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8)
- 2023(13200)
- 2022(10727)
- 2021(9815)
- 2020(8243)
- 2019(18697)
- 2018(18415)
- 2017(35633)
- 2016(19307)
- 2015(21690)
- 2014(21860)
- 2013(21854)
- 2012(20226)
- 2011(18102)
- 2010(18467)
- 2009(17543)
- 2008(17917)
- 2007(16819)
- 2006(14770)
- 2005(13317)
- 学科
- 业(88059)
- 济(87348)
- 经济(87250)
- 企(70630)
- 企业(70630)
- 管理(66255)
- 农(47302)
- 方法(36974)
- 农业(31318)
- 业经(30774)
- 数学(28750)
- 数学方法(28544)
- 财(27082)
- 中国(22392)
- 务(19407)
- 财务(19378)
- 财务管理(19348)
- 制(18745)
- 企业财务(18261)
- 技术(17577)
- 地方(17228)
- 贸(15863)
- 和(15858)
- 贸易(15856)
- 策(15617)
- 易(15411)
- 理论(14619)
- 划(14492)
- 体(13955)
- 学(12777)
- 机构
- 学院(286787)
- 大学(277281)
- 济(121742)
- 经济(119322)
- 管理(114463)
- 理学(97793)
- 理学院(96865)
- 管理学(95597)
- 管理学院(95066)
- 研究(90590)
- 中国(72764)
- 农(61830)
- 京(57577)
- 财(55782)
- 科学(53486)
- 农业(47426)
- 江(46595)
- 业大(45691)
- 所(45602)
- 中心(43756)
- 财经(43651)
- 研究所(40729)
- 经(39430)
- 州(36288)
- 经济学(35907)
- 北京(35719)
- 范(34596)
- 师范(34306)
- 经济管理(33382)
- 经济学院(32694)
- 基金
- 项目(182722)
- 科学(144345)
- 研究(139526)
- 基金(130562)
- 家(111480)
- 国家(110303)
- 科学基金(95636)
- 社会(89249)
- 社会科(84131)
- 社会科学(84104)
- 省(75217)
- 基金项目(69720)
- 教育(62847)
- 划(60256)
- 编号(59438)
- 自然(59091)
- 自然科(57658)
- 自然科学(57641)
- 自然科学基金(56650)
- 资助(51165)
- 成果(46935)
- 发(41570)
- 创(40993)
- 业(40641)
- 重点(40572)
- 部(40521)
- 课题(39918)
- 创新(37516)
- 制(36290)
- 国家社会(36139)
- 期刊
- 济(147219)
- 经济(147219)
- 研究(80875)
- 农(63942)
- 中国(58644)
- 财(46259)
- 农业(42912)
- 管理(42522)
- 学报(40288)
- 科学(39133)
- 大学(31646)
- 业经(31136)
- 学学(30057)
- 融(28669)
- 金融(28669)
- 教育(28131)
- 技术(27835)
- 业(22681)
- 财经(21571)
- 经济研究(20906)
- 问题(20140)
- 经(18644)
- 技术经济(17166)
- 版(15125)
- 农村(15055)
- 村(15055)
- 世界(14919)
- 商业(14621)
- 农业经济(14610)
- 现代(14136)
共检索到43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向东 石自忠 袁龙江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三农”实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学认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内涵要求,把握好当前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研究提出加快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政策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生产保供、国际资源利用、科技装备、经营体系、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促进增收、政策预期等方面对农业强国的内涵要求进行剖析,并提炼总结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现实成效及面临的短板弱项。建议夯实国内农业生产保供基础,提升农业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快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构建富有竞争力组织力的经营体系,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助力共同富裕,建立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文帅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建设既包括农业生产力发展,又包括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旨在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最终构建起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农业强国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密切相关。为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应当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现代农业;重塑农业生产经营微观主体,促进小农户和农业强国建设有机衔接;培育壮大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韧性和竞争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祖辉 傅琳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大国,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重要举措。强国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自主掌控农业关键技术,既能守住国家农业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食物高水平、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要从大国小农、人多地少、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悬殊和集体公有制度的基本国情农情出发,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强国农业普遍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必须把握好发展与安全、小农与现代农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农业强国须遵循的有效路径包括: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和双层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建构政府、市场、行业组织“三位一体”农业统一大市场;发展强村富民强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带动农业强国战略。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现代化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晋 彭浩瀚 王欧
农业强国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中国要建设的是综合型农业强国,不仅具备较强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而且还能够引领世界农业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任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逻辑主线,农业数字化转型为赋能增值,绿色低碳发展为内生要求,促进城乡融合为关键保障,培育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目标。世界农业强国发展进程具有相似的规律性、趋势性特征,表现为:农业产业份额下降,产业链容量提升;要素投入比重下降,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直接性扶持强度减弱,间接性扶持占比提高;研发投入份额保持稳定,科技创新结构优化。当前农业强国建设主要面临粮食供给压力、产业竞争力弱、科技尖端创新力匮乏、绿色发展要素约束强等问题。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要坚持差异化发展思维、融合发展思维、改革思维,构建安全先进的生产经营体系、低碳环保的绿色农业体系、高端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灵活高效的要素市场体系。
关键词:
农业强国 理论内涵 规律趋势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文成 靳少泽
本文揭示了农业强国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剖析了中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现实基础和主要障碍,梳理了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性启示,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大而不强,在农业产出效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而农业发达国家普遍在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等方面具备优势,并且注重本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支持保护和工农城乡关系调整。中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现实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既要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也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各方面。因此,必须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有效发挥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农耕文明、改革发展、技术后发等特殊优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加强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键词:
