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8)
- 2023(13455)
- 2022(11241)
- 2021(10570)
- 2020(8673)
- 2019(20026)
- 2018(20004)
- 2017(39287)
- 2016(21671)
- 2015(24237)
- 2014(24503)
- 2013(23789)
- 2012(21725)
- 2011(19460)
- 2010(19470)
- 2009(17798)
- 2008(17200)
- 2007(15034)
- 2006(13471)
- 2005(11925)
- 学科
- 济(84106)
- 经济(84012)
- 管理(62178)
- 业(59313)
- 企(48476)
- 企业(48476)
- 方法(36088)
- 数学(31034)
- 数学方法(30631)
- 农(25415)
- 中国(24276)
- 财(21098)
- 业经(20273)
- 地方(18741)
- 学(17944)
- 农业(16766)
- 制(15677)
- 贸(15125)
- 贸易(15118)
- 易(14679)
- 理论(14279)
- 策(14063)
- 和(13518)
- 环境(13384)
- 技术(13311)
- 务(12963)
- 财务(12890)
- 银(12877)
- 财务管理(12869)
- 银行(12842)
- 机构
- 大学(299986)
- 学院(299751)
- 管理(121026)
- 济(119353)
- 经济(116628)
- 理学(104564)
- 理学院(103448)
- 管理学(101720)
- 研究(101469)
- 管理学院(101181)
- 中国(74851)
- 京(64098)
- 科学(62571)
- 财(54739)
- 所(50511)
- 农(47246)
- 研究所(45903)
- 中心(45415)
- 江(44254)
- 业大(44139)
- 财经(43388)
- 范(40755)
- 北京(40702)
- 师范(40431)
- 经(39497)
- 院(37260)
- 农业(36781)
- 州(35925)
- 经济学(34548)
- 师范大学(32517)
- 基金
- 项目(205143)
- 科学(161344)
- 研究(153431)
- 基金(147676)
- 家(127631)
- 国家(126528)
- 科学基金(108915)
- 社会(95182)
- 社会科(90088)
- 社会科学(90067)
- 省(80105)
- 基金项目(78210)
- 自然(70430)
- 教育(70061)
- 自然科(68755)
- 自然科学(68741)
- 自然科学基金(67481)
- 划(67199)
- 编号(64147)
- 资助(60553)
- 成果(52659)
- 重点(45602)
- 部(44979)
- 发(44141)
- 课题(44006)
- 创(42330)
- 创新(39365)
- 项目编号(39323)
- 教育部(38628)
- 科研(38578)
- 期刊
- 济(133591)
- 经济(133591)
- 研究(91095)
- 中国(56515)
- 学报(45043)
- 管理(45002)
- 农(44115)
- 科学(42418)
- 财(39781)
- 教育(36678)
- 大学(34238)
- 学学(31922)
- 农业(30608)
- 融(27307)
- 金融(27307)
- 技术(26480)
- 业经(22764)
- 经济研究(20780)
- 财经(20345)
- 问题(17536)
- 经(17296)
- 图书(17248)
- 业(15397)
- 理论(15162)
- 科技(14644)
- 技术经济(14463)
- 现代(14365)
- 实践(14032)
- 践(14032)
- 版(13110)
共检索到442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宝琛
一、四川工业化进程落后于全国反映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以及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表1可见,1996年四川人均GDP为364545元/人,仅为全国的647%。表11996年四川与全国人均GDP、GDP构成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祥凤 廖功磊 宾勇
在汲取有关新型工业化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遵循定量分析原则和四川省情,构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将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与全国31省市区进行比较分析,并就准则层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以认清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四川省 新型工业化 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捷 董春
四川与全国工业化进程的比较分析表明,要加速四川工业化进程必须结合四川省情,积极探索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一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四川省的装备制造业;四是发展四川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关键词:
工业强省 工业化进程 四川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以湖南省为个案 ,就工业化进程与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客观分析湖南省工业投融资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当前工业资金融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十五”时期面临的新的融资环境 ,研究了支持工业化进程相应的金融对策
关键词:
工业化 金融支持 投融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柳 邹斌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又是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国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金融支持手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四川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中金融支持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天凤 刘晓鹰 杨军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及依据具体指标判定,处于西部的四川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与全国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快速持续工业化仍是"十二五"及未来一定时期西部发展的主题。基于此,西部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继续工业化途径在于:走特色产业化、绿色产业化、科技和信息工业化之路,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化、工业园区化、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推进模式。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增加值 阶段 进程 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工业强省战略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
2005年11月间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从提供理论支持的角度,写出了一份研究报告。现将这份报告的简本在本刊发表,供读者特别是西部读者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映
"十一五"以来,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十二五"时期,四川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强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
四川 新型城镇化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县域经济发展对四川省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使县域经济在新形势下取得较快发展 ,宜采取以下对策 :( 1)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 2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构建县域经济的基本框架 ;( 3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 4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6)努力使县城成为县域经济的中心 ;( 7)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 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四川省体改委课题组
当前我省股份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股份制运行机制的引入既要求我们重新调整企业内部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一系列关系,又必须在实际操作方式方法上与国际惯例接轨。正因为如此,我省股份制改革也同全国其它省市的股份制改革一样,面临着来自于旧体制的摩擦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的许多新问题。从与旧体制的摩擦看,股份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双正
当前,很多地方提出并实施了"工业立市(县)"、"工业兴市(县)"、"工业强市(县)"的发展战略,把工业化作为快速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富民强市(县)的关键切入点和重要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传统工业粗放式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扭转。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卫南
本文认为,四川省的城市化进程受到了地理、交通、经济、政策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对此,作者提出了加快四川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方向:(1)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市化的核心;(2)重点发展大中城市,激活区域经济,培养城市化的骨干;(3)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搞活乡镇企业,打好城市化的基础;(4)调整落实各项政策,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供城市化的保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海芬 胡汉祥 姚树荣
四川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其必要性,应从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川;提升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进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发展人力资源优势等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
特色 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