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0)
- 2023(11812)
- 2022(9899)
- 2021(9334)
- 2020(7364)
- 2019(17254)
- 2018(17054)
- 2017(33188)
- 2016(18084)
- 2015(20162)
- 2014(20163)
- 2013(19777)
- 2012(17780)
- 2011(15956)
- 2010(15664)
- 2009(14050)
- 2008(13313)
- 2007(11332)
- 2006(9863)
- 2005(8286)
- 学科
- 济(71695)
- 经济(71620)
- 管理(50301)
- 业(46109)
- 企(38109)
- 企业(38109)
- 方法(31674)
- 数学(27367)
- 数学方法(27069)
- 中国(21237)
- 农(18713)
- 地方(17165)
- 业经(17064)
- 财(15583)
- 学(14940)
- 农业(12759)
- 环境(12178)
- 理论(12070)
- 贸(11781)
- 贸易(11776)
- 和(11512)
- 易(11375)
- 制(11360)
- 技术(10897)
- 划(10093)
- 教育(10002)
- 务(9857)
- 财务(9798)
- 财务管理(9783)
- 产业(9737)
- 机构
- 学院(247610)
- 大学(247332)
- 管理(101691)
- 济(94590)
- 经济(92296)
- 理学(88997)
- 理学院(88006)
- 管理学(86552)
- 管理学院(86107)
- 研究(80929)
- 中国(57380)
- 京(52873)
- 科学(51481)
- 财(40946)
- 所(39052)
- 业大(36829)
- 农(36087)
- 中心(36080)
- 研究所(35914)
- 江(34182)
- 范(34117)
- 师范(33866)
- 财经(33700)
- 北京(33180)
- 经(30685)
- 院(30439)
- 州(28617)
- 农业(28114)
- 经济学(27612)
- 师范大学(27494)
- 基金
- 项目(178511)
- 科学(140751)
- 研究(132659)
- 基金(128459)
- 家(110998)
- 国家(110053)
- 科学基金(95471)
- 社会(82953)
- 社会科(78525)
- 社会科学(78503)
- 省(70108)
- 基金项目(69486)
- 自然(61785)
- 自然科(60319)
- 自然科学(60309)
- 教育(60098)
- 自然科学基金(59169)
- 划(58976)
- 编号(55098)
- 资助(51237)
- 成果(43800)
- 重点(39353)
- 发(38599)
- 部(38380)
- 课题(37633)
- 创(37329)
- 创新(34667)
- 项目编号(33941)
- 科研(33560)
- 国家社会(33412)
- 期刊
- 济(101571)
- 经济(101571)
- 研究(72371)
- 中国(42267)
- 学报(37210)
- 管理(35688)
- 科学(35376)
- 农(32956)
- 教育(29223)
- 财(28523)
- 大学(28156)
- 学学(26416)
- 农业(23440)
- 技术(21173)
- 业经(17842)
- 融(17632)
- 金融(17632)
- 经济研究(16015)
- 财经(15112)
- 问题(14732)
- 图书(13907)
- 经(12772)
- 理论(12643)
- 科技(12632)
- 现代(11933)
- 实践(11883)
- 践(11883)
- 技术经济(11427)
- 资源(11276)
- 业(11157)
共检索到345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蓝泽兵 李霞 陈姣姣
当前,成都正处在加速转型和全面转型的战略关键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加速转变,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刚性制约日益强化,迫切需要树立前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清晰定位城市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从而实现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管理以及城乡形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成都市 城市转型升级 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洪芊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城市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规划显得有些不足,难以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障碍。面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构建相关的保障体系加快城市更新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毅
城市空间治理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先导策略。本文基于城市空间治理的基本规律,探讨了成都推进城市空间治理的发展形势和基础,并进一步提出要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空间战略为基本指引,着力增强成都城市空间治理的法治保障、多元参与,有重点地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升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城市空间治理 成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一民
本文根据最新的考古资料对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起源作了新的研究。本文认为成都不是如过去所说的只有2300多年的城市文明史,成都平原古城群和金沙遗址、大型船棺群遗址的先后发现,把成都城市的历史上推到距今4500多年前。同时也以充分的实物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而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成都城市文明的最突出特征,一是历史悠久,二是几千年来城址不变、城名不改、发展历史不断。几千年来成都城市虽然几度兴衰,但始终是在原址上不断再生、扩展,直到今天发展成为一个朝现代化迈进的特大城市,这在中国城市史乃至世界城市史上实属罕见。
关键词:
成都 宝墩 金沙 船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柯 李金兆 眭海霞
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都市的文化产业正处于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主产业层次不高、企业规模偏小、特色优势发挥不够,缺乏在国内外文化市场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产品、项目,特别是缺乏高附加值、拥有知识产权且主导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按照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对加快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绍文 宋蕊
本文基于对陕西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认为陕西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加速转变的关键阶段,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应紧紧围绕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依据陕西实际确定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全力推动工业发展。
关键词:
工业 转型升级 战略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将新常态引入可持续的健康经济增长轨道,是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毛蕴诗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风暴导致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着严峻考验。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1月我国出口额为1149.9亿美元,同比下降2.2%,比前月回落21.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2月以来我国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多年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我国急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郝辽钢 赵江明
