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1)
2023(2601)
2022(1936)
2021(2063)
2020(1417)
2019(3421)
2018(3445)
2017(4630)
2016(3810)
2015(4423)
2014(4689)
2013(3727)
2012(3549)
2011(3360)
2010(3638)
2009(2911)
2008(2728)
2007(2664)
2006(2442)
2005(2403)
作者
(7655)
(6326)
(6250)
(6107)
(3916)
(3049)
(3029)
(2678)
(2408)
(2347)
(2144)
(2131)
(2128)
(2077)
(1986)
(1975)
(1892)
(1885)
(1876)
(1832)
(1813)
(1661)
(1602)
(1506)
(1434)
(1434)
(1416)
(1405)
(1336)
(1324)
学科
教育(18353)
中国(9457)
教学(5568)
理论(5449)
(4649)
经济(4642)
管理(3684)
(3611)
发展(3473)
(3441)
(3349)
(3242)
改革(3183)
高等(3143)
思想(3086)
研究(2992)
政治(2961)
思想政治(2834)
政治教育(2834)
治教(2834)
德育(2812)
学校(2805)
教育改革(2788)
技术(2617)
学法(2548)
教学法(2548)
(2524)
(2328)
(2281)
学理(2233)
机构
大学(44074)
学院(39238)
教育(25357)
研究(18846)
(17204)
师范(17174)
师范大学(14440)
(11551)
职业(10491)
科学(9873)
教育学(9836)
技术(9213)
(8994)
北京(8513)
(8116)
研究所(8060)
(7959)
经济(7478)
管理(7367)
教育学院(7196)
职业技术(7162)
中国(7030)
(7016)
中心(6973)
(6020)
技术学院(5991)
理学(5972)
理学院(5763)
研究院(5728)
管理学(5488)
基金
研究(24621)
项目(21722)
教育(20663)
科学(18657)
成果(13774)
编号(13046)
课题(12979)
社会(12433)
(11502)
基金(11491)
社会科(11436)
社会科学(11435)
(10806)
(10119)
规划(9035)
(8934)
国家(8684)
(8223)
项目编号(7604)
研究成果(7586)
年度(7525)
(7360)
(6888)
(6859)
阶段(6843)
(6748)
重点(6713)
科学基金(6617)
(6589)
教育部(6579)
期刊
教育(44337)
研究(25038)
中国(20598)
职业(10622)
(10257)
经济(10257)
技术(7905)
技术教育(6982)
职业技术(6982)
职业技术教育(6982)
高等(5278)
成人(4708)
成人教育(4708)
高等教育(4652)
大学(4474)
(4375)
论坛(4375)
学报(3867)
(3708)
职教(3572)
发展(3482)
(3482)
(3474)
比较(3329)
科学(3281)
(3230)
教研(2961)
高教(2961)
管理(2803)
农业(2432)
共检索到76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新年伊始,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举世瞩目、成就辉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30年。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实现了高等教育大国的夙愿,开始了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征程。总结过去,筹划未来,开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局面,是摆在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面前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本刊从2008年第一期开始,开辟"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研究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今年年初,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三大奖,高校共获得214项,占总数的72.5%,比去年又增加了一个百分点。顶天立地的高校科技,取得了骄人成绩。以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为重要体现的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离不开高等教育领域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至立  
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的形势下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这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议代表们在会上提出,要推动我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召开与《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标志着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异常壮观精彩大局拉开序幕,标志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的开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黄海军  
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包括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投入和效能。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40%,主要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有3-5所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东部与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各类高等学校协调发展,建成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力增加,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能够达到1.1%-1.2%;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在世界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届时我国将初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中,建设教育强国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因素。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系统理解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特征,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问题挑战,努力践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初心使命,特别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六个方面重点发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翁铁慧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盯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中国梦想"增强支撑,为"中国教育"增强引领,为"中国贡献"增强驱动。当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要找准发展定位,抓住关键环节,聚焦根本、夯实基础,聚焦特色、分类发展,聚焦内生、增强动力,精准推进实施。要建设政府、学校、教师、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加快构建法治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切实激发高校办学活力,着力提升人才队伍能级,加快"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步伐。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胡鞍钢  张新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5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谓"全面建成",不仅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更要实现生态"美丽"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强国,不仅是党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更是当前国情世情的形势所迫。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生产力短缺的矛盾还十分突出,我国生态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十分严重,这需要以绿色规划引领绿色发展,绿色战略布局绿色发展,绿色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加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继东  
一、2012年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改革发展成效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进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造,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助推了实体经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邬大光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本文归纳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以及战略意义,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政府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和大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创新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多方面的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鲜明地提出了两大战略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奠基,那么高等教育则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重要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立足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探寻并抓住其根本和永恒性主题,解决相应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性选择。动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条件,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深度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承诺,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抉择,系统加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一、强化"三个意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世纪前夕,我们提出了"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的课题,引起了高等教育战线,特别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界的热烈讨论和广泛研究。我们的回答是,把一个规模效益、办学效益比较高,结构、布局、体制更加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更高、办学水平更高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在1999年这个跨世纪的前夕,许多国家的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眭依凡  
本文在讨论高等教育强国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肩负着其他任何组织都不能替代也无法替代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要自觉承担起这样一个重大使命和责任,必须自觉坚守大学的追求知识及其贡献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国家负责的价值观,自觉正确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自觉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自觉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责任担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