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
- 2023(379)
- 2022(306)
- 2021(309)
- 2020(249)
- 2019(502)
- 2018(481)
- 2017(956)
- 2016(501)
- 2015(551)
- 2014(545)
- 2013(511)
- 2012(491)
- 2011(466)
- 2010(501)
- 2009(440)
- 2008(503)
- 2007(521)
- 2006(432)
- 2005(353)
- 学科
- 济(2194)
- 经济(2149)
- 管理(1712)
- 企(1440)
- 企业(1440)
- 业(1385)
- 社会(1033)
- 业经(882)
- 制(861)
- 方法(815)
- 农(782)
- 中国(774)
- 财(714)
- 和(697)
- 理论(672)
- 体(622)
- 企业经济(611)
- 保障(601)
- 社会保障(601)
- 障(601)
- 福利(585)
- 体制(533)
- 经济理论(479)
- 学(374)
- 保险(373)
- 险(373)
- 务(367)
- 财务(366)
- 财务管理(366)
- 税(365)
- 机构
- 大学(7340)
- 学院(7120)
- 济(3380)
- 经济(3325)
- 管理(2843)
- 研究(2771)
- 理学(2414)
- 理学院(2380)
- 管理学(2372)
- 管理学院(2347)
- 中国(2037)
- 财(1972)
- 京(1465)
- 财经(1434)
- 科学(1316)
- 经(1277)
- 所(1257)
- 中心(1211)
- 江(1171)
- 研究所(1083)
- 社会(1063)
- 财经大学(1036)
- 院(1008)
- 业大(993)
- 北京(960)
- 农(944)
- 经济学(940)
- 范(910)
- 师范(903)
- 省(883)
共检索到12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白景富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国有林区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和谐统一的治本之策。改革是实现稳定中发展、发展中稳定的根本出路。伊春改革坚持从改革管理体制弊端上寻找突破,抓住了核心环节,为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新探索。伊春改革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根本原则,较好地处理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进一步破解改革实践中遇到的政策与法律瓶颈问题,充分释放改革试点效应。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国有林区 稳定与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尔彬 柏晓东 徐凤菊
论述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即实现了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加;承包职工经济收入逐步提高,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提出目前林权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市场化为中心,推进配套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林改原则,扩大试点面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因地制宜,探索林地承包经营的多种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制度。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权 改革 难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绍史
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有机统一,创新调控思路和调控方式,保持政策定力,注重深处着力、精准发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粮食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粮食流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步骤,是攻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后一个顽固堡垒的体制性和机制性大变迁。粮改30年,谱写出我国改革举措多、成效大的现代粮食流通改革和发展的光辉篇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兆君 柏晓东 张晓梅
随着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森工企业将面临重大的人员调整。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安置和价值再造问题,是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以国有林区改革试点——伊春市为切入点,根据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方案。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权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苗霞 童铁江
今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以健全完善"四大"机制为抓手,努力保持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为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健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即杭州市人力社保、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三方加强协作,共同破解劳动关系重点难点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东进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理论研讨,听取和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拓展思路,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于2004年2月27日在京举办了“中国劳动就业论坛——转型时期劳动关系问题高层研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等有关方面的官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世佳 华景伟
通过调查,分析了伊春林区的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矛盾,认为改革已初见成效,迎来了"人喜、林兴、企业活"的发展态势。通过改革开辟了一条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之路。改革启示:敢于突破禁区,解决改革发展"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寻求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力的统一。
关键词:
伊春 成效 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嘉璐
充分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应该成为森林文化的核心和21世纪人类先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建立新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重要体现。要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明确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效应,在改革中实现和发展林区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林业职工充分享受到改革成果。
关键词:
国有林区 体制改革 方向 理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兆君
伊春国有林区权制度改革试点,打破了国有国营一统天下、产权虚置的僵化格局,将引领国有林区走出困境,步人健康良性发展轨道。改革试点坚持稳定、生态优先、国有森林资产保值增值、公开透明、有序配套推进等五项原则,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探索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的新机制。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此项改革给伊春林区带来了深刻变化,引领林区进入了重要的历史拐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秀英 马天乐 刘俊昌
系统分析南方集体林区存在的产权问题,提出改革的主要内容:1)林权明晰化包括明确林地所有权主体,完善林地所有权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经营权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科学界定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2)林权的安全性包括改革林地征用补偿制度;建立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改革不合理的林业税费政策。3)林权的市场化运作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提升林权交易需求的动力机制;激活林权交易市场的供给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喜军
从建设现代林业的目标要求出发,论述了伊春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在林权改革中要准确把握现代林业建设方向,明确林改的目标与重点,确保林权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在实施改革中应加强总体指导和统筹规划,注重把林权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炳坤 叶兴庆
分析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因。指出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落实“四权”(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实现“三还”(还山于民、还树民、还利于民)。坚持五项原则,即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以民为主、体现民意;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兼顾各方、合理分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其改革的具体做法:一是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确保收益;二是进行林权登记,发(换)林权证;三是完善流转机制,规范流转行为;四是完善配套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实践证明,通过三年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加快了造林步伐,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的收入,推动林业基层组织职能转变,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天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我国在集体林区推行新一轮林权改革政策,以期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等措施提高林农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本文以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林区农户的各项权利指标,运用OLS和SUR方法分析各项权利的确权状况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确权促进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增长,没有发现放宽采伐限额可能减少森林蓄积的证据,从而保证流转权能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