论文研究了汶川地震如何影响成都城市品牌和民众信心,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通过现场调研获得的数据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汶川地震给成都城市品牌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越大,成都城市品牌价值就越低,城市品牌信心也就越低,进而导致民众对成都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越低以及对自己家庭未来收入信心越低;恢复并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以达到恢复并提升城市品牌信心的目的,最终恢复并提升民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对家庭未来收入的信心,会有助于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城市品牌 信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丽丽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山西民营经济总体上发展滞后,实现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是一个突出难题。学术界的研究表明,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身观念、政府作用、创新能力、资本构成、组织结构等。对于山西民营经济而言,实现转型升级要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机遇,明确转型升级方向,要做到从"拼关系"向"拼市场"转变,从"靠资源"向"靠创新"转变。
关键词:
山西 民营经济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兴明
本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路径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由产业链转型升级、价值链转型升级、创新链转型升级、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从边缘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并取得对全产业链的掌控力;价值链转型升级是指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创新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技术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四个方面的升级,突破一批共性、核心、关键技术;不断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是指提高技术、管理、知识等高端生产要素在要素组合中的份额。本文认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有研发、品牌、标准、市场、...
关键词:
产业 转型升级 内涵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程兆谦 侯丽敏 李斌
对代工企业的研究,理论界大多支持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但该观点与代工企业的实践并不相符。许多已经建立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仍然以代工组装和代工设计业务为主,并积极开拓不同形态的代工业务。针对上述矛盾,采用纵向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好利阀业、上海岱美、富士康3家企业为例,基于非研发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等理论视角,对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对3家案例企业的升级阶段、升级模式、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证据资料对比分析,重新构建U形曲线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研究结果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克林
新常态背景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消费对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及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消费的发展扩大了市场,提高了消费者对消费产品质量、消费环境、消费服务的要求,客观上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与此同时,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未能完全发挥,消费的区域差异显著,服务性消费发展乏力等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从消费层面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应当大力发展消费经济、完善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消费环境。
关键词:
消费 产业转型 作用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程兆谦 侯丽敏 李斌
对代工企业的研究,理论界大多支持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但该观点与代工企业的实践并不相符。许多已经建立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仍然以代工组装和代工设计业务为主,并积极开拓不同形态的代工业务。针对上述矛盾,采用纵向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好利阀业、上海岱美、富士康3家企业为例,基于非研发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等理论视角,对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对3家案例企业的升级阶段、升级模式、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证据资料对比分析,重新构建U形曲线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代工企业,尤其是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的代工企业而言,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并非连续且必要的升级路径。切实有效的升级模式是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代工生产企业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问题解决方案、创新产品研发设计和服务流程、通过自主设计以及发展多元业务等,最终实现转型升级。上述结论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将代工企业的升级细化为4个阶段和7个环节,突破了已有聚焦在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直线升级的惯性逻辑,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了全球价值链以及微笑曲线的环节。研究结果明确了品牌客户持续提升的需求是拉动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代工企业应该重视客户需求,并鼓励品牌客户多提要求、提高要求。非研发创新是资源短缺的代工企业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雨森 贾竣博 孙福全
2011年,我国中央政府系统地启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许多城市政府推出了有其自身特色的综合改革措施,归纳这些历时十年的改革经验,能够为更多城市的对标发展提供借鉴。以42个城市为样本,运用NCA和fsQCA相结合的方法,识别高水平和低水平转型升级对应的改革措施组态及相应的典型样本城市。研究发现:(1)任一单一的改革行动无法单独发挥核心作用,证实了城市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效应。(2)发现了样本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条件,即政府综合改革、财税激励与筹划、科技创新激励与人才引育政策,也发现地方金融监管改革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改革需要大力加强。(3)归纳了高水平转型升级的三类典型路径。研究将城市政府的改革纳入了条件要素,发现城市政府自身的转型升级是政策措施落实的重要前提,丰富了“综合改革”的涵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