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5)
2023(5765)
2022(4757)
2021(4450)
2020(3583)
2019(8336)
2018(8239)
2017(15958)
2016(8739)
2015(9951)
2014(10064)
2013(9751)
2012(9355)
2011(8493)
2010(9117)
2009(8213)
2008(8086)
2007(7629)
2006(7088)
2005(6176)
作者
(23328)
(19288)
(19039)
(18313)
(12636)
(9012)
(8887)
(7383)
(7366)
(7326)
(6469)
(6420)
(6231)
(6214)
(6152)
(6141)
(5732)
(5707)
(5661)
(5633)
(4958)
(4705)
(4641)
(4634)
(4487)
(4438)
(4395)
(4357)
(3926)
(3837)
学科
(31730)
经济(31697)
管理(25104)
(20863)
(16035)
企业(16035)
中国(11636)
(11354)
方法(9881)
地方(9856)
(9239)
(8842)
贸易(8837)
(8658)
(8643)
数学(8166)
数学方法(8003)
(7852)
(7705)
金融(7705)
业经(7351)
(7236)
银行(7236)
(7019)
农业(6945)
及其(6456)
政策(6261)
(5834)
环境(5754)
方针(5627)
机构
学院(115522)
大学(113826)
(51075)
经济(49720)
研究(43587)
管理(43472)
中国(35628)
理学(35318)
理学院(34937)
管理学(34487)
管理学院(34237)
(26255)
(24695)
科学(22664)
(21173)
中心(21068)
(19845)
财经(18587)
研究所(18380)
(16881)
(16611)
师范(16510)
北京(16362)
(16344)
(15924)
(15735)
经济学(14554)
财经大学(13513)
(13351)
上海(13315)
基金
项目(68078)
研究(56332)
科学(53250)
基金(47069)
(39221)
国家(38839)
社会(33956)
科学基金(33083)
社会科(32125)
社会科学(32119)
教育(26299)
(26005)
编号(24764)
基金项目(23477)
(22413)
成果(22118)
资助(19952)
自然(19318)
自然科(18815)
自然科学(18811)
课题(18483)
自然科学基金(18457)
(15950)
(15533)
(15528)
重点(15434)
(15091)
项目编号(14643)
(13918)
(13914)
期刊
(65518)
经济(65518)
研究(42675)
中国(30148)
教育(19694)
(19190)
(18341)
金融(18341)
管理(18011)
(15373)
科学(12284)
技术(11814)
学报(11618)
农业(10521)
经济研究(10416)
业经(10289)
国际(10240)
大学(9764)
(9319)
财经(8645)
学学(8525)
问题(8193)
图书(7725)
(7544)
(6922)
论坛(6922)
世界(6602)
职业(6488)
书馆(5959)
图书馆(5959)
共检索到20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枝煌  
在国际石油价格面临波动的情况下,一些能源生产和消费经济体,期待出现美元之外的结算体系。同时,基于国内外经济安全运行的迫切需要和新时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早日建成的核心要务,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已经成为世界焦点。目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第三大交易体系,在此基础上应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能源清算中心,构筑以扎实的能源市场条件、与坚强的联盟伙伴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区块链、量子、仿真、未来网络等方面技术为保障,以科学有效的金融体系为支撑的国际能源结算中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裴光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险业发展,推动保险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保险业"新国十条",从治国理政高度,把保险业纳入经济社会工作整体布局中谋划考虑,为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制度和政策红利。2014年11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充分研究国内外再保险市场情况,研究部署再保险中心建设有关工作,推动抓好落实,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键支撑之一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出台《意见》,进一步凸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再保险中心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研究国内外再保险市场情况,研究部署再保险中心建设有关工作,推动抓好落实,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键支撑之一。笔者作为一名曾在中资保险公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计小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成熟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历史,在进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文章最后就如何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在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尤以法制环境建设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以法制环境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目标聚焦如何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点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文件《金融服务协议》为脉络,以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为原则,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立法需求和司法、执法策略,以促进和保障上海早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明志  
文章指出上海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的全球影响力也不断上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具备诸多优势也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应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和市场力量的推动创新作用,进一步调动境内外参与者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内对外服务功能,尽快提高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扩大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我国形成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服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纯福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浩余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环节建设,对于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评估与分析得到的结论证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正处于由国内中心金融到区域(APEC)金融中心转变的阶段。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金融集聚优势不明显,制度与政策的限制重重,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务创新原动力不足。若不在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改善,将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定核  
一、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意义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市场的调配作用。物资统一分配,产品统购统销,财政统收统支,银行信贷资金按计划保证供应。在这种体制下,金融业得不到发展,银行起作用的范围极其狭小,当然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阎建军  
建设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协调发展,把保险服务业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着手"引进来、走出去"开放战略布局,使国内国际全体参与者共享机遇和利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樊丽明  葛玉御  
税收政策是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分析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东京等五大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税负和税收政策的实践经验,测算上海金融业税负水平,发现上海金融业存在企业税负结构性偏高、个人税负整体偏高的问题。针对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缴费存在的制度设计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市场导向模式为建设方向,推动四项税制改革,并建设公开透明、法治稳定的税收环境作为保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怀邦  
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本币国际化是大国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推手。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带来了历史性契机。人民币国际化将对贸易投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上海加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重要机遇。上海应积极扩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人民币产品和人民币回流机制,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交通银行将努力提升跨境、跨业金融服务能力,全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佳薇  刘兴华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和形成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成熟、完备的资本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我国应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杨  
上海是中国保险业的重要发祥地。1865年,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义和保险行在上海成立。1875年,保险招商局在沪宣告成立,开创了中国船舶保险之先河。1980年国内商业保险业务全面恢复以来,上海着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全国首家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中宏人寿、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首个专业性航运保险协会均在沪成立,首笔投资连结险、单项风险防范技术标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