融法律政策体系、产品创新体系等仍与“双碳”目标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同时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应从法律政策体系、市场体系、风险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逐步予以完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静  
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在中国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日渐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得以建立,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形成了多样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就国际合作而言,绿色金融认定及分类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双碳”背景下,现有绿色金融法律政策体系、产品创新体系等仍与“双碳”目标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同时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应从法律政策体系、市场体系、风险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逐步予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永佳  
绿色金融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这同时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的新机遇。现阶段,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绿色发展意识相对滞后、农村产业结构欠合理、绿色金融资金供需不平衡、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机制尚不健全以及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绿色金融人才等诸多方面的阻碍。如何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实路径将成为新时期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平  郭青华  许玥玥  
中国与欧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布了绿色金融分类标准的主要经济体。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实践体,2021年9月发布的“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框架是目前国际绿色债券最新和最先进的实践框架。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碳中和债券的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欧盟绿色债券市场相比,我国碳中和债券的规模、品种和发行主体均有待扩大,碳中和债券与经济周期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性有待整合,碳中和债券绩效导向和外部报告审查力度有待提高。今后在中欧绿色对话和合作的大背景下,对照“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标准,我国应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注意规避绿色金融风险、强化碳中和债券的政策协调和经济杠杆作用、加强绩效评估和多部门协同监管、推动与国际标准对接并加快国际合作,以进一步推动碳中和债券发展,从而强化我国在引领可持续金融国际共识和国际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宝娣  钟城豪  于德湖  韩青  
老旧社区改造工作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实现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积极探索老旧社区绿色低碳化转型路径。首先梳理了社区尺度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碳策略研究现状;其次归纳总结了老旧社区绿色低碳改造面临的转型挑战;最后提出了基于“策略—机制—评价”的路径:(1)以社区碳排放科学计量,溯源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社区整体和单独减碳空间,探索精准策略;(2)依托议事会、活动平台搭建,构建社区多主体参与、协作机制,有效推进社区更新;(3)建立全过程、分等级的社区改造评价体系,同时应对反馈能够及时优化,扩大示范效应,吸引市场化投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帆  邵超峰  鞠美庭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鉴于金融在当代经济社会特别是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国内外发展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政策探讨等多从宏观方面强调绿色金融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生态专家、环境学者以及经济学家对绿色金融做出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但缺乏完善的体系制度,如何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绿色金融,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在国际绿色金融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当前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条件及关键制约因素分析,讨论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谢婷轶  
随着环保事业的全球化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开始成为主导国际贸易的新潮流,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已成为消费者生活质量的具体目标之一。在西方国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尤其明显,1990年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表示在购物时会考虑环境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禹湘  储诚山  周枕戈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国之基和兴国之本。工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从提高国际竞争力,还是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必要而紧迫。《巴黎协定》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中国工业领域实现深度绿色转型,需明确气候变化新目标,建立倒逼机制,坚持开放、共享的发展指导理念,围绕"南南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工业绿色低碳产能输出,以适应国际国内新的气候治理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璐  淡卫军  
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企业向更加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型,成为构建中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就业效应显著,生产绿化行为会出现替代效应,在传统工业部门表现为挤出效应,总体长期而言能够带来扩张效应。当前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就业,面临着经济绿化成本高、绿色技能缺失、就业机会丧失及劳动关系变动产生新的矛盾等方面的风险。绿色转型过程中,各方都需要正视因之带来的短期性阵痛,通力合作,争取资源,寻求出路。绿色就业机会的创造与产业升级中现有工作岗位的绿化同样重要。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社会保护措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改善劳动者的处境,增强其就业能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兴军  孙雯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是全球共识,研究绿色经济与林业的关系可促进林业的稳定、高效发展,从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的概况,探讨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及提出了应对的主要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林业发展与绿色经济密不可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