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9)
2023(7741)
2022(6148)
2021(5478)
2020(4837)
2019(10352)
2018(10242)
2017(19398)
2016(10546)
2015(11808)
2014(11810)
2013(11832)
2012(10730)
2011(9210)
2010(9742)
2009(9387)
2008(9662)
2007(8971)
2006(8156)
2005(7903)
作者
(30486)
(25471)
(25386)
(23956)
(16556)
(11991)
(11503)
(9712)
(9506)
(9427)
(8692)
(8587)
(8557)
(8184)
(7921)
(7679)
(7603)
(7511)
(7404)
(7361)
(6448)
(6332)
(6209)
(5953)
(5914)
(5841)
(5642)
(5528)
(5178)
(5010)
学科
(73420)
(70258)
企业(70258)
管理(53538)
(51864)
经济(51790)
业经(25003)
(20902)
方法(20813)
(19812)
技术(19525)
(17451)
财务(17436)
财务管理(17426)
企业财务(16477)
农业(15204)
数学(13282)
数学方法(13179)
(12504)
(12298)
技术管理(11999)
企业经济(11889)
(11888)
中国(11208)
理论(11093)
(10994)
经营(10963)
(9995)
体制(8917)
决策(8698)
机构
学院(159291)
大学(151577)
(70350)
经济(69118)
管理(68764)
理学(57960)
理学院(57530)
管理学(57010)
管理学院(56703)
研究(46546)
中国(39671)
(34100)
(31553)
(27691)
(26674)
财经(26194)
科学(25538)
(23603)
(23106)
中心(22361)
(21377)
业大(21371)
农业(20715)
商学(20399)
商学院(20234)
研究所(20050)
经济学(19924)
北京(19867)
经济管理(19070)
财经大学(18837)
基金
项目(96108)
科学(77804)
研究(74370)
基金(69962)
(58959)
国家(58312)
科学基金(52647)
社会(48670)
社会科(46301)
社会科学(46291)
(40112)
基金项目(36781)
教育(33106)
自然(32826)
自然科(32139)
自然科学(32133)
自然科学基金(31640)
(30912)
编号(29962)
(28891)
资助(27595)
(24664)
成果(23014)
创新(22021)
(21327)
重点(21145)
(21091)
(20623)
课题(20238)
国家社会(20011)
期刊
(87350)
经济(87350)
研究(47889)
中国(34535)
管理(33049)
(31723)
(26480)
技术(19900)
科学(19801)
农业(18099)
学报(17608)
业经(16784)
(16108)
金融(16108)
教育(15173)
大学(14352)
财经(13727)
学学(13596)
技术经济(12681)
经济研究(12607)
(12500)
(12029)
问题(10800)
财会(10566)
现代(9285)
会计(8795)
科技(8651)
世界(8630)
(8511)
经济管理(8466)
共检索到255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阳昌寿  
文章指出, 企业技术进步具有影响工业经济增量、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扩大经济开放度、提高企业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等重要作用。但是, 目前, 四川省存在企业技术进步动力不足、高负债技改、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 作者认为, 加快四川企业技术进步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1) 提高认识, 增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紧迫感。(2) 建立企业技术进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3) 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企业技术进步的投入。(4) 提高企业对技术进步的决策水平。(5) 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建立完善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6) 以结构优化为目标, 推动重点领域企业的技术进步。(7) 改进企业技术进步项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崇明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思考●邱崇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突出强调了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着力实行这两个转变,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而要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刁怀宏  
农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性质表现为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和资源间边际技术替代率发生变动。在中性技术进步和固定规模报酬假定下,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余值法”推导出一种简洁的测算技术进步率的方法,对改革以来四川农业技术进步率及其贡献率做了考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蜀  
依靠技术进步求发展、增效益──四川自贡鸿鹤化工厂探索企业新体制试验于蜀1993年7月以来,四川自贡鸦鹤化工厂以探索建立企业新体制试验为契机,以提高经典效益为总目标,以理顺产权关系为突破口,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途径,全厂职工紧紧围绕"解放思想变观念,围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洪  
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的大中型企业,它的技术开发意识、开发能力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因为,技术开发能力是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关键。当前,国营大中型企业有活力的标志之一是“技术有开发力”。只有积极参与技术开发,才能有技术进步;只有推进技术进步,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能否有效地推进技术进步,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牢固树立发展经济依靠科技、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观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仲银  
对策一:企业技术进步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依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笔者认为,评判一个经济体制是否合理的标准起码有两条:一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二是看其能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个标准是相互联系的。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是技术进步的前提,而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只有与技术进步溶为一体,才可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传统经济体制由于否定生产者自身的利益,压抑了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原动力。正因为如此,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利益调整为突破口的,旨在调动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这种做法的负效应是,若干改革措施,包括企业承包、资金的拨改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玉文  罗世健  王燕  秦运科  
九十年代,我国乡村工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以调整、完善、提高和稳定增长为基本特征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在经济数量上有一个新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在经济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和改善,使企业素质有显著提高,以期经过九十年代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下一个世纪发挥更大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勇  杨定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训坤  吴月良  
四川省区域生产结构及技术进步四川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何训坤,吴月良四川有56.7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80年代以来,从不同角度划分了自然区域和经济区域,但由于跨越行政区划,给统计资料的汇总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可操作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燕珠  
技术进步机制及其协调机制——对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现状的思考陈燕珠企业技术进步机制是指制约或决定企业技术进步发展变化状态的各有关的深层次因素和环节,按一定的规律或规则连锁促动的结构关系。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形成与否,是否完善,取决于投资决策机制、开发创新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昂  赵行  
本研究报告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认为培育壮大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及跨国经营的“航母”型企业 ,应是四川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并由此提出若干政策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仲银  
如何才能改变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椎进企业技术进步,笔者认为: 一、汲取国外折旧制度的经验和教训,有计划地提高折旧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江源  马松  李佳驹  吴亚璘  
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安徽模式是我国破题银担合作的有效创新,具有重要的复制推广价值。四川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借鉴创新,做大做强做优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省级担保分险体系建设,才能切实发挥担保对企业的支持作用,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江源  马松  李佳驹  吴亚璘  
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安徽模式是我国破题银担合作的有效创新,具有重要的复制推广价值。四川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借鉴创新,做大做强做优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省级担保分险体系建设,才能切实发挥担保对企业的支持作用,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月良  杨旭  
人们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的测度上,而没有更深入地研究引起技术进步的各个因素。本文以四川省三台县农业综合开发为背景在对种植业技术进步测度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定量测算了各项农业技术因素的作用,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探析了这些技术因素之间的结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