农业强国 现实基础 国际经验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农稳则天下安,农兴则国家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迈上新征程,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并非容易之事,必须深刻把握好农业强国内在的特色表征,从特色表征出发探索推进农业强国向上向善发展的长效路径。具体表现在要立足本国国情,澄清“一变”“两不变”的新时代内涵,把握“大国小农”的基本特征;要以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优势解决“谁来养活中国”的现实性问题;要深入挖掘农耕文明中蕴含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历史底蕴;要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等四个方面,为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可行之策。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中国特色 新征程 农业 农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艳梅 孙丽云 庄贵阳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工程,但是目前尚面临着内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与低碳排放、零碳排放等相关概念进行对比辨析,提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指在一个县(县级市/区)级行政区划的边界范围内,净碳排放总量接近于零的典型区域。然后指出在遵循低碳水平先进性、区域平衡性、类型多样性原则下,应依据定量、定性以及特色三方面指标进行遴选。并且概括出减源、增汇、贡献零碳能源三条建设路径。最后从监测统计遴选指标、深化节能减排政策、完善碳汇交易机制以及推动零碳能源开发
关键词:
近零碳排放 示范区 内涵 遴选 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艳梅 孙丽云 庄贵阳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工程,但是目前尚面临着内涵模糊、遴选标准缺失、建设路径不清晰、政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通过与低碳排放、零碳排放等相关概念进行对比辨析,提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指在一个县(县级市/区)级行政区划的边界范围内,净碳排放总量接近于零的典型区域。然后指出在遵循低碳水平先进性、区域平衡性、类型多样性原则下,应依据定量、定性以及特色三方面指标进行遴选。并且概括出减源、增汇、贡献零碳能源三条建设路径。最后从监测统计遴选指标、深化节能减排政策、完善碳汇交易机制以及推动零碳能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区遴选、建设及推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近零碳排放 示范区 内涵 遴选 路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郭洁 薛玉飞
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共中央在金融领域的重大创举。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变迁,是中国经济崛起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成果。梳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演变逻辑和现实动因发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能够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政策供给,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从中共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角度,论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遵循,并从“人民性、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化、普惠性、安全性”六大维度,阐释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涵要求。为更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度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并增强保持金融稳定性的能力,应当从打造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出发,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全面强化金融监管的前瞻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鹏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强国建设既包括金融生产力发展,又包括金融生产关系变革,旨在实现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向现代金融服务方式转变,最终构建起金融领导强、金融实力强、金融服务强、金融供给强、金融监管强、金融开放强、金融安全强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强国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密切相关的。为高质量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应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建设、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的领导;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细做实5篇大文章,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康娜
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仅仅披露财务信息的财务报告已无法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涵盖财务、公司治理、环境、社会责任、未来发展前景等信息的整合报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报告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对整合报告这一新生事物的内涵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整合报告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企业 整合报告 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后凯 崔凯
农业强国以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为特征,表明特定时期一国农业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国围绕粮食安全、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营服务、生态保护、试点改革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增长动力、产业带动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具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突破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约束,补齐农业强国建设短板,应推进四大体系建设,包括确保稳产优供基础的能力体系建设、彰显农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建设、基于双轮驱动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政策体系建设,确保到21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如期建成。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现代化 农业竞争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畅倩
立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重新审视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农业强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双向赋能”的紧密联系,阐释农业强国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解析农业强国视域下中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多层次、强协调、有侧重的丰富内涵,涵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农耕文明传承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与延伸、绿色低碳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多维特征。与此同时,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顺畅、县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充足、产业协同发展与链条延伸不充分、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应以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为基础、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动能、以县域富民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低碳转型为趋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强国 双向赋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超民 李朋波 钟琳
本文针对国家提出的"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目标,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遇到的问题,在总结分析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小农与现代农业对接有通过农业合作社和通过土地流转两种路径,并针对农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未来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农业合作社 土地流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林炳坤 吕庆华
创意农业作为新兴的农业业态,具有低碳环保的产业属性。本文指出,推动传统农业现代化进程、开发创意农业商业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实现创意农业环保功能的主要动因。政府政策引导、成立创意农业管理部门、创建创意农业行业协会、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企业个人环保责任是确保创意农业环保功能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意农业 环保功能 实现动因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