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9)
2023(6431)
2022(5183)
2021(5143)
2020(3988)
2019(9185)
2018(9160)
2017(15933)
2016(9831)
2015(11076)
2014(11305)
2013(10277)
2012(9750)
2011(8989)
2010(9557)
2009(8457)
2008(8306)
2007(7988)
2006(7524)
2005(6629)
作者
(23923)
(19770)
(19587)
(19005)
(12836)
(9229)
(9168)
(7736)
(7624)
(7489)
(6605)
(6553)
(6422)
(6352)
(6336)
(6305)
(6014)
(5908)
(5902)
(5759)
(5266)
(4950)
(4793)
(4773)
(4657)
(4534)
(4505)
(4494)
(4031)
(3973)
学科
(25963)
经济(25939)
管理(23088)
教育(20354)
(18725)
中国(16347)
(14222)
企业(14222)
(11252)
理论(8713)
(8653)
(8510)
地方(8143)
教学(7392)
(6963)
农业(6926)
(6919)
业经(6750)
方法(6597)
(6571)
及其(6523)
政策(6379)
方针(5786)
(5717)
银行(5717)
(5714)
贸易(5710)
(5623)
(5622)
阐述(5622)
机构
大学(121461)
学院(119947)
研究(47316)
(42525)
经济(41113)
管理(39185)
中国(32093)
理学(31793)
理学院(31332)
管理学(30674)
管理学院(30391)
教育(29981)
(28364)
(26983)
师范(26880)
科学(25296)
(23410)
(22829)
(22578)
师范大学(21727)
中心(21415)
研究所(20016)
北京(19392)
职业(18289)
技术(18115)
(17698)
(17499)
财经(16169)
(15651)
(14624)
基金
项目(68641)
研究(62828)
科学(55052)
基金(43719)
教育(37085)
(35697)
社会(35427)
国家(35156)
社会科(33127)
社会科学(33123)
编号(30114)
科学基金(29493)
成果(28790)
(28725)
(25866)
课题(25101)
(21854)
基金项目(21026)
资助(18082)
规划(17964)
项目编号(17635)
(17504)
(16915)
(16859)
重点(16816)
自然(15963)
(15545)
自然科(15508)
自然科学(15505)
自然科学基金(15221)
期刊
(56027)
经济(56027)
教育(53643)
研究(51946)
中国(40233)
(17370)
管理(15767)
技术(15708)
(15065)
(14808)
金融(14808)
职业(14254)
科学(11799)
学报(11711)
大学(10877)
农业(10358)
业经(9393)
技术教育(9125)
职业技术(9125)
职业技术教育(9125)
(8959)
论坛(8959)
图书(8274)
经济研究(8215)
学学(7969)
财经(7642)
(7190)
高等(6699)
(6687)
问题(6362)
共检索到216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维   许佳宾   蒋晓蝶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战略支撑,也是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更高要求的回应。一方面,要认真审视其承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和追求、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实践经验的使命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正视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短板弱项、均衡协调矛盾以及教育治理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总体而言,应从深化教育理论本土化创新性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治理格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探索建立教育资源补偿机制、构建教育强国效益监测体系等方面综合施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薇   张燕军   徐辉  
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也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两者可统一为“教育共富”。这既是一个整体理念,又是一个系统互动过程。遵循这一行动逻辑,建设教育强国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应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水平不高、教育和产业脱节等问题。对此,主要有四项应对措施:一是坚持公平为先,坚守教育共富的公平底线;二是信守质量为本,重点统筹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教育投入,构建兼顾“渐增投入”与“重点投入”的教育共富投入机制;四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增强教育共富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可以系统地构建一体化的“三螺旋双循环”模式以推进教育共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永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教育强国建设这一时代任务应当被全面理解与把握,包括其理论内涵、面临的挑战与实现路径。在理论内涵方面,教育强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突出特征,致力于建设全方位、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强大的内部和外部综合教育实力为建成标志。就其面临的挑战而言,目前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做好超前布局,推动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教师队伍,降低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实现教育强国,需要依法提供政策保障与组织保障,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教育格局的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高质量的教育政策体系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保障,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之义。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机理集中体现为,领导体制上,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战略地位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任务上,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育人体系上,建立“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层级治理与部门协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制度与路径的基本经验。从领导体制、发展体系、要素配置角度看,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学生、教师、教育内容、教育设施等要素优化配置不足的挑战。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教育根本任务,以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设协同性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和平  
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也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回顾总结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入思考大学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责任与使命,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楠  张一春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面临各种挑战。本研究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4.0.R5,运用时空知识图谱和内容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2 131篇与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互联网+"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深入研究、实践探索和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兰金林  石伟平  
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增长能够为个人、社会、国家带来货币与非货币的双重收益。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要务就是促进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增值与积累。当前,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中仍存在一些挑战:第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带来技能供给体系的不足;第二,技能预测机制的缺失使得职业教育体系面对技能的动态变化难以做出有效反应;第三,技能型人力资本的配置不均带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结构性困境。为更好地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职业教育要增强跨界思维,搭建开放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技能培养,提高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益;完善资源配置,促进技能型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韩晓燕  
理论和现实的证据表明,高等教育在受到政治决定和影响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政治功能和强大的影响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的进程中,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主要是:提高公民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创新、培养优秀政治人才、加强国际宣传和国际理解教育。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彭智勇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教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重庆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探索与实践的重要任务。思考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研究区域教育必须把它放到与经济社会结合、互动的层面。在"成渝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回波效应",就必须建立起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首先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个单独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新起点、新阶段、新任务、新期待,这是年前刚刚开过的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带给与会者的强烈感受。大会交流和分组讨论,几乎都围绕着要不要、能不能和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展开。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命题,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化。为有助于此,本刊特将在大会上交流的14位大学校长(书记)的发言稿一并刊登。今后,本刊将继续就此话题组织文章,把探讨引向深入,欢迎各方赐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王英杰  张民选  
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发展将迎来怎样的机遇?比较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的价值何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又将如何转变?比较教育的研究主题又将如何扩展?顾明远先生、王英杰教授、张民选教授在2014年11月广州比较教育年会和海峡教育论坛上的发言回顾了比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阐释了当今中国比较教育面临的历史机遇,展望了"全球治理"下,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图景。可以说,今天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已远远不仅是单向的教育借鉴和国别教育的相似与差异分析,其研究的问题更加全球化,因而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也将更加全球化,这意味着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展视野和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重大成绩,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但是目前仍面临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要凝练学科文化,形成和发展学科传统,建立学科话语,倡导学术诚信,促进学者及研究组织之间的交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雪菲  
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应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代成人远程开放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地位不高、资源不丰富、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推动现代成人远程开放教育科学发展,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建立多元化办学机制,对办学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加强师资建设,建立起与远程教育相适应的教学与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