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2)
2023(12130)
2022(10793)
2021(10365)
2020(8762)
2019(20345)
2018(20737)
2017(40433)
2016(22324)
2015(25472)
2014(25979)
2013(25649)
2012(23733)
2011(21535)
2010(21825)
2009(20292)
2008(19871)
2007(17848)
2006(16156)
2005(14425)
作者
(66483)
(54410)
(54402)
(51845)
(34742)
(26187)
(24797)
(21466)
(20866)
(19787)
(18664)
(18320)
(17488)
(17363)
(16799)
(16741)
(16245)
(16197)
(15695)
(15634)
(13737)
(13531)
(13210)
(12537)
(12358)
(12256)
(12243)
(12027)
(11100)
(10883)
学科
(85757)
经济(85572)
管理(63927)
(59393)
(49314)
企业(49314)
方法(39015)
数学(32392)
数学方法(31982)
中国(26327)
(25233)
(23300)
(20623)
(20175)
业经(19827)
地方(17238)
理论(16851)
(16170)
贸易(16162)
(16122)
银行(16076)
农业(15882)
(15862)
(15675)
(15335)
(14000)
(13949)
金融(13941)
(13897)
财务(13815)
机构
大学(321875)
学院(319819)
管理(125064)
(123016)
经济(119968)
研究(107868)
理学(106820)
理学院(105600)
管理学(103782)
管理学院(103193)
中国(82603)
(70288)
科学(67291)
(61017)
(55606)
(52613)
研究所(49972)
中心(48764)
(48552)
财经(47649)
业大(47436)
北京(45358)
(43451)
师范(43057)
(42934)
农业(40901)
(39527)
(39050)
经济学(35537)
财经大学(35171)
基金
项目(208832)
科学(162107)
研究(155456)
基金(148453)
(128759)
国家(127617)
科学基金(107995)
社会(95341)
社会科(89348)
社会科学(89317)
(81916)
基金项目(79029)
教育(71756)
自然(69849)
(69167)
自然科(68123)
自然科学(68104)
自然科学基金(66847)
编号(65832)
资助(61756)
成果(55537)
重点(46161)
(46097)
课题(45626)
(43883)
(42593)
项目编号(40625)
科研(39727)
创新(39601)
教育部(39230)
期刊
(143001)
经济(143001)
研究(100142)
中国(63388)
学报(51476)
(48573)
管理(46925)
科学(46381)
(45700)
教育(40988)
大学(38540)
学学(35875)
农业(33040)
(31577)
金融(31577)
技术(27430)
业经(24111)
财经(23255)
经济研究(21626)
(19688)
问题(19429)
图书(18844)
理论(17593)
实践(16138)
(16138)
(15409)
科技(15128)
技术经济(15006)
(14737)
(14607)
共检索到486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在重新界定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导向。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支农  朱士友  
信用评级关系到一国的金融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一方面,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以美国国家利益为重,"恶评"他国信誉级别,严重损害他国利益,造成国际经济金融的动荡;另一方面,美国正在通过大规模收购中国信用评级机构,试图控制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严重威胁我国的金融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重塑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构建我国自主信用评级体系已刻不容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润南  
从历史上看 ,信用制度与发展经济形态有关。在经济转型期 ,信用制度失缺大大抬升了社会的交易成本。从理论上说 ,完备的信用制度供给包括法律、中介机构、政府等多重因素。本文分析了这几种制度形式的各自特征和效率比较。本文认为 ,尽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评级机构最有效率 ,符合帕累托优化标准和国际惯例 ,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管理企业信用的机制 ,并简略介绍了其主要工作环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希安  
从历史上看,信用制度与发展经济形态有关。在经济转型期,信用制度失缺大大抬升了社会的交易成本。从理论上说,完备的信用制度供给包括法律、中介机构、政府等多重因素。本文分析了这几种制度形式的各自特征和效率比较。本文认为,尽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评级机构最有效率,符合帕累托优化标准和国际惯例,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管理企业信用的机制,并简略介绍了其主要工作环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镇殿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关一个地区的优势再造和长远发展。县级信用体系是构建区域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山东省威海荣成市和德州宁津县自2012年起,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走出了信用建设与科学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子。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春梅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法律法规、制度、中介组织、教育与研究等四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祥毅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能够保证市场交易正常进行的社会机制。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是以法律为基础,系统、完善、统一的企业和个人资信信息为支撑,有效的政府监管为手段的有机整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静韬  郝如玉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税收立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依法治国的意义重大。但是,由于经济改革开放速度快、形势复杂,我国目前的税收立法工作进展较慢。因此,尽快完善我国的税法体系框架,成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当务之急。为此,需要抓住增值税立法这一关键,本着"成熟一个、立法一个"的原则,推进我国税法体系框架的建设进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东  唐德鑫  
本文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中国社会严重的信用缺失源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缺失,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对失信行为惩戒制度的缺位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春昕  
我国已具备建立职业信用档案的基础,但是现有的一些体系过于分散,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职业信用体系设计的流程,并对职业信用体系建立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卉宇  何建敏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信用制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借鉴。构建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必须经历四个关键路径: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确定个人信用管理模式,完善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个人信用体系的制度保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莉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为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自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有效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建立价格信用档案,推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吴健  
当前,在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养老压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针对我国国情和国内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明确我国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方向,提出下一步加快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济群  
银行是伴随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产物。现代化国家银行体系的形成,是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一般地说,都随着社会的进化、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趋专业化。我国也不例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董才生  
“东北金融问题”的解决、东北地区进一步市场化改革以及东北地区吸引大量外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振兴东北的前提,而这些都需要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振兴东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基础。为此,东北地区必须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振兴东北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