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
2023(298)
2022(268)
2021(299)
2020(279)
2019(679)
2018(707)
2017(1566)
2016(820)
2015(725)
2014(711)
2013(664)
2012(610)
2011(509)
2010(512)
2009(418)
2008(370)
2007(300)
2006(257)
2005(267)
作者
(1583)
(1366)
(1298)
(1289)
(778)
(643)
(613)
(531)
(502)
(497)
(486)
(459)
(444)
(430)
(404)
(397)
(396)
(381)
(376)
(375)
(341)
(320)
(302)
(298)
(291)
(291)
(290)
(278)
(275)
(272)
学科
(2563)
经济(2562)
理论(1121)
教学(1108)
结构(1052)
(996)
方法(986)
学法(940)
教学法(940)
数学(909)
数学方法(904)
管理(893)
学理(887)
学理论(887)
(800)
中国(797)
(793)
(721)
企业(721)
体制(648)
教育(608)
地方(584)
(583)
(564)
产业(542)
研究(527)
经济结构(523)
社会(507)
产业结构(447)
(441)
机构
学院(8150)
大学(7591)
(3405)
经济(3334)
研究(2949)
管理(2416)
理学(2078)
理学院(2049)
中国(2030)
管理学(2008)
管理学院(1990)
(1582)
科学(1581)
(1486)
(1309)
技术(1305)
职业(1302)
(1253)
师范(1245)
(1227)
财经(1216)
研究所(1212)
(1211)
(1192)
经济学(1179)
中心(1178)
(1122)
经济学院(1075)
(1019)
业大(995)
基金
项目(5493)
研究(4555)
科学(4166)
基金(3488)
(2987)
国家(2959)
教育(2730)
社会(2672)
科学基金(2507)
社会科(2499)
社会科学(2499)
(2484)
编号(2109)
(1912)
基金项目(1840)
成果(1675)
课题(1598)
资助(1457)
(1410)
重点(1405)
自然(1365)
(1336)
自然科(1333)
自然科学(1333)
(1323)
自然科学基金(1312)
(1309)
(1252)
教育部(1208)
规划(1189)
期刊
(3633)
经济(3633)
研究(2814)
教育(2443)
中国(1972)
(1212)
技术(1182)
(1032)
学报(1027)
科学(1002)
职业(976)
管理(903)
大学(878)
学学(788)
经济研究(760)
(691)
金融(691)
技术教育(690)
职业技术(690)
职业技术教育(690)
农业(678)
财经(653)
(579)
业经(516)
问题(480)
(463)
论坛(463)
高等(406)
(385)
(338)
共检索到12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艺  方明  黄泽秋  张庚家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合理与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各级各类学校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特别是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等形势,进一步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成为实施质量工程、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亚平  
学科专业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也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否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是高校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在经历过规模的跨越式发展之后,提高质量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标志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休戚相关,因此也就与学科专业结构及建设水平密切相联。本文围绕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对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理念、措施等提出看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筠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培养区域紧缺人才。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学科专业,增强高校竞争能力。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关系到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适应。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是否合理。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是高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卢巧云  
针对多科性大学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的新增专业多、重点学科建设突出的特点,探讨多科性大学图书馆专业文献体系规划,对体系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专业文献建设实践过程的一些体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冯磊  
工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工程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工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与期待,也折射着工程教育的发展变化轨迹。研究表明,我国各类高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随着工业及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变化,但总体上依然表现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素质、重研究轻实践等特点,加强工程教育与社会及工业发展的联系依然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树琪  
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高等教育实现优化结构,必须实施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省属医学院校与各类高校共性相同,特殊性也非常鲜明。如何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中,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形势,结合学校所在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一步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法虎   魏子凡   顾甲  
在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审视教育要素的迭代、知识体系的重构、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治理体系的改革。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导向与内涵,打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新时空,并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的数字化逻辑体系。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位、方向迷失、体验屏障、源头困境和竞争劣势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契合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求,高职院校需遵循数字化逻辑,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案的构建,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与综合教学模式改革,并着力提升师生在数字素养方面的专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春娥  
为了增强高职教育适应酒店业发展的能力需求,广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出发点,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省酒店业发展背景以及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构建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有效增强专业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唐林伟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曾出现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技术技能型等不同表述。在对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技术与人文、层次与类型等关系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分析,提出"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的定位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纯凌  
加快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通过医学教育、医学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等途径培养全科医生,是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教育部等6部门制定的关于《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坚成  
上海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人才作支撑。本文从上海产业发展走向切入,直面上海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的现实,揭示当前上海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建立适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杰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科学定位,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大学中的学科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职能 ,办学者必须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 ,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从认识上理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有助于研究和回答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