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7)
- 2023(2061)
- 2022(1806)
- 2021(1640)
- 2020(1487)
- 2019(3321)
- 2018(3205)
- 2017(6545)
- 2016(3662)
- 2015(4135)
- 2014(4042)
- 2013(4034)
- 2012(3760)
- 2011(3400)
- 2010(3241)
- 2009(2871)
- 2008(2856)
- 2007(2605)
- 2006(2362)
- 2005(1903)
- 学科
- 济(15599)
- 经济(15590)
- 地方(7635)
- 农(7598)
- 业(7476)
- 管理(7229)
- 农业(5152)
- 方法(5021)
- 数学(4685)
- 数学方法(4646)
- 中国(3985)
- 学(3956)
- 企(3859)
- 企业(3859)
- 业经(3721)
- 环境(3331)
- 地方经济(3289)
- 制(3002)
- 发(2697)
- 森(2603)
- 森林(2603)
- 林(2599)
- 生态(2416)
- 财(2178)
- 资源(2153)
- 发展(2141)
- 展(2133)
- 农业经济(2126)
- 技术(2025)
- 体(1966)
- 机构
- 学院(47132)
- 大学(46264)
- 济(21028)
- 经济(20505)
- 研究(19458)
- 管理(18415)
- 理学(15565)
- 理学院(15406)
- 管理学(15126)
- 管理学院(15048)
- 中国(13646)
- 科学(12840)
- 农(12164)
- 业大(10798)
- 京(10328)
- 省(10252)
- 所(10110)
- 研究所(9309)
- 江(9281)
- 中心(9175)
- 农业(8720)
- 院(7844)
- 财(7532)
- 范(6886)
- 师范(6843)
- 州(6456)
- 北京(6348)
- 经济管理(6236)
- 林业(6121)
- 农业大学(6047)
共检索到76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张淑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从加强顶层设计,协调统筹推进,明确类型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育人模式改革等方面发力,为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职教力量。亮点2021年12月,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吉林省 中职学校 高职院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风杰 关玉梅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松峦 甄大春 刘元海 王洪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安置新增劳动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新增劳动力和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亟需安置,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
服务业 劳动力 就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旭超 张少杰 郑骁鹏
吉林省是传统产业大省,要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新型工业化战略,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以软件产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吉林省具有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因而具备加快建设成为软件产业强省的潜力。本文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对吉林省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潜力和优势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吉林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十条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吉林省 软件产业 政策 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秀梅 郝华 周瑞红
本文根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从产业结构演变角度出发,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中就业的压力却越来越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未来吉林省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转变 就业 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广野,邱晨
十六大做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的重大决策 ,给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国有企业改革是吉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 ,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让权放利 ,承包经营责任制 ,制度创新、机制转换 ,完成 3年两大目标任务的改革阶段 ,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吉林省要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 ,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科学实施“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措施 ,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难点 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艳芬 于春荣 邵志高
本文依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采用相应的代理变量,实证分析了吉林省的资本投入效率及资本投向与产业产出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的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73.3%,居要素投入的贡献率之首;但是资本投向的均衡性有待改进。
关键词:
资本投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H.Dobesch 陈沈斌 H.V.Tran 刘吉平
近两年我国电力突然短缺,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风电发展的紧迫性和风电发展的潜力,特别是国际上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风电的情景,中国- 奥地利政府间双边合作计划将风电评估列入2001~2003 年度合作计划,论文是该计划的成果之一。以我国吉林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广泛使用的风机选址算法和空间分布诊断程序( WAsP和ZAWIMOD2),运用数字地形图和遥感资料获得的土地利用图,进而得到数字化的表面粗糙度,再对吉林省的风能潜力进行估算。完成了近1km2 分辨率的距地面60m高度的风速和风能密度计算,并制作了它们的分布图。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区域上估算距地面60m 高度的风速和风能密度,其方法对我...
关键词:
风能潜力 风速 风能密度 诊断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立巍 裴子英
吉林省工业化水平虽已迈进工业化中级阶段,但工业结构仍呈现出工业占据绝对主导、轻工业发展滞后、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及对汽车、石化产业过于依赖等现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立,将从需求及供给方面对吉林省工业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吉林省应抓住这一契机,在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引资方式的创新、工业产业的重新布局、城市一体化的突破和协调机制的构建等层面上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吉林省 工业产业结构 优化 长吉图先导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4年11月5日)加快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实现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静 李保刚
一个经济系统中总有超越平均增长水平的具有潜力或现实较高经济增长率,并对整个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经济支撑点,即增长点。面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我们认为汽车产业应作为吉林省未来的经济增长点。所以,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会,采取具体措施,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吉林省经济更好更快地前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永才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单纯依赖要素的投入,单位GDP能耗高、全要素生产率低,虽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却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当前吉林省工业发展对要素投入的依赖十分严重,而且在经营理念、技术水平、发展方式与增长路径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应从加快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大力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完善能源消费管理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科研体制、促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吉林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调整,实现吉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外部环境 实现路径 吉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翯 王士君 谭亮
以吉林省所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合计9个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标、转变动力、转变约束和转变成果的逻辑顺序构建指标体系,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2003—2015年间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幅度及发展质量进行测评,得出以下结论:研究期内,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整体向好,发展质量的变化与区域政策的调整相吻合,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在各分项指标上表现出转变目标出现颓势、转变动力后劲不足、转变约束改善趋缓、转变成果增速加快等特点;将吉林省9个市、州进行横向比较发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孔薇
以东北地区农业大省吉林省为考察对象,通过公平、效率、质量、人口四大类指标的设计,科学构建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和衡量省内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为其有的放矢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吉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为:以效率、公平、和谐发展为指导,寻求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的协调型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在推进过程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做到"人"的城镇化;把公共资源向农村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和谐发展。主要着力点为:激活地区经济发展与推动产业创新转型结合起来;打造"以人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的均等化模式;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模式,突出区域城镇化的特色,实现各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合理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