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2)
2023(6166)
2022(4980)
2021(4599)
2020(3583)
2019(7690)
2018(7377)
2017(12962)
2016(7247)
2015(8027)
2014(7698)
2013(7318)
2012(6594)
2011(6333)
2010(6678)
2009(6352)
2008(6049)
2007(5814)
2006(5298)
2005(4090)
作者
(20392)
(17432)
(17292)
(16094)
(10769)
(8388)
(7446)
(6497)
(6494)
(6177)
(6023)
(5828)
(5791)
(5384)
(5248)
(5161)
(5131)
(5084)
(4932)
(4863)
(4500)
(4226)
(4160)
(4077)
(3947)
(3942)
(3804)
(3754)
(3690)
(3603)
学科
(26780)
经济(26761)
(24204)
(22829)
管理(18379)
(15488)
企业(15488)
农业(15370)
业经(11072)
技术(10819)
中国(9510)
技术管理(8429)
地方(7883)
方法(7762)
理论(7126)
农业经济(6969)
(6767)
(6349)
教育(6093)
发展(5691)
(5677)
(5649)
数学(5290)
数学方法(5218)
收入(5205)
教学(5115)
(5072)
(4988)
银行(4971)
(4914)
机构
学院(103870)
大学(96554)
管理(37056)
(37049)
经济(36018)
研究(34868)
理学(31345)
理学院(30954)
管理学(30393)
管理学院(30169)
中国(25485)
(22911)
科学(21685)
(19708)
(17602)
(17490)
师范(17325)
(16700)
(16670)
农业(16368)
中心(16205)
业大(15856)
研究所(15081)
(14356)
师范大学(13350)
(13290)
财经(12684)
技术(12635)
(12570)
北京(12204)
基金
项目(68595)
科学(54156)
研究(54059)
基金(46808)
(40314)
国家(39833)
社会(34894)
科学基金(34266)
社会科(32699)
社会科学(32692)
(31213)
基金项目(25520)
教育(24819)
(23896)
编号(22559)
自然(19640)
自然科(19171)
自然科学(19165)
自然科学基金(18792)
资助(17791)
成果(17696)
(17481)
(17058)
课题(16955)
创新(16341)
重点(15473)
国家社会(14173)
(14144)
发展(14061)
(13983)
期刊
(51825)
经济(51825)
研究(28806)
(28228)
中国(26864)
农业(18241)
教育(17800)
科学(16236)
学报(15565)
业经(13271)
管理(12962)
大学(12638)
学学(12019)
(11017)
(10007)
金融(10007)
技术(9741)
农业经济(7991)
农村(7585)
(7585)
(6903)
(6897)
(6656)
科技(6620)
(6548)
旅游(6548)
(6548)
问题(6475)
经济研究(6356)
职业(6038)
共检索到159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汤桠斐  
<正>近年来,各地纷纷探索乡村旅游的新业态形式,不仅推动了农业、旅游业、商业、康养、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还促进了乡村旅游从单一产品向复合业态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还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海南省为例,当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黎苗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和地方特色不突出等原因,海南乡村旅游在知名度和特色方面仍存在短板。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娅  严兴  
本文在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对社区参与的概念,培育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必要性,乡村旅游社区主体参与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力求促进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艳芳  吴伟珍  许锐  
创新是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递的过程,知识是创新的动力,知识转化是创新的关键。乡村从业人员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乡村旅游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引入知识管理SECI模型,研究农民乡村旅游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获取和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的相互转化过程,构建农民乡村旅游知识转化SECI螺旋模型,提出从发展乡村旅游教育、组建乡村旅游实践社区、构建乡村旅游实践体系等方面培养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以期为乡村旅游创新和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君仪  
面对市场日益多层次化的需求,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必然。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参与、专业酒店托管等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培育以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慧丽  王慧慧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目前农村经济增速的亮点之一。基于乡村旅游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既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又有利于留住农村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内容滞后、方式单一和效果评价缺失等问题,应采取以下实施路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完善培育课程体系,彰显实用性;因地制宜,注重培育方式多元化;加强效果评价,提升培育质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龙祖坤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持续升温和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欲望的增强,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湖南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独特、民族风情多样、乡村景观丰富的省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原真性及乡村生态的相对脆弱性,必须走一条可持续性的生态之路。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强化市场、产品和环境的培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向坤  
