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
- 2023(268)
- 2022(178)
- 2021(150)
- 2020(123)
- 2019(261)
- 2018(265)
- 2017(264)
- 2016(121)
- 2015(169)
- 2014(153)
- 2013(147)
- 2012(116)
- 2011(117)
- 2010(127)
- 2009(95)
- 2008(93)
- 2007(82)
- 2006(65)
- 2005(70)
- 学科
- 管理(638)
- 济(614)
- 经济(610)
- 业(511)
- 财(458)
- 企(395)
- 企业(395)
- 农(377)
- 制(304)
- 中国(274)
- 业经(260)
- 财政(237)
- 农业(227)
- 体(210)
- 务(207)
- 财务(207)
- 财务管理(207)
- 企业财务(200)
- 社会(190)
- 政(176)
- 地方(171)
- 体制(170)
- 发(163)
- 环境(141)
- 发展(135)
- 展(135)
- 农村(122)
- 村(122)
- 理论(119)
- 制度(118)
- 机构
- 学院(2232)
- 大学(2214)
- 济(924)
- 经济(913)
- 研究(797)
- 管理(740)
- 财(667)
- 理学(639)
- 理学院(626)
- 管理学(617)
- 中国(612)
- 管理学院(612)
- 京(424)
- 财经(390)
- 科学(386)
- 江(379)
- 经(362)
- 所(353)
- 院(347)
- 经济学(322)
- 研究所(313)
- 范(309)
- 师范(305)
- 中心(302)
- 财经大学(301)
- 农(291)
- 社会(275)
- 经济学院(275)
- 北京(274)
- 省(271)
共检索到3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掷地有声。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更高,这就对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主要矛盾提法的变化,是对过去近四十年改革开放成就的充分肯定。没有改革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赵佳 邹红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消费需要实现了从"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快速跃迁,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内涵是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从消费经济视角阐释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它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产生的获取各种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消费资料的意愿和消费的主观体验。围绕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要求、动力、方向,本文构建了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水平、品质、满意度三个维度,并进一步提出应从城乡发展、区域协调、收入分配、供需平衡、消费质量、消费效率、物质获得感、社会安全感、精神幸福感九个次级维度衡量美好生活消费需要满足程度,旨在为美好生活消费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好生活消费需要 内涵 维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周克清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本文首先回顾了新中国财政制度演进的历史脉络,以便揭示财政制度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传统、文化等非正规制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其次本文认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必须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逻辑起点,服务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纳税人及政府间关系的重新定位。最后本文认为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需要制定财政基本法,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以营改增为突破口,完善税收制度体系;加强预算制度建设,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优化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松
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实践最新成果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价值上追求“人民本位”,在过程上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在结果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了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契合。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又深化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基础,二者之间形成有机互动。在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政治领导机制、制度供给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人民性”“全方位性”和“高品质性”,并通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拓宽民主的实践空间、提高民主体制的治理效能,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项久雨 王志伟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全局性、规律性、创造性的社会历史活动,既服务于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擘画,又适应于创造人的美好生活的实践需要。美好生活是客观现实的生活,是全体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期盼的生活,是蕴含时代要求和实践规定的生活,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式现代化契合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突出美好生活的实践原则,阐释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标示美好生活的世界向度,揭示美好生活的文明深蕴,积极推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实践。以美好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方法论自觉,明确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历史要求,发挥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主动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继同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首次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以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为主题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功能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在中国美好生活新时代和“社会生活革命”背景下,首次简述由个人需要、社会福利服务需要、共同需要、基本需要和社会福利需要组成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和社会需要满足过程,主题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满足社会需要的“中性化、制度化”目标、过程和制度原理。最后聚焦如何实现由“市场社会主义”向“福利社会主义”制度转型,创建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实质是构建以中国特色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为目标的现代版社会主义“美好社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龙正才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财政系统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精神,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了从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变,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有效支撑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强调"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明确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湖北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
关键词:
绩效目标管理 支出责任 预算绩效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福友
服务业主导产业模式标志社会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民法应通过制度创新对此做出回应,以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制度性解决。本文基于服务交易连通生产与消费环节的特点,提出了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并存同一交易下如何调整的新问题。服务接受者对服务业者存在严重的交易依赖,服务业者应坚持与商品交易不同的商业模式,即在坚持服务业内含的伦理约束下追逐营利。服务合同应在民法典编撰中实现有名化,重点通过规定服务业者义务的立法形式,维护服务接受者在服务交易中的信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嵩 范斐 王雪利
通过测度区域、城乡和产业三个层面的平衡与充分发展水平,以平衡充分发展耦合协调度为门槛变量,分析了区域、城乡和产业平衡充分发展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影响机制,并从这三个层面量化了中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深度和广度,提出相较于充分发展,区域、城乡和产业的平衡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青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时代越向前,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契合。
关键词:
教育优先 重要先手棋 人民的美好期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骁 周克清
1.制定财政基本法,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制定财政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法律框架。一是要制定财政基本法,明确财政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其核心在于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既要强调政府依然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克清 马骁
现代国家治理要求重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及政府间的关系,其对法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正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目标,二者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但我国的财政实践与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共同价值追求尚有较大距离,故而亟需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广西财政厅以《广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为顶层设计,全面贯彻落实财政改革重大战略部署,围绕规范预算管理、推进税制改革、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三大重点,扎实做好广西财政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朱珍
现代财政制度是有助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实现高质量增长的财政制度,是由规范、透明、科学的财政收入制度,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财政支出制度,注重全流程绩效的财政管理制度,在赤字率警戒线以内跨年度的财政平衡制度构成的有助于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财政制度。然而,现行财政制度在"收支平管"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弊病,影响了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照"七个坚持",从前提、目标、背景、定位、原则、导向、思路等七个方面完善现行财政制度,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持续提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旨在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要求和新预算法关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规定。一、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