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4)
2023(12733)
2022(10466)
2021(9278)
2020(7574)
2019(16895)
2018(16572)
2017(32007)
2016(16713)
2015(19041)
2014(19172)
2013(19308)
2012(17653)
2011(15877)
2010(16671)
2009(15726)
2008(15744)
2007(14483)
2006(13507)
2005(12697)
作者
(49350)
(41186)
(41050)
(38733)
(26601)
(19426)
(18477)
(15779)
(15529)
(14885)
(14181)
(13498)
(13489)
(13355)
(12991)
(12404)
(12229)
(11867)
(11774)
(11569)
(10481)
(10195)
(9962)
(9586)
(9283)
(9220)
(9163)
(9080)
(8185)
(8093)
学科
(103185)
经济(103091)
(78364)
(71161)
企业(71161)
管理(65078)
方法(31756)
业经(31515)
(27130)
地方(26787)
中国(26588)
(24097)
数学(23306)
数学方法(23178)
农业(19857)
技术(18132)
(17729)
财务(17681)
财务管理(17663)
(17502)
企业财务(16517)
(15994)
(15972)
地方经济(15780)
(14819)
贸易(14805)
理论(14718)
(14621)
(14273)
(14067)
机构
学院(258555)
大学(249327)
(122815)
经济(120653)
管理(102009)
研究(89015)
理学(85614)
理学院(84738)
管理学(83907)
管理学院(83395)
中国(70897)
(54632)
(52834)
科学(48337)
(44710)
财经(42351)
(41727)
研究所(39477)
中心(39069)
(38633)
(38139)
经济学(37244)
北京(34241)
(33250)
经济学院(33095)
(31581)
(31367)
业大(31308)
师范(31126)
财经大学(30653)
基金
项目(154062)
科学(123431)
研究(118137)
基金(111114)
(93698)
国家(92749)
科学基金(81746)
社会(78641)
社会科(74772)
社会科学(74754)
(62452)
基金项目(57796)
教育(52174)
(49629)
自然(49065)
自然科(47911)
自然科学(47901)
自然科学基金(47094)
编号(46973)
资助(44888)
(39974)
成果(37449)
(35084)
(34785)
重点(34284)
发展(33635)
课题(33600)
(33434)
(33089)
国家社会(32316)
期刊
(156970)
经济(156970)
研究(84596)
中国(55385)
管理(46739)
(44639)
(37938)
科学(31689)
学报(28775)
技术(28627)
(28043)
金融(28043)
业经(26952)
农业(25982)
经济研究(25249)
教育(23729)
大学(23297)
财经(22459)
学学(22116)
(19667)
问题(19481)
技术经济(17235)
(15766)
(15690)
世界(15464)
商业(14848)
现代(14233)
国际(14090)
经济管理(13841)
经济问题(12556)
共检索到420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新立  
加快发展物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目前物流业发展明显滞后,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物流要素配置缺乏统筹协调,缺少实力强大的跨国企业。"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形成,融入全球化步伐加快,多种所有制、多种运输方式互相竞争的格局形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为契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进行全球布局,"走出去"到海外谋发展。同时要加快培养现代物流业管理人才,努力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物流企业家,发展世界一流的物流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玉英  
服务经济是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在工业化中后期开始出现并在后工业化时代日益成熟,以服务业为主导,并使国民经济整体日益服务化的高级经济形态。服务业大发展是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涵,但服务经济不仅表现为服务业自身的高度发展,更突出地表现在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协同、互动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的服务化。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要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强化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引领、渗透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忠祥  
"十二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的风险和挑战。(一)海洋经济面临的形势从国际环境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国际金融资本加速向实体经济转移,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开放合作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全球需求结构变动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资源依赖性的外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在美国经济萎缩带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基础工业优化升级、善用已有财力、重提西部大开发等角度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慈福义  孙黎娟  陈慧义  
我国各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各地对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研究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洁  
战略重点区域是特定时期国家出于对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而给事关全局的部分地区予相应的政策引导 ,以利于资金、资源、人才等各种要素迅速集中投向这些地区 ,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及其对全局贡献的进一步提高。“十五”和2020年我国战略重点地区的布局将在长江经济带区域、环渤海经济区域、东南沿海经济区域和西北内陆经济区域4大战略重点区域宏观总体布局的框架基础上 ,分三个层次13个地区展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翀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按照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加快转变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认为,要加快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构建和实施我国对外经济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包括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货物贸易发展战略、以比较优势变迁为背景的雁型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以超所有权优势为重点的多方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质量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以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以防范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相互作用,通过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平座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轮全球性经济危机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要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本文从金融业促进生产力发展方式转变、转换宏观金融管理模式、促进消费方式转变、支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把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作为重要的金融战略、优化区域金融结构、转变农村金融发展方式、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水平等八个方面分析金融业如何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伯钧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森  
一、当前形势下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深化改革对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为切实推进科学发展,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深化改革与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强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一、制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主要思路200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慈福义  
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我国各地对都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普遍的盲目性。文章探讨了都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及其在济南都市圈的应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致力于"创新、开放、分配、法治"。一方面,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方面实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有助于新常态下增长动力的转换和应对技术脱钩风险;开放,是全球大变局下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在要求,也是后发赶超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分配,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既可释放消费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又可努力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民粹主义思潮和社会不稳;法治,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诉求,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保障,亦是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