《乡村旅游新业态研究》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4月出版,王昆欣、张苗萤合著。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旅游教育研究会会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王昆欣教授长期从事旅游教育与旅游科学研究工作,在旅游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10余项,在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上较为权威。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型乡村旅游营业形态已无法满足众多旅游者的需要。书中指出,乡村旅游新业态是乡村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宗洪  詹贺凯  
乡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旅游,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背景下得到了良好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不过,乡村旅游在传统旅游观念影响下,仍存在经营内容同质化和发展模式老旧等问题。基于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升级旅游产品、培育新业态成为乡村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林  李天宇  任以胜  符琳蓉  
“业态”概念为理解、阐述和研究乡村旅游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学理基础,是进行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切入口。该文通过阐述业态内涵,将业态引入到乡村旅游研究,分析乡村旅游业态的概念内涵、主要类型及其演化机理。研究认为:1)乡村旅游业态是指企业为适应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乡村旅游经营形态,具有要素性、市场性、演进性、复合性等特征。2)乡村旅游业态主要包括农家乐、乡村民宿、乡村精品酒店,和露营地、风景道、传统村镇、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等多种业态类型。不同业态类型反映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要素构成、要素组合方式、要素组合主体、空间形态以及业态特征。3)乡村旅游业态演化是发展要素、市场需求、旅游企业、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了乡村旅游业态演化的基础性、决定性、主体性和主导性等力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传喜  唐代剑  
以浙江德清外籍人士投资经营的洋家乐旅游新业态为例,分析了洋家乐族裔经济的经济业态、规模和空间分布、社会网络、运作模式以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德清洋家乐族裔经济的经济业态包括乡村民宿、度假村、庄园、俱乐部等多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环莫干山地区,表现出复制性比较强和根植性比较强两种不同的社会网络特征,在运作上则形成了具有族裔特色的"生态循环"商业运行模式。在洋家乐族裔经济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环境问题是推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市场结构中的机会是拉力,而族裔社会资本、区位交通、当地政策与社会文化是条件因素。研究可为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国际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多种迹象表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一批新业态,正在带动农业、提升工业、革新第三产业,覆盖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在新常态下,必须摈弃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外延式增长道路,走上创新、集约、内涵式的增长道路,才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志兰  
从供给的角度梳理福建的海洋旅游产品有:七大沿海旅游城市、海洋旅游节庆活动、精品旅游线路、海岛旅游、主题海岸带旅游和邮轮旅游等。福建海洋旅游产品开发时间短,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数量多、类型少,影响力小、同质化、空间局限性、文化内涵不足和缺乏区域联动等问题。培育和创新福建海洋旅游产品要:多元化发展,海陆联动发展、注重体验性创新性、有文化战略思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萍  张锋  
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新业态运营存在小镇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组织化松散、主导力量错位、产业间不够包容、配套措施跟不上等方面问题,建议发挥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挖掘区域根植性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进一步提高小镇产业集聚的组织化程度、实施产业包容、打造服务型政府,真正推动小镇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祖群  林姗  
目的通过研究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的案例讨论并展望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方法以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为例,进行文献数理和政策分析。结果分析后认为,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充分体现出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的提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建设。结论通过分析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文章最后得出以下几点: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需要进一步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和国外经验。"人文北京"建设的推广还需进一步做好:①进行文物保护,②建立品牌,③加大行之有效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参与意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曹海霞  
当前,采取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策略是符合我国现实状况的。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本文中,笔者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开放、创新、绿色等多个角度,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实现城市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最终实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