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6)
2023(7356)
2022(6098)
2021(5706)
2020(4625)
2019(10529)
2018(10535)
2017(21317)
2016(11522)
2015(12994)
2014(13109)
2013(13277)
2012(12845)
2011(11990)
2010(12620)
2009(12147)
2008(11957)
2007(11444)
2006(10673)
2005(9491)
作者
(33627)
(28056)
(27991)
(26815)
(17725)
(13120)
(12677)
(10643)
(10630)
(10396)
(9524)
(9115)
(9048)
(9039)
(8692)
(8594)
(8240)
(8152)
(8106)
(8089)
(7225)
(6882)
(6857)
(6509)
(6475)
(6374)
(6331)
(6190)
(5683)
(5634)
学科
(49513)
经济(49458)
(36971)
管理(32026)
(29227)
(24920)
企业(24920)
农业(18861)
中国(18003)
方法(16317)
(14719)
数学(14483)
业经(14404)
(14329)
数学方法(14317)
(13062)
地方(12223)
(11238)
银行(11225)
(10860)
(10526)
贸易(10518)
(10331)
及其(9395)
(9125)
(8932)
金融(8932)
政策(8757)
制度(8405)
(8405)
机构
学院(173684)
大学(169333)
(76901)
经济(75038)
管理(66332)
研究(60723)
理学(55241)
理学院(54682)
管理学(54021)
管理学院(53657)
中国(50013)
(39686)
(35810)
科学(32194)
(31133)
(30146)
财经(29382)
(28652)
中心(28426)
(26362)
研究所(26321)
北京(23321)
农业(22953)
(22818)
(22730)
经济学(22712)
师范(22698)
业大(22530)
(21475)
财经大学(21102)
基金
项目(99998)
研究(80048)
科学(78372)
基金(70869)
(59688)
国家(59072)
社会(51151)
科学基金(49670)
社会科(48214)
社会科学(48206)
(38946)
基金项目(36396)
教育(35744)
编号(34780)
(32396)
成果(30439)
资助(29285)
自然(28317)
自然科(27558)
自然科学(27546)
自然科学基金(27047)
课题(24470)
(23708)
(23089)
重点(22020)
(21809)
国家社会(20482)
(20322)
(20071)
(20020)
期刊
(100227)
经济(100227)
研究(59124)
中国(38199)
(35570)
(28470)
(25775)
金融(25775)
管理(25099)
农业(22976)
科学(21856)
学报(20715)
业经(19742)
教育(19044)
大学(17091)
学学(16082)
经济研究(14784)
财经(14356)
技术(14155)
问题(13668)
(12339)
(11113)
农业经济(10606)
农村(10347)
(10347)
国际(9835)
理论(9311)
现代(9160)
经济问题(9053)
商业(8760)
共检索到285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欢  
(一)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设计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和高质量举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以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相比,具有较大创新,不仅提出了时代性新标准,还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也提出了全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思路。第一,强调全面发展,并提出了更高标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与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由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要促进三产融合,达到繁荣兴旺的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丽丽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想要做好此项工作,商业银行必须把握三大支持重点,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创新多种产品与服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才是根本。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偏差、农业产业效益偏低、农村环境相对落后等,乡村大量年轻人向城市流入,而城市人才不愿进入乡村,形成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社会现象,导致乡村人才匮乏,成为乡村战略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人才的类型、素质、环境等的需求,提出定向引回人才、多方请进人才、分类培育人才、科学用好人才、环境留住人才等对策,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弓江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下辖所有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托管至城区。文章就某市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构想进行了调研和论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梦"的成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未来"三农"领域理论创新、决策制定、政策实施、政府工作的基本方位。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未来农村图景,2018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2020、2035、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茹蕾  杨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旨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乡村振兴运动,通过推行立法、规划配套、农地改革、三产融合、服务配套、资金保障、人才培养和基建完善等一系列措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解决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等方面问题上成效显著,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杰豪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分析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依据,阐述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实施路径,围绕存在的现实困难,提出加强涉农类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增强各级各类乡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多样化技术技能支撑服务、厚植职业院校师生“三农”情怀、完善政策和资金保障措施等。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周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产业兴旺旨在繁荣农村经济,生态宜居旨在协调经济生态关系,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旨在提升战略实施效果,生活富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采用因地制宜策略、规划引导策略、统筹协同策略、市场主导策略、质量提升策略、增量共享策略、全域服务策略和对外开放策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会使我国出现现代农民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农村建设全域推进的新变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注重建设共同农业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到广泛关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就业和生活、资源环境保护等多元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过程。目前,欧盟正着力创新竞争导向的多元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构建魅力导向的农村社区发展政策,增强创新导向的农村组织培育政策,完善兼容导向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欧盟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主要体现为:注重建立城乡平等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框定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自下而上激发各方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增强不同政策之间的互补性,增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策略性,简化冗余政策、废止过时政策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乐  
农村收入分化的出现既有地理区位的客观影响,也不乏政策体系和观念想法的影响。如何盘活村镇既有资源、壮大特色产业,并构建更为积极、开放、多元的政策体系,是减少农民收入差距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但不主张一刀切式的形式趋同,反而鼓励各区域农村结合自身情况创新拓展致富道路,着重从产业结构、农业全产业链、非农收入占比和城镇化方面提升村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技术融合与功能互补催生农村新业态,以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产业结构升级与合理化调整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以城镇化步伐加速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入市”。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未来政府应优化农村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拓展农村产业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创新集体经济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改革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提出,要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
关键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德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扩大再生产之路;强化新兴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走“三农”协调联动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二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四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其中,如何更好地处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中,先应明确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再引领基层和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赋予首创精神。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多地多部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诸多宝贵智慧和有益尝试。一是党建引领、支部带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张克俊  虞洪  高杰  周小娟  苏艺  
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衰退现象并不是必然会出现的规律,关键是找准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和乡村振兴的时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高度契合了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关系演变规律,又是党中央着眼于四化同步、着眼于全面实现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全国一般性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道路选择。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应是:以深度贫困和衰退重点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以村庄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突破口,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