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1)
- 2023(8185)
- 2022(6456)
- 2021(5766)
- 2020(5022)
- 2019(11048)
- 2018(10901)
- 2017(20418)
- 2016(11087)
- 2015(12575)
- 2014(12391)
- 2013(12309)
- 2012(11307)
- 2011(9743)
- 2010(10356)
- 2009(10081)
- 2008(10438)
- 2007(9910)
- 2006(9075)
- 2005(8594)
- 学科
- 业(71514)
- 企(68697)
- 企业(68697)
- 管理(54164)
- 济(52314)
- 经济(52230)
- 业经(25632)
- 财(22188)
- 农(20717)
- 方法(18951)
- 务(18045)
- 财务(18022)
- 财务管理(18011)
- 企业财务(17028)
- 农业(15419)
- 技术(15058)
- 制(14445)
- 中国(13445)
- 策(13349)
- 划(12152)
- 企业经济(12127)
- 和(11571)
- 数学(11536)
- 数学方法(11452)
- 体(11389)
- 理论(11271)
- 经营(10941)
- 体制(10209)
- 技术管理(9937)
- 地方(9590)
- 机构
- 学院(161858)
- 大学(154737)
- 济(69934)
- 管理(68820)
- 经济(68598)
- 理学(57198)
- 理学院(56756)
- 管理学(56257)
- 管理学院(55944)
- 研究(47298)
- 中国(42303)
- 财(36873)
- 京(32819)
- 江(29238)
- 财经(27424)
- 农(25443)
- 经(24662)
- 科学(24645)
- 中心(23100)
- 州(22626)
- 所(22624)
- 北京(20776)
- 商学(20383)
- 业大(20316)
- 商学院(20214)
- 财经大学(19698)
- 经济学(19582)
- 农业(19448)
- 研究所(19280)
- 经济管理(18533)
- 基金
- 项目(93809)
- 科学(75914)
- 研究(75028)
- 基金(67415)
- 家(55742)
- 国家(55047)
- 科学基金(50297)
- 社会(48679)
- 社会科(46054)
- 社会科学(46043)
- 省(39157)
- 基金项目(35384)
- 教育(33945)
- 编号(31289)
- 自然(30709)
- 划(30095)
- 自然科(30029)
- 自然科学(30023)
- 自然科学基金(29585)
- 业(27535)
- 资助(26586)
- 成果(25075)
- 创(23354)
- 课题(21573)
- 制(20826)
- 创新(20726)
- 部(20661)
- 发(20615)
- 重点(20460)
- 性(19771)
共检索到272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明忠 徐建华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国家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直贯穿于国企改革的全过程。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督导下,以国有独资公司为主体的中央企业在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方面迈出了崭新的一步,探索了一些制度性经验,为深化国企改革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辩证地认识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建设,是学术界、国企改革实践者们的一项课题。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国企改革 董事会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臣
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在经历了没有董事会、导入董事会阶段之后,步入了完善董事会的关键阶段。本文就董事会的十一个基本要素,对意大利、瑞典、新加坡、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和美国等代表国家的国有企业董事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和提炼。
关键词:
国外国有企业 董事会建设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玥璠 宋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其中,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面临着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形势,因而使国有企业董事会相关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我们发现,法国国有企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其公司治理机制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国有企业董事会构成问题为切入点,对比法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构成的突出特点,分析我们目前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完善国有企业董事会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董事会构成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丹
我国的国有公司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三种类型,由于国有公司企业在公司治理机制上设置的特殊性,失去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机构相互制衡的制度建构,在实践中使得董事会权力更为集中,而监事会又无法与之相抗衡,董事会因职能缺失造成一系列问题。因此,国有公司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不断完善董事会制度: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董事会结构;二是提高董事会的效率;三是建立对董事有效的激励机制;四是加强对国有董事会的监管。
关键词:
国有公司企业 公司治理 董事会制度 完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锋 张建琦 黄亮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本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却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在面临高环境不确定性时,国有企业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才正向显著影响公司绩效。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其揭示了国有企业组织内部运作机制能够为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与方式提供重要的机会,而国有企业党组织优势在董事会的发挥单凭"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形式仍不够充分,还需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相匹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锋 张建琦 黄亮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本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嵇尚洲
国有企业建立董事会已经讨论很长时间,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已经建立了形式上较为完整的董事会,但国有独资企业由于股权结构的特殊性一直没有落实董事会制度,在国有股权主导下如何建立董事会,董事会的运作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从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建立现状出发,探讨在现实的公司治理环境下,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最适宜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董事会 上市公司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孔晓旭 唐晓萌 柳学信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引入非国有资本是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但现有研究缺少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如何影响董事会决策的内在机制研讨。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通过增加国有企业董事会异议影响治理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董事会异议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政府干预难度、行业竞争程度、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且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通过增加董事会异议提升国有企业治理绩效,从而实现“君子和而不同”的效果。本研究厘清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董事会内部决策过程及影响机制,能够为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秦帅 王晨曦 谭劲松
中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长期高于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降低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需要强化控股股东这一关键少数的治理。本文以央企集团建设规范董事会为准自然实验,尝试打开控股股东治理结构的黑箱,通过构建多时点DID模型研究发现,央企集团建设规范董事会能够显著抑制控股上市公司的过度负债水平。机制检验发现,央企集团建设规范董事会降低了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硬化了预算约束、提升了内部控制水平和内源融资能力,进而降低了上市公司过度负债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央企集团建设规范董事会对上市公司过度负债的抑制作用会受到规范董事会外部董事比重、央企集团所有者缺位程度以及央企集团对上市公司管控力度的影响。本文基于控股股东董事会的视角回答了控股股东治理结构变化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治理效果的问题,对国有企业改革、董事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亦有所贡献。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过度负债 央企集团 规范董事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立民
本文分析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作用,以深圳市属国有企业为例,针对目前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具实务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独资公司 董事会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逯东 黄丹 杨丹
基于当前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深入考察了非实际控制人的董事会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非实际控制人具有董事会权力时,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做得更少但做得更好",即发起并购的可能性较低但所选项目的并购绩效较高,呈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当非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或者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时,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的治理效应会更加显著;并且,具有董事会权力的非实际控制人主要是通过减少无效并购(源头控制)和提高并购整合能力(过程控制)这两条路径来为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的;另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正式推出放大了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在属于战略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并购视角拓展了有关非实际控制人治理效应的研究领域,为市场化力量能否有效制衡政府股东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解答,还为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慧龙 吴联生 王亚平
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改制模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独立董事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续分立公司的大股东代理问题和管理者代理问题比非存续分立公司严重,使得其投资效率显著低于非存续分立公司,独立董事可以减少因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而造成的投资不足问题,但没有证据显示独立董事可以减少因管理者代理问题而产生的过度投资问题。上述结果说明,国有企业改制模式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于国有企业改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形成机制不同,因而独立董事对其的公司治理作用也有所差异。本文丰富了国有企业改制和独立董事公司治理作用方面的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文学 郝君富
本文以我国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检验了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对公司董事会结构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国有公司的政治关联水平对董事会结构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政治关联主要通过影响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人文结构"特征而弱化公司治理的效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治关联 董事会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清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的业绩突出,形成独具新加坡特色的为众多国家所认可的淡马锡模式。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能够将淡马锡模式中国化,将淡马锡模式中的董事会建设运用到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找到具有中国国有企业特色的董事会治理结构体系,形成优秀的高标准董事会成员结构体系,就能促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其下属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真正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管控作用。
关键词:
淡马锡模式 国有企业改革 董事会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